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20世纪前期,面对现代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给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沉重伤害,本雅明从历史灾难学的理论视角深刻批判了历史主义进步观,不仅向迷信历史进步的现代人表明了历史主义进步观是一种虚假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现代性灾难的思想根源,而且揭露出整个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惯常地处于一种废墟堆积、灾难重重的"紧急状态"。在批判历史主义进步观的同时,本雅明还从主体、内容、概念、本质四个层面上,重新建构了一种辩证的、反进步主义的历史进步观,力图打断资本主义历史连续进步的史诗般进程,促使人类走出历史灾难的深渊,实现人类的彻底救赎和历史的真正进步。本雅明对历史主义进步观的批判与重建,鲜明地体现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立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本雅明 历史主义进步观 历史灾难 辩证的历史进步观 现代性批判
  • 简介:回顾20世纪80年代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我们认为还是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因为其一,"实践唯物主义"这一名称完全是后人的错误引申,绝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其二,从道理上讲,绝不能把实践的唯物主义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其三,本体论思维方式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其四,认识论、实践论、主体论、人学等研究不但不会取代本体论研究,而且是与之互补的,应该摆对它们与本体论的关系;其五,客观世界是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革命的根本精神完全一致的,而20世纪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同辩证唯物主义完全一致的。

  • 标签: 实践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本体论 思维方式
  • 简介:<正>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与巩固政权的漫长道路中,不断同自己内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作顽强的斗争。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完整、深刻的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对促进党和政府机关改进作风、推动改革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素材.

  • 标签: 邓小平 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 重大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
  • 简介:一、引言目前对“资本主义”通常有三种解释,分别将“资本主义”定义为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的雇佣关系;市场关系以及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一般的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也就是从对“资本主义”的第三种解释出发。认为“资本主义”一词是指一种生产方式:

  • 标签: 资本主义 争论 概念 社会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 雇佣关系
  • 简介:杨卓华在《观察与思考》2018年第8期撰文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治理是·项全新的、开创性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看法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治理国家的实践十分短暂,没来得及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苏联进行了探索,积累一些经验,也犯了严重错误,未能解决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问题。

  • 标签: 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治理 毛泽东 《观察与思考》 社会主义国家 开创性
  • 简介:陈昭启在《学海》2016年第4期撰文认为,毛泽东判断“何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是从一维界定向多个维考量转变的,主要包括接受、运用和发展三个层面。首先,他强调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就必先接受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因为立场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愿意参与革命以及参与革命的决心,是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

  • 标签: 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 科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信仰 政治立场 无产阶级
  • 简介:传媒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具有法制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喉舌功能、价值引导功能和议程设置功能三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从遵循以人为本的法制观念、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追求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等方面着手对传媒的法制传播进行调控,以保障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 标签: 马克思 传媒 法制 功能 调控
  • 简介:文章全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现代化目标与条件的科学理论,是突破苏联模式、解放思想、解放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的科学理论,是包含新中国成立以后3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理论,是对人类文明成果具有充分吸纳能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形态。

  • 标签: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
  • 简介:<正>李达在他的理论活动的各个时期,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最能代表他的哲学贡献的,无疑是被毛泽东誉之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列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社会学大纲》。在这部著作中,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相当系统、深刻的阐发,形成了他的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从一个方面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唯物辩证法 李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认识论
  • 简介:中国民法典如何体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这是民法典编纂的重大理论问题,然而学界尚无系统的学理回应。中国民法典应以社会主义限定市场经济的对抗性,以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为伦理基础,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终极价值,以人法为中心且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型构编纂体例,同时要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以《民法总则》为先导的各项民事制度中。这种自成体系的独特内在逻辑使中国民法典呈现出独特的社会主义政治风貌。

  • 标签: 社会基础 伦理基础 价值体系 编纂体例 制度落实
  • 简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学术界有一种看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体系,即认为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部分、核心成分。换句话说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一整体中的核心部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从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来看,都是难以成立的。

  • 标签: 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 学术界 核心
  • 简介: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国家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高等院校纷纷成立,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在表面上也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于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被提了出来。然而,与这种表面上热闹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真正从心灵深处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并不很多。这种悖论式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必须对眼前令人眼花缭乱的马克思主义“热”进行“冷”思考,就是说,必须认真地、郑重地提出并弄清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就其本义而言,是站在大众立场、为大众立言、为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并极力维护大众利益的学说,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中,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却与大众渐行渐远呢?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我们没有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而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把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变得支离破碎。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 理解马克思主义 大众立场 体性
  • 简介:由黄爱民同志任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程》一书,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五篇二十六章。第一篇:哲学篇。(包括'主客观相统一的观点和党的思想路线'、'实践的观点和共产党人的真理观'、'联系、全面的观点和共产党人的系统观'、'对立统一的观点和共产党人的发展观'、'社会基本矛盾和共产党人的动力观'、'群众观点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等六章)。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基础 思想路线 真理观 人的动力 当代社会主义 全国党校系统
  • 简介: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历史地阐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思想的基本主张及其由来,侧重论述了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社会批判思想的主张,具体地分析了其主张的观点、根据、实质和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了其主张的历史价值。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思想 评析
  • 简介:7.“功能”的整体性任何一种理论都要显示其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如此。在功能上,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而且也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其功能上集中体现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理论,而不是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之功能的一种误解,其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从理论功能的整体性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 体性 理解马克思主义 “功能” 解释世界 改造世界
  • 简介:公安监管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处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本文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体制的历史形成及发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体现出的法治进步和人权保障。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监管工作已步人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教育、感化、挽救被监管人员、保障被监管人员合法权益、杜绝牢头狱霸及监督检查和责任查究机制成为新时期的主要任务。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公安监管 监督机制
  • 简介:秦正为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撰文认为,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发展史上的卓越代表。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从而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生命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生命 哲学社会科学版 大学学报 发展史
  • 简介:一、对微博的认识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传播马克思主义是自马克思主义学说建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继承者、研究者的使命。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只有掌握群众,为群众所认识、所接受、所理解才能成为真正的物质力量,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最终目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传播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主义学说 高校 物质力量 传播能力
  • 简介:对于当代中国和世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有着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第一,尽管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依然在引领我们矢志不渝地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

  • 标签: 发展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 国际形势 人类社会 自身解放 历史规律
  • 简介: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之后胜利闭幕,并以其巨大意义而永载史册。它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会;

  • 标签: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邓小平理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