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博物馆选址涉及多因素、多层次,且定性与定量因素相结合的特点,依据攀枝花市三线建设博物馆选址现状,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建立三线建设博物馆选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选址评价模型,分析选址的适宜性。研究表明,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人文环境、文物安全、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均为较适宜,服务性为适宜。从整体分析,评价结果为较适宜,说明攀枝花干坝塘地区的规划措施取得良好成效,较为适宜进行博物馆建设

  • 标签: 三线建设博物馆 设施选址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 摘要】 主要以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数据采集为重点进行阐述,以测绘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为依据,从地图数据采集工作、 Geoway 数据采集工作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

  • 标签: 测绘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建设 数据采集
  • 简介: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发展的情况下,一个信息化的政府已经成为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要素。在国土领域,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带来的成效已经逐步体现。针对国土管理业务多样、表格台帐繁多、图纸复杂、数据来源多、分析要求精度高等显著特征,以及数据后续拓展使用的需要,提出利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建设用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标签: 地价 精细化管理 电子政务 GIS
  • 简介:近日,河南省测绘局禄丰年副局长带规划财务处及河南省遥感测绘院部分同志对洛阳市数字地理信息框架建设进行调研和指导。在听取关于数字洛阳项目建设的情况汇报后,他对前期的筹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数字洛阳建设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

  • 标签: 洛阳市 数字城市建设 调研 局长 丰年 数字地理信息
  • 简介:【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是人们探究的热点,而怎样才能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在电力通信保障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论文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下的电力通信保障系统的构成、基本特点、发展现状和意义等。

  • 标签: 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电力通信保障系统
  • 简介:2010年12月18日,河南省测绘局组织有关专家征郑州召开评审会,对商城县国土资源局和省测绘工程院编制完成的《数字商城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举行启动仪式。

  • 标签: 项目设计 空间框架 评审会 商城县 地理 国土资源局
  • 简介:一、引言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测绘局的重点工作,对于促进测绘成果广泛应用、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转变地理信息服务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促进地理信息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和服务民生的有效途径。在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维护工作中需要服务器7×24不间断服务,这就使得服务平台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 标签: 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测绘局 平台建设 双机热备 应用 地理信息资源
  • 简介:沙河市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严格农村土地的利用管理,强化措施,优化服务,既集约节约利用了土地,又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 标签: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 管理 服务 优化 农村土地
  • 简介:2010年6月7日~8日,河南省测绘局举办,数字城市联动建设工作与应用培训班。河南省测绘局贾志伟局长,禄丰年、王进福副局长出席培训班,河南各省辖市测绘主管部门的主管局长和测绘科(局)长及有关处室、省市县有关部门、技术支撑单位等约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 标签: 数字城市 测绘局 培训班 应用 主管部门 河南省
  • 简介:本文结合笔者近两年来参与山西省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XPSDI)项目建设的具体实践和体会,重点阐述了省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前期,1:1万基础数据(包括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交通,水系等框架矢量数据)生产工艺的设计思想,设计原则,以及SXPSDI数据采集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数据生产 工艺设计 山西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
  • 简介:阐述了兰溪市国土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的、任务和建库方法,并探索如何快速搭建国土资源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对需要的技术支持、数据来源、数据库架构建设要求,以及地理信息平台应用、维护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ARCGIS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综合平台
  • 简介:介绍了基于ArcGIS软件制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状图及规划图的技术方法,通过GIS软件功能实现了数据转换、数据分层管理及专题符号定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状图及规划图的制作。

  • 标签: 高标准农田 ARCGIS 现状图 规划图
  • 简介:“泥河湾层”位于河北西北部和山西北部桑干河流域诸盆地印,记录着我国北方晚新生代以来的地球演化、生物和人类进化的历史,是研究我国北方晚新生代(特别是更新世)的天然实验室和自然博物馆,其中的地层、生物石、人类活动遗址和遗迹是非常宝贵的地质遗迹,为世人所瞩目。为了使这一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地质遗迹区得以保护,河北省人民政府于1997年批准建立了“河北省阳原泥河湾标准地层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泥河湾保护区),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地质遗迹 泥河湾层 河北省 管理 晚新生代
  • 简介:以平顶山市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在GIS和RS技术支撑下定量分析土地生态适宜性的方法。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个因素层12个因子层构成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在ENVI4.5支持下对平顶山市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林地、耕地、水体、建设用地多因子图层,在ArcGIS10.0支持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高度等地形因子。最后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模块对相关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为:平顶山市最适宜用地占29.01%,较适宜用地占13.53%,基本适宜用地占14.71%,不适宜用地占16.05%,不可用地占26.70%。最后,结合评价结果,针对平顶山建设用地的特征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 指标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新时期下,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给我国的 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源的建设工作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下文就大数据时代下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源的建设和运用做了简单探讨,希望对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有所启示和帮助。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测绘地理信息 档案资源 建设 运用
  • 简介:近几年来,秦皇岛市立足内涵挖潜,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加强耕地保护,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摸索出一条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节地挖潜之路。在近15年的时间里,城市经营性用地全部是依靠挖潜城市存量建设用地途径来解决的。1998年以来的7年时间里,全市累计挖潜利用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约10000亩。通过挖潜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秦皇岛市已先后建成了碧海云天、怡景家园、自然家园、滨河湾以及秦皇小区、王庄小区等11个10—50万平方米的配套住宅小区、

  • 标签: 存量土地 挖潜 健康发展 城市建设 土地利用方式 秦皇岛市
  • 简介:2月9日,国家海洋局在北京召开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建设进展情况工作会。目前该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海洋环境监督与管理、视频会商4个核心子系统已经上线试运行,综合数据库基本建成,系统制度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计划2015年该系统全面上线运行。目前的4个核心子系统的上线运行将对提高监测与评价服务效能、行政审批效率、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海洋生态保护 管理系统 环境监督 海洋环境监测 国家海洋局 综合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