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浩瀚无边的太平上,只见由几十艘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正从水天一色的大海深处驶来。不多时,天上的飞机、水上的舰艇喷出阵阵炮火,几乎染红了海面。临近海岸的时候,身着迷彩野战服的海军陆战队员全副武装从舰艇上飞奔而下,直奔目标。

  • 标签: 环太平洋 海军陆战队员 战服 水上 诺曼底登陆 医院船
  • 简介:为防止高放射性污水从福岛第一核电站向海中扩散,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实施阻水工程。东京电力公司在曾出现放射性污水泄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水闸前实施“铁板封堵”工程,用铁板从海面直插海底。

  • 标签: 放射性 污水 扩散 太平洋 东京电力公司 核电站
  • 简介:以清代永定河芦沟桥志桩尺寸记录为骨干资料,结合近现代器测水文资料,使用分段建模的方法恢复了1766-2004年永定河芦沟桥断面的汛期径流量序列,序列表明永定河径流量在逐年尺度上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但其洪峰规模自19世纪以来不断减小,19世纪中期与20世纪初期是最为明显的丰水时段,而1920年代后径流量便明显萎缩,枯水期一直延续至现代。进入1920年代后,流量变化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存在的30年准周期消失,水量变化呈现无周期特征。与太平年代际振荡指标PDO的比对发现,两者在30-40年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反相关关系,天然状态下,太平温度升高对应于永定河流域较为干旱的时段。海温异常造成的季风强度变化会导致华北地区降雨格局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到永定河芦沟桥以上河段的汛期水量,表明处于季风区北部边缘的永定河水系对于太平海温变动具有更大的敏感性。

  • 标签: 永定河 汛期径流量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 简介:摘要:在太平战争期间,所罗门群岛人选择支持盟军,与盟军并肩作战。究其原因,除了英国长期殖民统治的影响外,还与盟军的宣传、传统社会领导结构的影响、所罗门群岛人的亲身经历、对盟军与日军的比较,以及语言等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所罗门群岛,盟军,殖民统治,宣传手段,语言
  • 简介: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二十世纪法国的作家、戏剧家和电影编剧。本论文尝试研究其早期代表作《抵挡太平的堤坝》中的母子及母女情结,并挖掘产生这种情结的原因。

  • 标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母子、母女情结 原因
  • 简介: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在深海中发现一种年代十分久远的古老细菌。其深埋于海底,已经8600万年未曾进食。

  • 标签: 科学家 细菌 海底 太平洋 远古 深海
  • 简介:6月13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太平区司令沃期特中将在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岸警卫队“急流号”执法船船长沃尔上校、美国驻华使馆官员等陪同下专程拜访了山东海事局,双方围绕港口、海上交通安全、环保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 标签: 美国海岸警卫队 海事局 太平洋 山东 海上交通安全 国土安全
  • 简介:尽管跨太平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兑现因美国政府换届和日本重整旗鼓而出现变局,但TPP协定的主旨却被所谓的"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伙伴关系协定"(CPTPP)所继承。TPP范式的新型经贸协议,不仅会促进经贸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还将使现行国际分工固化,使区域优势国家在稳固优势地位的同时,合法干涉其他成员国内政,主导区域整体发展,造成"由区域优势国家主导的深度一体化"的政治和经济后果。为此,中国不但要稳固自身发展,还应谨慎应对类似协议的扩散。

  • 标签: 国际分工 全面且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深度一体化
  • 简介:鸦片战争后中国不可避免地进入国际社会,此后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能以平等的地位出现在国际社会中.“九·一八”事件后,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抗日战争.战争初期,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采取漠视态度,中国处于孤立抗日的境地.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的抗战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逐渐改变.太平战争爆发后,为了战时和战后的需要,美国将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作为自己的一项亚洲政策,不断地推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标签: 抗日战争 太平洋战争 中美关系 中国国际地位
  • 简介:为了加强国内外妇产科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临床胎儿医学研究所(日本大阪)、香港中文大学妇产科、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中华胎儿医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八届亚洲及太平地区母胎医学大会(8thAsiaPacificCongressinMaternalFetalMedicine,APCMFM)。

  • 标签: 太平洋地区 医学大会 母胎 亚洲 香港中文大学 胎儿医学
  • 简介:科科达一战之所以艰苦,除了地形险恶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盟军高层准备不足,指挥失利。无论是麦克阿瑟还是布菜梅都没有了解当地特殊的环境和日军的优势,最初的进攻命令根本无法执行。而事后证明,澳军的拼死抵抗是唯一有效的应对之策。凶狠的日本陆军在太平战场上首尝败绩,以弱抗敌的科科达之役因此被称为澳大利亚人的“温泉关”(斯巴达三百勇士成名之役),波斯特、第39民兵营,第21旅最终得以留名战史。

  • 标签: 太平洋战场 陆军 日本 失败 澳大利亚人 麦克阿瑟
  • 简介:作为亚太地区有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中印两国都有着成为海洋强国的意愿.一直以来,争夺和控制海上战略通道是海洋强国经略海洋的重点.海洋强国追求利益而进行的多次交锋,大多频繁出现在几个关键战略点上.随着南太平海上战略通道的价值日益明显,中印在南太平地区的海洋战略博弈日益激烈.基于南太平海上战略通道的利益,中印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手段.然而,维护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仅依靠某一个国家的努力不可能完成,因此中印的战略博弈除了竞争之外,也不能脱离合作.

  • 标签: 南太平洋 海上战略通道 海洋战略博弈 中印关系
  • 简介:利用近58年(1950~2007年)热带气旋资料,研究了南海(5°N~25°N,110°E~120°E)和西北太平(5°N~25°N,120°E~180°)两个区域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热带气旋生成频数明显多于南海,且两区域的热带气旋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年际变化上,两者之间相关系数仅为-0.09,即南海和西北太平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在变化上相对独立。在季节变化上,西北太平热带气旋生成频数主要决定了整个西北太平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而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在活跃期5~11月内季节差异不够明显,8~9月为相对盛期;特别地,从热带气旋频数相对于整个西北太平所占比率来看,5~6月南海区域由前期的寂静期骤然上升至31.7%~33.8%,使得5~6月成为全年比率中最突出的2个月份。对上述热带气旋活动区域性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初步显示在年际变化上ENSO对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是显著的;在季节变化上,5~6月南海出现了较之西北太平更加有利于热带气旋生成的动力条件(季风槽)和热力条件(高海温),这可能是南海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相对于整个西北太平所占比率在5~6月成为全年最突出的两个月份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南海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活动 区域性差异
  • 简介:日本太平经济带是继美国大西洋沿岸经济带之后发展起来的沿岸经济体,其崛起受到了世人瞩目。文章鉴于日本太平经济带对国际国内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其成因、历程、产业布局特点、发展模式与影响因素出发展开分析,得出:日本太平经济带的崛起,是在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双重机制的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区位市场禀赋与区位要素的作用机制是兼有购买者驱动与消费者驱动内涵的混合驱动,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应以全球价值链、国家价值链的具体发展阶段为基础进行区域性开发,努力打造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要素结构,构建科学的区域开发基础。

  • 标签: 日本太平洋经济带 模式 影响因素 启示
  • 简介:基于NASA遥感系统提供的2003-2015年全球高分辨率海表温度资料,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时滞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北太平冬季黑潮延伸体区海温异常特征及其与热带海表温度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冬季延伸体区的海温异常主要表现为两类结构特征,其一为上游区域发展,包括海盆尺度一致性变化的季节模态和纬向反位相的收缩结构;其二为纬向延展,包括分叉东扩结构和通道东扩结构,且该两结构型在2010年前反位相,使得2006年前暖异常东扩路径基本控制在36°N以南,其后至2010年期间,暖异常东扩路径偏北,而2010年后结构型转为同位相,暖异常东扩路径偏北。分叉东扩结构表现为与热带海温变化紧密相关,进一步的时滞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表明,热带太平不同地区对中纬度海温分叉东扩的影响存在差异,Ni?o3区海温异常超前延伸体区分叉东扩模态约1-2个月,而Ni?o3.4区及Ni?o4区则与延伸体区海温分叉东扩保持前后各约3个月的宽谱同期负相关,或可表明ElNi?o的东部和中部对中纬度延伸体暖流分叉东扩存在超前和同期相关影响,且中部影响更显著。

  • 标签: 黑潮延伸体 El Ni?o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 相关分析 海温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