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传统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音乐艺术亘古以来在积年累月中变化,甚至迁徙她的河道,使人不复辨认遗迹;甚至在她的任何一个瞬态当中也无处不在流动”(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1990)。因此,对中国音的历史长河与20世纪状况的研究要更上一层楼,就得增强动态分析。西方已在应用的有关概念是他山之石,如:中心性特征、音乐能量、城市化、产业化等概念,对研究中国音乃至世界音乐受到西方冲击的过程与结果都是颇为有用的。以中心性特征(centralfeature)为例,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各有其比其他特征更为主要的一个或几个中心性特征。西洋音乐最明显的中心性特征是和声;在西非洲音

  • 标签: 中国音乐 动态分析 西洋音乐 音乐家 性特征 概念
  • 简介:在“博洛尼亚进程”推进中,德国高等院校近年纷纷开始教育改革。本文根据笔者在德国考察的所见所闻以及收集的部分文献,以德国音教师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为研究对象,介绍“博洛尼亚进程”与德国高校改革的背景,以及德国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教育改革举措,反思德国改革的成败得失对中国音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指出德国音教师教育改革所具有的“入学考试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的全面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职业资格的严肃性、改革政策的明晰性”等特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

  • 标签: 音乐教师教育 博洛尼亚进程 德国音乐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 简介: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从它们相遇那天开始便从未停止过,东、西方人民也从未放弃过对彼此文化与内心世界的探究。整部歌剧融入了大量的东方元素,使剧情带有神秘感、新鲜感。本文从中国音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对这部歌剧进行探究。

  • 标签: 《图兰朵》 中国音乐美学思想
  • 简介:音乐剧教育与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向音乐剧市场输送人才。当前中国音剧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及人才培养理念和终端去向,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音乐剧教育与教学的目标?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 标签: 音乐剧 教学 机遇与挑战 创新与发展
  • 简介:自殷商卜辞出现有意识的记史行为,以及有意识地对乐事、乐器、乐律的记录以后,关于音乐的历史性活动:对既往音乐的述说评论、社会文化活动中对音乐历史知识的应用、音乐历史记述的种类和方法等日渐多样。经历千余年的积累和商周丰富的音乐实践、春秋战国学术的繁荣、一般历史学的成熟、综合性书籍的涌现等各相关条件的促进,中国音史学终于在战国末年出现了重要的进步,《吕氏春秋》就是这个历史性进步的标志。

  • 标签: 中国音乐史学 音乐历史 音初 音乐实践 《吕氏春秋》 音乐文化
  • 简介:近百年来,我国在音乐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研究人员辈出,研究著作和成果也较为丰硕.但无论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是在史料甄选上所存在的问题却也是明显存在.特别是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所存在的许多历的现实的问题,还需要学术界同心协力共同探讨解决.

  • 标签: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史学 王光祈 杨荫浏
  • 简介: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重要的音乐现象之一。当前,在对学堂乐歌历史地位的评价中,认为它是中国音全盘西化的起点和罪魁祸首,是一种影响很大的观点。本文通过对学堂乐歌的深入分析,认为学堂乐歌并没有离开中国的音乐传统,在学堂乐歌中,中国古典诗词格律、审美意象、倚曲填词等传统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 标签: 学堂乐歌 音乐传统 文人音乐 西学东渐 文化变迁
  • 简介:20世纪许多前辈学者们对中国音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对于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和演变的中国音,显然,我们还没有认识清楚,许多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史料开掘、乐谱发掘与古今联系是我国音史研究与发展的3个重要而根本的途径,中国音史学今后的前景即决定于在这3个方面所下的功夫如何。

  • 标签: 中国音乐史学 学术传统 史料开掘 乐谱解译
  • 简介:编者按:2002年12月11日,来自全国各地及我院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在在武汉音乐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音考古中心"的成立仪式,在开幕式上,我院院长赵德义教授发表了致辞(全文如下).开幕式后,专家、学者对如何办好"中心",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我院决心在办好音乐考古专业的同时,将努力办好"中国音考古中心",并使它成为面向国内外的音乐考古的窗口.

  • 标签: "中国音乐考古中心"成立大会 讲话
  • 简介:关于中国音美学史的若干问题(上)蔡仲德通过研究与写作,本文对中国音美学史的对象、分期与特征,对贯穿中国音美学史中的主要思潮与基本问题,对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的关系有如下认识,其得当与否,亟盼专家、读者指正。中国音美学史的...

  • 标签: 中国音乐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 美学史 儒家音乐美学思想 《乐记》 “淡和”
  • 简介:首届全国音分析学学术研讨会将于今年秋天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届时,全国音分析领域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将云集中城,发表理论研究和分析实践的最新成果,并对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及教学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音乐分析 上海音乐学院 专家学者 最新成果 学科建设
  • 简介:1831年秋,肖邦来到巴黎,并较快地结识了一批艺术界的朋友,其中就有费迪南·希勒、费利克斯·门德尔松、罗伯特·舒曼这样的德国大音乐家和海涅这样的大诗人。他们尊崇肖邦的天才,赞赏他的钢琴技艺,热爱他的为人,并传扬他的作品。

  • 标签: 音乐家 肖邦 海涅 诗人 德国 门德尔松
  • 简介:音乐剧是雅俗共赏的表演艺术2002年6月,当经典音乐剧《悲惨世界》首次引进中国上海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许多观众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人心的表演艺术。3周21场演出场场爆满,最后一场连剧场台阶上都卖出了票。尽管如此,这一举动还是遭到一些人的责难和嘲讽。上海大剧院的定位是"高雅艺术的殿堂",在一些人眼里音乐剧不属于高雅艺术。

  • 标签: 音乐剧 中国 上海大剧院 《悲惨世界》 表演艺术 高雅艺术
  • 简介:<正>任何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横向借鉴。在音乐事业的发展中,有谁能够否认翻译的地位和作用呢?据不完全统计,在本世纪最初的五十年里(至1949年),我国的音乐翻译著作总共有60部。其中音乐教育(包括基本乐理)、作曲技术、音乐家传记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33%、20%、20%;而涉及音乐史、音乐等其它方面的译著则寥寥无几。这一方面

  • 标签: 音乐翻译 二十世纪 音乐教育 基本乐理 作曲技术 横向借鉴
  • 简介:2007年5月10至11日,中国音学院作曲系高为杰教授应邀为我院作曲系和研究生部学生讲学,讲学内容包括:《音乐意义的探究关于音乐作品分析的方法、目标与目的》《现代作曲技法中音高体系的应用》。高为杰教授讲课深入浅出,通过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以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诠释音乐

  •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 讲学内容 音乐作品分析 音乐意义 作曲技法 作曲系
  • 简介:2008年12月17日,中国音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湘应衡水学院音乐系之邀做《当代音乐创作漫谈》的学术报告。

  • 标签: 音乐创作 学院 中国 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