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毛细血管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而发生于椎管的毛细血管瘤并不多见,发生于椎管髓外硬膜下毛细血管瘤更为罕见。今遇见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告如下:患者,男,59岁,缘于半年前逐渐出现左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晨起较重,逐渐向右侧发展,胸部出现束带感,胸部疼痛无缓解,胸闷,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心悸,查体:神志清醒,

  • 标签: 毛细血管瘤 髓外硬膜下 椎管内 胸部疼痛 胸背部疼痛 病理证实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讨地佐辛治疗椎管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内收治椎管麻醉剖宫产术中发生寒战的产妇患者 100 例,按照随机筛查方式 ,分为对照组( 50 例,采用曲马多静脉注射治疗手段)和实验组( 50 例,采用 地佐辛静脉注射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 10min 后的寒战程度与术后寒战复发率。 结果: 实验组在经过地佐辛静脉注射治疗之后,产妇患者的寒战复发率为( 6% )以及寒战程度(治疗总有效率为 94% )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 地佐辛在治疗椎管麻醉剖宫产术中寒战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地佐辛 椎管内麻醉剖宫产 术中寒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椎管畸胎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的11例成人椎管畸胎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后方椎板切开入路切除肿瘤。术后采用MRI评价肿瘤的切除程度;采用肌力评分评估患者的四肢运动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括约肌功能评分评价患者的膀胱功能;采用McCorick临床分级评价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11例患者的病变主体均位于腰骶部,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表现为腰骶部伴单侧下肢疼痛9例,单侧肢体无力1例,尿失禁1例。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8例。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畸胎瘤,其中成熟畸胎瘤10例,成熟畸胎瘤合并部分组织类癌1例。11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9个月至8年),随访期间均行增强MRI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无脊柱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末次随访的McCormick分级评价结果为,功能状态改善8例,无变化3例,无加重患者。结论成人椎管畸胎瘤少见,病变好发于腰骶部,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I表现复杂多样,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的显微手术根治性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畸胎瘤 椎管 成人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0例行择期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椎管麻醉,对照组则采用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药用量的差异,并记录术后两组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麻醉药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麻醉在高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麻醉药用量,且术后麻醉并发症相对较少,可在高龄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充万汶、聚明胶肽和乳酸钠林格液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妇科患者术后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60例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新一代中分子羟乙基淀粉万汶组130/0.4组(W,实验组一),聚明胶肽组(M,实验组二),乳酸纳林格注射液组(R,对照组),各20例。在围术期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加万汶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加聚明胶肽组和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组。3组患者麻醉后手术后6h内,每隔5min测量血压,持续监测心率。结果3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心率、麻醉操作时间、上界麻醉平面、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组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见(P>0.05)。术中及术后发生低血压R组8例(40%),W组0例,M组2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充万汶和聚明胶肽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手术后的低血压有很好的容量治疗作用。且万汶的效果优于聚明胶肽。

  • 标签: 万汶 聚明胶肽 腰硬联合麻醉 妇科手术 低血压 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给椎管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入并进行治疗的椎管肿瘤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无焦虑率(72.00%)明显比对照组(36.00%)高(P<0.05),且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椎管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可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椎管内肿瘤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椎管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椎管肿瘤患者98例,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认知度均得到明显提高,其综合评分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综合评分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椎管肿瘤患者术后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疾病认知度及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椎管内肿瘤 术后康复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切除入路行椎管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10年4月共手术治疗36例颈、胸、腰椎管硬膜下肿瘤患者,其中神经源性肿瘤23例,脂肪瘤9例,畸胎瘤4例,MRI显示肿瘤大小为11×14mm15×32mm。均在偏肿瘤侧对应肿瘤节段切除半侧椎板、棘突根部、关节突1/3,切开硬膜,游离并切除肿瘤。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6例肿瘤均获得顺利切除,手术时间4570min均54min;出血量80120ml,平均90ml。3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每日切口旁局部穿刺抽出漏出液,并采头低脚高位,术后3周愈合。1例脂肪瘤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尿潴留,给予留置尿管,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神营养药物,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正常。31例获得4个月11年1个月(平均3年5个月)随访,无颈、胸、腰痛症状,获得随访的42例术前不完全性瘫痪患者肌力由术前34级恢复至术后5级。结论位于椎管脊髓侧、腹侧及突入椎间孔的硬膜下肿瘤,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可顺利切肿瘤组织,该方法出血少,创伤小,可最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

  • 标签: 脊柱 椎管内肿瘤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总结单纯椎管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单纯椎管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征和手术结果。结果7例均表现为慢性双下肢麻木及无力,1例伴有神经根性症状;脊柱MRI显示6例病变位于胸椎,1例位于颈胸交界区;所有病变均达到手术全切,术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单纯椎管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少见;主要表现为脊髓及神经根慢性受压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脊柱MRI示病变位于硬脊膜外脊髓背侧或一侧,且有经相应椎间孔向外生长的趋势;手术切除病变较为容易,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 脊椎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椎管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4例椎管肿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研究组(n=22)。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P<0.05,差异存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对椎管肿瘤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明显效果,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作用,对提升患者预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椎管内肿瘤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身麻醉与椎管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收治的 9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46例,对照组 行全麻,观察组行椎管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未发生明显变化( P>0.05),对照组术后 MMSE评分变化明显( P<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行椎管麻醉,麻醉效果确切,麻醉用药剂量较少,对患者精神状况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老年 骨科手术
  • 简介:摘要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4例血友病并椎管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仅表现为激惹哭闹不安、精神欠佳、抬头乏力,晚期可有斜颈、肢体乏力,易误诊。全脊髓磁共振成像是诊断椎管出血的重要手段,最常见发病部位为颈胸段和胸腰段。4例患儿中,1例采用手术联合凝血因子 Ⅷ 替代治疗,3例单纯采用凝血因子Ⅷ替代治疗。3例患儿由发病至确诊的时间为1周内,经治疗全部康复;1例2周内确诊,部分康复。婴幼儿血友病并椎管出血起病隐匿,早期可仅表现为易激惹和哭闹,晚期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提高诊断意识、早期诊断及早期输注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对于预后非常关键。

  • 标签: 血友病 婴幼儿 椎管内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儿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均接受椎管麻醉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为对象(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收治的均未接受椎管麻醉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为对象(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及母儿影响。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1分钟Apgar评分均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儿无明显直接影响,且可以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 产程 母儿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入路椎管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椎管肿瘤患者18例,对其实施加强护理配合。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8例椎管肿瘤患者术后无病灶残留,肿瘤切除成功率为100.00%,且术后无并发症和复发情况出现。结论在后入路椎管肿瘤切除术中加强护理配合可促进肿瘤切除成功率的提高,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后入路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正念行为训练和一对一全程陪伴为主的心理干预在潜伏期行椎管阻滞麻醉的产妇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潜伏期行椎管阻滞麻醉的产妇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VAS分值、SDS和SAS分值。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29.03%(9例),顺产率为70.97%(22例),与对照组(41.94%、58.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阴道助产。观察组各时间段VAS分值均低于对照组,SDS分值、S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潜伏期行椎管阻滞麻醉的产妇中使用正念行为训练和一对一全程陪护能提高顺产率,缓解疼痛和不良情绪。

  • 标签: 心理干预 一对一全程陪伴 妊娠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上MRI影像在椎管部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椎管占位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T和MRI进行两种检查,观察椎管占位MRI影像的特点,并比较两种检查诊断方式在椎管部占位的应用效果.结果MRI影像对椎管占位的诊出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椎管占位性病变部位的不同,MRI影像的强化特征和信号强度也各有差异,是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结论MRI影像对椎管部占位病变的诊出率较高,基本能对发病部位做出正确的诊断,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诊断方式.关键词椎管部占位;MRI影像;CT;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49-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