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感染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急性胰腺炎诊疗中心收治的IPN患者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和年轻对照组(年龄<6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结果、总住院时间、ICU滞留时间、病死率等资料。结果共纳入163例患者,其中老年组42例,年龄67.00(65.50, 77.00)岁,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轻对照组121例,年龄44.00(33.25, 52.00)岁,男性90例,女性31例。老年组女性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47.62%(20/42)比25.62%(31/121)],老年组由胆源性疾病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83.33%(35/42)比43.80%(53/121)],老年组伴随冠心病、高血压的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年轻对照组[37.00(27.50,58.00) IU/L比28.00(18.50,44.00) IU/L;6.36(4.23,10.89)mmol/L比4.68(3.23,7.15)mmol/L],老年组甘油三酯水平低于年轻对照组[1.05(0.78,1.35) mmol/L比2.26(1.32,18.55) 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并发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比例高于年轻对照组[30.95%(13/42)比12.40%(15/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需要肠外营养支持时间长于年轻对照组[22.00(13.25,43.50)d比17.00(9.00,26.00)d],但接受2次以上手术的比例低于年轻对照组[26.19%(11/42)比43.80%(52/1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病死率高于年轻对照组[21.43%(9/42)比7.44%(9/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IPN患者女性比例较高,常伴随心血管疾病,其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高。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性胰腺坏死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感染治疗中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初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指导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使用指导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验抗感染治疗对低危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8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初始经验抗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初治有效组选择单独使用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比例(73.78%)明显高于初治无小组(36.3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为肺炎支原体感染(40.48%)、病毒(38.01)、肺炎链球菌(4.76%)以及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9.52%)。结论肺炎支原体是低危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原,单独使用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经验抗感染治疗方案对低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感染药物对间质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收治的52例间质肺疾病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4.23%;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抗感染药物对间质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肺功能显著改善。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抗感染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化脓阑尾炎手术的治疗和术后抗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急性化脓阑尾炎手术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研究就腹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高敏感性抗感染治疗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50例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抗感染治疗措施,将两组患者抗感染后得到的不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和对照组之间形成了较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阑尾炎患者手术进行的过程中,采取术后高敏感性抗感染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几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腹腔镜手术 术后抗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吴大婶最近感到特别不爽,缘由是她的滴虫阴道炎又犯了。她照老经验买了达克宁栓剂,每晚一粒置入阴道内,开始还有点效果,阴道分泌物略有减少,瘙痒感也有所减轻;但几天后却感到症状加重,阴道分泌物依然较多,且变得比较黏稠,同时感到阴道内有烧灼不适感,甚至有点疼痛。无奈之下,吴大婶只好到市妇保院看病。

  • 标签: 感染性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滴虫性阴道炎 达克宁栓剂 滴虫感染 瘙痒感
  • 简介:目的分析感染心内膜炎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手术时机。方法17例病人中,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15例,二尖辩成形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自体心包三尖辩重建1例。结果15例治愈,2例死亡,死因均为严重的主动脉人工辩周漏。随访14例,随访时间为0.5~10年,1例术后第5年再发感染死亡。结论手术治疗的目标是清除病灶和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感染基本控制后手术,有利于人工辩的固定;急性主动脉辩感染合并周围脓肿的病人,易发生辩周漏。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红光照射治疗感染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感染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外敷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红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9%>73.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8.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感染皮肤病疗效显著,其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红光照射治疗 感染性皮肤病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儿童葡萄膜炎约占所有葡萄膜炎的5%~10%,多为非感染,通常起病隐匿,可能造成诸多并发症,预后欠佳,治疗棘手。针对儿童非感染葡萄膜炎,目前传统常用药物有眼局部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近年来多种生物制剂的应用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就儿童非感染葡萄膜炎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葡萄膜炎 糖皮质激素类 免疫抑制剂 甲氨蝶呤 生物因子 阿达木单抗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感染婴儿腹泻的治疗。方法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喂养史、大便性质与伴随症状,常见非感染腹泻和感染腹泻的区别。结果感染腹泻,调整饮食,液体疗法,控制肠内感染,非感染腹泻,合理饮食、加强护理,中医辩证施治。结论认识婴儿腹泻的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各异。

  • 标签: 非感染性 婴儿腹泻 认识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感染心内膜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感染心内膜炎血培养的阳性率为57.7%,主要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草绿色链球菌;其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风湿心脏病以及无基础心脏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9%、30.2%以及16.7%;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贫血和脏器栓塞。患者住院期间有14例患者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结论感染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及基础病因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且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致死率较高,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研究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感染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按照感染心内膜炎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采取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结论早期诊断,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果断采取急诊或亚急诊手术,联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总结分析感染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为早期正确诊断及有效治疗感染心内膜炎提供一定的临床借鉴。方法针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感染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白细胞升高、心脏杂音及栓塞及脾大,分别占84.44%、62.22%、53.89%及42.22%;对180例感染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共分离出133株病原菌,其中主要为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8.57%、20.30%、14.29%及9.77%;超声心动图显示,赘生物103例,心瓣膜穿孔57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28例,三尖瓣43例,脓肿43例,分别占57.22%、31.67%、15.56%、23.89%及17.22%。所有患者经早期足量的应用抗生素,及时对症治疗后应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痊愈103例,显效39例、有效27例,无效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93.89%。结论根据感染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应用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结合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