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家庭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挑选100例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将100例社区老年慢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接受家庭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血压指标、血脂指标以及血糖指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相关数据指标均有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更显著,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社区老年慢性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分血压、血脂以及血糖,提高去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社区老年慢性病 家庭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其中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在分析老年慢性特点的基础之上,对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进行分析。

  • 标签: 肾功能 慢性病 老年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我损耗是个体长期自我进行控制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控制能力或意愿下降的现象。慢性患者确诊后需长期改变生活方式,了解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易出现自我损耗现象。本文通过对自我损耗概念、主观测量工具、慢性患者自我损耗研究现状等方面总结慢性患者自我损耗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启示,以期为自我损耗在慢性患者中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慢性病 自我损耗 自我调节疲劳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技术应用于慢性随访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门诊自2020年至2021年当中收治的慢性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在其中选取126例患者,根据采取干预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当中63例患者;将应用心理疏导技术的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当中同样63例患者。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三个月以后的临床效果进行随访,分析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对慢性随访的满意度,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况较少,同时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采用心理疏导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慢性病随访 心理疏导技术 应用
  • 作者: 陈源源 孙宁玲 祝亮 董寅 刘幼根 耿洁 毛文华 张楚若 刘小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研究室,北京 100044,河南永城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院长办公室,永城 476600,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台州 317600,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嘉兴 314100,河北清河县中心医院慢病管理中心,邢台 054800,云南省云县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临沧 675800,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永城 47660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世纪坛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室,北京 1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县级医院的高血压专科建设情况和慢性管理状况,为提升县域内高血压慢性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9—11月,课题组按照自愿参与原则,纳入我国24个省份的597家县级医院,对医院的高血压专科设置、专业队伍建设以及高血压慢性管理制度等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97家县级医院中,54家(13.5%)设置了独立的高血压专业科室,147家(24.6%)有高血压门诊,143家(24.0%)有高血压病床,294家(49.2%)有高血压专科团队;431家(72.2%)医院的门诊有高血压诊治流程,454家(76.0%)病房内有高血压诊治流程,535家(89.6%)的医院有高血压转诊流程;473家(79.2%)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建立了县域医疗共同体,其中紧密型167个;97.7%的医院配备基本的高血压危险分层筛查项目,63.8%可进行继发性高血压初筛。结论我国县级医院的高血压慢性规范化管理布局基本形成,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应重点加强高血压专业队伍建设,强化高血压诊疗规范化管理,畅通高血压分级诊疗路径,以提升我国高血压慢性健康管理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县级医院 慢性病管理 分级诊疗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慢性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慢性管理模式多"重治疗、轻预防"。本研究将信息管理学科中的大数据应用、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等方法与慢性管理相结合,通过构建包括多源异构的慢性数据资源库、慢性健康知识分析平台以及慢性服务应用平台,实现慢性数据管理中自我检测数据与医疗机构等来源数据的互联互通,慢性健康知识的融合与精准推送,以及围绕慢性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全过程提供的个性化精准服务。2019年8月起采用该管理模式搭建糖尿病大数据平台,至2022年1月,收集来自216万名居民的诊疗及管理数据3.8亿条,数据采集的准确率达97.46%,完整率达96.07%;构建相应知识库和服务平台,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服务,提高了患者和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治疗控制率、科普与传播率。

  • 标签: 信息管理 信息服务 数据驱动 慢性病 精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自我损耗是个体长期自我进行控制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控制能力或意愿下降的现象。慢性患者确诊后需长期改变生活方式,了解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易出现自我损耗现象。本文通过对自我损耗概念、主观测量工具、慢性患者自我损耗研究现状等方面总结慢性患者自我损耗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启示,以期为自我损耗在慢性患者中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慢性病 自我损耗 自我调节疲劳 综述
  • 简介:摘要慢性成为对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防控策略要以疾病诊治为主的传统临床医学模式向早期监测、早期干预、预防为主的大健康模式转变。“关口前移、健康优先、主动健康”是抗击慢性更为合理和经济的举措。要践行科学技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国家战略,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构建“医防融合”“医管融合”的协同管理体系,推动慢性防控的全人群、全周期、全方位管理。

  • 标签: 慢性病 预防 治疗 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南京市老年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的关系。方法2013年4月~12月利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南京市某区1927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获取信息,得到完整有效资料1808份;肥胖用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腰围(waistcircumference,WC)诊断,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主要慢性的关系。结果1808名老年人中慢性患病人数为1276(70.6%)人,主要慢性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超重人数为668人,占36.9%,肥胖人数为150人,占8.2%。中心肥胖人数为406人,占比22.5%;肥胖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密切相关(均有P〈0.05);BMI和WC对高血压患病情况有影响(均有P〈0.05)。结论老年人肥胖增加主要慢性患病风险,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密切相关,控制体重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慢性病 老年人 肥胖症
  • 简介: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防治是社区健康中心六大任务中重要的一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慢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比一年高,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6。本文主要探讨了慢性预防中社区健康促进的作用,通过分别介绍我国慢性传染病的现状、社区健康促进的含义特点原则以及社区健康促进对社区慢性疾病防治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的简单分析得到社区健康促进的必要性,道出了现在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问题的忽视,主要讲了社区健康促进的重要性,针对慢性综合防治的健康促进,提高了人们疾病预防的意识,使人们更加健康,尤其是对于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提高社区慢性管理水平。方法山东省栖霞市某一社区于2012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期间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期间该社区的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组,测量2组患者管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腰围、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腰围、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管理模式的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多项生理指标,优化生活方式,作为社区健康管理重点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病 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社区居民慢性现状。方法对该地区人口情况、健康情况、健康素养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并体检化验,最后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主要死因为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患病最主要的病种是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和慢性骨关节病;常见的行为危险因素是超重及肥胖、缺乏体育运动和吸烟和被动吸烟。结论以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为首要目标,有效地进行健康行为干预和疾病标准化管理是今后社区工作的重点。

  • 标签: 慢性病 社区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在我国的日益加重,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的影像,老年人口的慢性比例逐渐提高,但是由于综合医院接诊量的受限,老年人口慢性的诊断及治疗需求难以被完善的覆盖,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医院中医诊疗在慢性的防治作用成了目前改善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社区医疗 慢性病 老年人口 中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管理的意义与服务模式。方法根据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慢性患者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标准化管理。结果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建卡建册患者分别有420例、1103例、329例,完成全年规范随访的分别有400例、1000例、300例,管理率分别为90.7%、98.7%、91.2%。经过全程管理后,糖尿病的控制率为70%(280例),高血压的控制率为62%(620例),冠心病的控制率为78%(234例),均显著高于管理前的疾病控制率(P<0.05)。结论规范的社区慢性管理措施是社区慢性防治的有效途径,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率,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慢性病管理 服务模式 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出院带药的安全管理,满足出院后需继续长期自行服药患者的需求,方便患者准确、正确服用口服药,提高药效。方法将科内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使用原出院长期服药卡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2012年9月至12月使用更新后出院长期服药卡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均为70岁以上老年患者跟踪回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出院服药卡的错服漏服率、依赖度及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重新设计更新后的服药卡,更好的避免了药物错服、漏服现象的发生,值得革新推广。

  • 标签: 慢性病 老年患者 服药卡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中国居民医疗卫生需要量明显增加,慢性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开展慢性患者用药教育,可提高慢性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患者一方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慢性病患者用药 提高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微信的大众化普及,微信这个方便又快捷的通信手段也广泛的运用在诸多领域。正是因为微信的简单好用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微信来构建和谐的医患交流平台。做好儿科慢性管理是儿科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当下儿科慢性管理的现状,通过构建微信的医患交流平台来加强儿科慢性的管理,让医患建立良性的沟通模式,进一步促进患儿的日常护理和康复。

  • 标签: 微信 儿科 慢性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