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ICU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ICU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心理组,每组58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心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及疼痛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降低,心理组降低的幅度更为显著,且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急性心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ICU 急性心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8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时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具体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且心功能Ⅰ级所占比例62.22%比对照组28.57%高,Ⅲ、Ⅳ级所占比例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与心功能.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效果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0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分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抢救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进出急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以及院内再PCI指标比较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方式相对于常规急诊护理方式而言,护理效果更佳。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65-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5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26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levationmyocardialinforction,STEMI)估计年发生率25/10万,其中直接PCI患者占5%。2010年8月,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2015年,《指南》将重新进行修订。编辑部特邀本刊副总编、《指南》制定参与者沈卫峰教授就《指南》要点做一简介。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指南 诊断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直接PCI 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梗后心律失常的病人一共有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给予循证临床护理干预,对其之间的关于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病人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的平均卧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当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病人由责任心强、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由工作经验较少、未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卧床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13例病人发生心绞痛,2例和7例病人出现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非常好,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卧床天数,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士临床思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在SAS、SDS分值变化比较上,实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上,实验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提高患者的认知,值得普及。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8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标下酷似,通过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排除了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治疗7例成功,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对于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通过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地方法及时治疗。

  • 标签: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的护理对策及其效果。方法将选取的7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7%vs68.6%,100.0%vs74.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抽取曾在我院治疗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各55例,依据有无ST抬高分成两组,针对其临床症状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点,用于心肌梗死的鉴别。结果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心病、吸烟以及心律失常与另一组相比明显上升,但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糖尿病、心绞痛以及胸痛比另一组升高的快。结论针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让我们对这两种病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临床上能够更轻易的区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开通情况、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开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管开通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护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电监护及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5.0%的总有效率,对照组有80.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相比较于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优势,p<0.05,则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积极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和全方位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电监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