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工作情况,做好工作总结。分析临床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合理用药的价值,总结医院在临床医药服务阶段,常用的工作模式以及方式方法。做好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管理,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加深入的药学信息服务,为联合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奠定良好条件。结论,我国有关于临床药师在综合性医院工作的实际要求,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药师参与临床工作,不仅能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也能给临床医师以及患者提供有利的用药服务条件。临床工作中,药师要突出自身的专业实力,合理利用医药理论做好辨证应用与分析,提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可靠性,为我国医疗产业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 标签: 临床药师 综合性医院 合理用药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心综合征是急性脑血管病最常见而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不仅使脑血管病的病程延长,而且有的时候可成为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早期发现并且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疾病 脑心综合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痰菌转阴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0.0%、93.3%,均较对照组的40.0%、66.7%明显升高,临床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综合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能有效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支气管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的10月~2017年的2月所诊治的89例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康复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且上下肢FMA量表评分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施术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治疗及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机体功能有效改善。

  • 标签: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 脑血栓脑梗 后遗症
  • 简介:目的了解新生儿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预后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MODS诊断参考全国小儿急诊学组拟定MOF诊断标准.结果全组252例危重儿,137例出现程度不等的器官功能损害,84例为MODS,死亡32例,MODS死亡率38.1%(32/84).发生肺、心、脑、胃肠道、肾、肝及血液方面功能不全构成比及相关病死率分别为32.1%、20.6%、15.7%、13.2%、11.1%、5.6%、1.7%和26.1%、30.5%、35.6%、13.2%、62.5%、18.8%、60.0%.1~5个器官功能不全时病死率分别为1.8%、15.0%、41.7%、77.8%、100%,P<0.05.产伤、严重窒息、早产儿及胎粪羊水污染者易发MODS.结论MODS在NICU中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预后与发生衰竭器官的严重度、数目有关,围产因素影响MODS的发生,故提倡围产保健,早期有效干预治疗.

  • 标签: 新生儿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 诊断 治疗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其在预后评估、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110例初发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45种MDS相关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分析比较基因突变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积分及对地西他滨治疗的反应。结果110例MDS患者中,至少有1种基因突变的患者比例为83.6%(92/110)。共检测出38种基因突变,最常见的ASXL1、TET2、TP53、SF3B1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9.1%(21/110)、17.3%(19/110)、15.5%(17/110)、12.7%(14/110)。基因突变个数越多的MDS患者IPSS-R积分越高(F=44.493,P<0.01)。SF3B1基因突变组的IPSS-R积分低于非突变组[(3.50±1.52)分比(4.76±1.58)分,t=-2.802,P=0.006],U2AF1基因突变组IPSS-R积分高于非突变组[(5.78±1.39)分比(4.50±1.60)分,t=2.320,P=0.022],TP53基因突变组IPSS-R积分高于非突变组[(5.71±2.24)分比(4.40±1.41)分,t=2.329,P=0.031],其余所测基因突变组与非突变组IPSS-R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P53基因突变组MDS患者对地西他滨治疗总体反应率高于非突变组[83.3%(10/12)比43.1%(22/51),χ2=6.280,P=0.012],而且完全缓解率更高[50.0%(6/12)比19.6%(10/51),χ2=4.736,P=0.030]。结论MDS患者普遍存在基因突变,伴SF3B1突变患者预后良好,而伴U2AF1、TP53突变者预后差,伴TP53突变患者对地西他滨治疗反应率高。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突变 预后评估
  • 简介:目的:对16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胃肠运动功能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管动态pH监测、胃电检测和呼吸氢试验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餐前、后胃电变化较对照组明显(t=-8.437,t=-7.126;P〈0.01),胃电变异指数、肠道传递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312,t=-1.694,t=-9.163,t=-7.894;P〈0.01)。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消化吸收及肠道运动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肠道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引起。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电生理 胃肠运动 呼吸氢试验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利培酮片与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患者有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使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将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采用利培酮片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临床上应用利培酮片与利培酮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方法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患者有什么样的影响,并根据实验的结论,发现治疗过程中影响患者恢复的种种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将治疗的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维思通 综合治疗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分期综合方案与传统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治疗组采用分期综合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疗法。分别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再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JOA量表评分、视觉疼痛量表(VAS)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痊愈率、好转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期综合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综合疗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为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应用综合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10月进行口腔检查的60名儿童,依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30例(常规护理)及实验组30例(综合口腔护理),比较龋齿发生情况及配合度。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及10个月龋齿的发生率较低,且儿童配合度较好,P<0.05。结论 为预防儿童出现龋齿应用综合口腔护理可显著降低龋齿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儿童配合度,对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儿童龋齿 综合口腔护理 常规口腔护理 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对照两组,每组40例。结果:实验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剖宫产 产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肺部超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评估效果。方法:选取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腹部超声评分法)与对照组(氧合法),对比两组患者肺腹胀效果。结果:两组复张后,HR、CVP、MAP以及 PaO2/FiO2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并且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部超声评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快速的肺部评估和检测,帮助判断肺部疾病的程度和类型,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技术。

  • 标签: 肺部超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期间精神状态和痴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精神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综合护理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在抑郁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名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名患者,对照组给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分析,并且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发作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深层肌肉刺激(deep muscle stimulation,DMS)治疗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PS)的临床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研究样本:70例PS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应用DMS治疗)与乙组(应用常规推拿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降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神经内科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选择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汉密顿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有效转变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理想。关键词神经内科;偏瘫;综合性康复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3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18例患者,病因为肺内源性。对照组中有18例患者,病因为肺外源性。两组患者均给予ICU临床治疗。比较两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周内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死亡率相比,P>0.05。结论: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相比,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更为严重,需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并予以合理有效的机械通气,以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面神经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88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4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神经科护理,观察组中44例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面部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面部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面神经炎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帮助迅速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病情恢复时间,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面神经炎 综合康复护理 面部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