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开创者,他在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耕耘,集中体现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其中的成功和失误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风格.正确对待毛泽东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认真汲取其中的合理内核,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仍然会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其不尽的作用.

  • 标签: 毛泽东 新中国 经济建设
  • 简介:“在现有基础上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加强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区域布局的目标之一。”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区域发展的部署,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

  • 标签: 区域布局 中国经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版图 区域发展 区域政策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提出的内能增长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次第渐进式改革使得由人们经济努力的主观意愿组成的经济内能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经济内能水平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控制收入增长速度,鼓励人们进行经济努力,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等和谐和收入分配公平等。

  • 标签: 经济增长 经济内能 经济条件 次第渐进式改革
  • 简介:王前强在《学术论坛》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局限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很难客观诠释中国经济转轨和经济增长。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强化了政府的有效性、社会的韧性,塑造了企业的内在精神,提供了基本的产权保护意识等,令人惊奇地创造了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条件,从而使中国顺利转轨的同时获得了稳定快速的经济增长。

  • 标签: 经济转轨 文化传统 中国 西方主流经济学 《学术论坛》 产权保护意识
  • 简介:摘要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范金融危机风险的政策建议。

  • 标签: 金融危机 影响 政策建议
  • 简介: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完全不同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管制的放松和企业激励机制改变,从而带动了企业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进入90年代,经济短缺现象基本上有所改变,消费品的需求缺口已经被满足并出现剩余,

  • 标签: 中国经济 持续高速增长 企业 激励机制 经济增长 企业生产率
  • 简介: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中国经济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国际社会上对中国的变化反应不一.中国经济到底是在崩溃还是在健康前行?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谈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利与弊.

  • 标签: 恩格尔系数 崩溃论 威胁论 相对贫困
  • 简介:法学的应然价值主要体现为解释法律、发展法律、整合法律以及为立法作准备等四个方面,中国经济法学的应然价值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中国经济法学较好地释放了自身的应然价值,无论是在解释法律、发展法律、整合法律还是为立法作准备等方面,学者们在30年的时间里提交了一份可观的成绩单。然而,国内学术界尤其是法学界对中国经济法学的价值存在某种程度的质疑,其中的肇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质疑者的偏见和傲慢影响了其评价的公正性;二是对整体的法学的科学性的质疑影响了经济法学的价值评判;三是中国经济法学在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为消解质疑,中国经济法学应当采取一些对策,包括转变学术研究目标定位、创新学术研究方法、重视学术形象塑造、优化中国经济法学的学术形象,等等。

  • 标签: 经济法学 价值 科学性
  • 简介:自从石油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之后,油价的波动就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关系,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商品会象石油一样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如此深刻、广泛的影响。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因为我国实行封闭的对外政策而没有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的话,那么,在实行对外开放以及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当今,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分析国际油价波动的原因以及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已十分必要。一、对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判断

  • 标签: 油价波动 中国 经济发展 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风险采购 高新技术产业
  • 简介:与三十多年前相比.当今的GDP总量是1978年的80多倍。出口总量是当时的500多倍,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7%,花旗集团因而在其研究报告中将中国定位为“全球化过程中最大的成功故事”。与此同时,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在面对世界进口大国的经济波动时,显得越来越敏感.投资与出口两架马车拉动经济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经济转型为何转、如何转,再次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 标签: 中国经济转型 金融危机 GDP总量 出口总量 全球化过程 中国出口
  • 简介: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格林认为,国际形势正在此消彼长,中国GDP增长一年,相当于美国4年,发展速度的见证,包括20多岁年轻人跳槽的速度令人目瞪口呆,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三年内整个地区变得无法认识。今天的中国经济逐渐不再摸石头过河。

  • 标签: 中国经济 哲学 发展速度 经济学家 国际形势 摩天大楼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基本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新常态一词最早在2002年出现在西方国家。2014年开始在中国出现,它的首次提出是在国家主席习近平面向世界阐述我国经济的新发展、新动向时。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新常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主要对中国经济发新常态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如何发展等问题进行探究。

  • 标签: 中国经济新常态 特征 机遇 挑战
  • 简介:2008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度——北京将召开奥运会、国家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面对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国内经济持续高增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08年的中国经济,将有哪些发展新趋势?

  • 标签: 中国经济 展望 机遇和挑战 经济持续 增长趋缓 全球经济
  • 简介:<正>中国经济改革二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从生产力水平还是人民生活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的经济特征是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即每年平均以10%的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但是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却出现了另一种现象:二高一低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我们称之为东北现象)。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工厂停电、职工下岗、经济增长乏力,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 标签: 国有企业 东北地区 中国经济发展 东北经济 产权制度改革 高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