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粪便收集装置预防大便致失禁性皮炎(IAD)的护理效果。方法即在常规皮肤护理基础上,予患者应用自制粪便收集装置。结果40例大便失禁患者应用自制粪袋收集装置后,均未发生大便失禁致IAD。结论使用自制粪便收集装置有效减少患者局部皮肤在粪便中的暴露机会,提高护士大便量统计的准确性,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大便致IAD的发生率。

  • 标签: 大便失禁 失禁性皮炎
  • 简介:摘要通过对扬州全市医疗机构中发生的引流装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找出该类产品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及伤害,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械,指导生产企业改进产品并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引流装置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危害
  • 简介:摘要因电气设备的特殊性,其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严重威胁着建筑物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电气设备遭受雷击的原因,接着分析了电气设备防雷装置检测,最后提出了几点电气设备防雷装置运行维护,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借鉴。

  • 标签: 电气设备 防雷装置 检测 运行维护
  • 简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在倾斜井巷内安设跑车防护装置。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者区段的阻车器。在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设置能够防止未连挂的车辆继续往下跑车的挡车栏。MT933-2005跑车防护装置技术条件要求跑车防护装置应具备监控功能、执行功能、挡车功能、缓冲功能。太平煤矿对通过对矿井三条斜井提升材料道安装了斜井跑车防护装置及智能监控系统,解决了自制柔性挡车栏无法满足规程及标准要求的问题。

  • 标签: 斜坡跑车防护监测
  • 简介:摘要自动洗浴机器人是适合家用与医用环境、面向老年或残疾人群、具有智能洗澡、洗发、干身、按摩康复等功能的一种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由于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身体机能一般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有所降低,洗浴时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在自动洗浴机器人对人体进行洗浴的过程中,监测入浴者的生命体征十分必要。据报道,人体血压是最容易受到洗浴环境影响而发生波动的生命体征之一,故本文基于脉搏波的连续血压测量理论,研制了一套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可实现人体血压的连续实时监测,相对于传统的血压测量方式,更适用于人体在洗浴时的血压监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冲洗装置在膀胱冲洗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7例膀胱冲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器注射器进行膀胱冲洗,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冲洗装置进行膀胱冲洗,对照两组方法对湿床、尿管损伤、喷溅,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膀胱冲洗效果无差异性,改良的冲洗装置有效减少对导尿管的损坏。且柔性端盖能够固定针头,避免针头晃动与滑脱,避免湿床,有效避免注射器注入的冲洗液喷溅。结论改良的冲洗装置减少湿床、尿管损伤发生,操作时不会引起评价,简便实用,易于推广。

  • 标签: 冲洗装置 膀胱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量设定微调式输液器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量设定微调式输液器直接滴入湿化气道的方法,对人工气道病人进行护理,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自从我院使用流量设定微调式输液器以来,护士都能短时间内掌握此操作技术,湿化满意度明显提高,降低气道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气道湿化? ?流量设定微调式输液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导管与导丝对接的辅助装置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过程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的病例307例,其中使用新型导管与导丝对接的辅助装置患者(A组)137例,未使用该装置患者为对照组(B组)130例,评价两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射线暴露量、导丝通过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相比,操作时间及透视时间更短(P<0.05),射线暴露剂量更低(P<0.05);组间并发症及导丝通过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新型导管与导丝对接的辅助装置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减少操作时间、透视时间及射线暴露剂量体现出明显优势。

  • 标签: 新型导管与导丝对接的辅助装置 冠脉造影 冠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开放性骨折快速外固定系统。方法:对传统的外部固定框架螺钉的改进以及连接杆设计的改进,促进了手拧紧螺钉自攻螺钉的外部固定框架设备的发展。结果:外固定架易于安装操作,可用于紧急情况下的临时固定,例如战争伤亡地震。结论:这种新型的外部固定装置设计概念可满足在紧急情况下临时开放性下肢受伤的固定要求,提高下肢保肢率,以免再次损伤。

  • 标签: 外固定架 骨折 战伤
  • 简介:背景:不锈钢TenoFix肌腱修复装置的生物力学特性较缝合修复有所改善.并在狗模型中有很好的相容性。本文的目的是在临床上对TenoFix修复与缝合修复作比较。方法:67例单纯Ⅱ区屈肌腱损伤随机地用TenoFix修复或4股交叉缝合修复。共85个损伤指:34个指用TenoFix,51个指作对照.采用改良Kleinert康复技术,术后4周开始主动屈指。术后6个月由肓测检查者测定患者的手指活动范围.臂、肩、手的伤残(DASH)记分,捏力,握力口诉的疼痛记分以及评价肿胀神经系统恢复。经常间断地监测包括装置的移动断裂等不良结果。结果:51指缝合修复中有9指肌腱断裂,而TenoFix修复中无一指肌腱断裂(p〈0.01)。断裂的9指中5指因抵抗医疗装置的活动而造成。组间的活动范围,DASH记分、捏力、握力、肿胀或神经系统恢复差异无显著性。TenoFix组疼痛肿胀的消退比对照组稍慢。患者在6个月随访时,24例TenoFix修复中16例27例对照修复组中19例结果为优良。1例TenoFix装置移动被挤出,继发伤口感染。总的85指手术中,4指肌腱粗细不适合于用所提供的装置,9指被认为暴露不适当而无法置入锚。结论:如肌腱粗细暴露满意,用TenoFix修复屈肌腱损伤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用TenoFix作肌腱修复,其肌腱断裂率较低而功能结果相似,特别适用于对康复方案不配合者。

  • 标签: Ⅱ区屈肌腱损伤 肌腱修复 医疗装置 临床试验 随机 多中心
  • 简介:X线尿道造影是特殊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尿道疾病的常用方法。传统男性X线尿道造影操作过程是请患者脱去裤子,暴露下半身,待医生从尿道口注入对比剂后,需要患者自己用手捏住尿道口,进行阴茎摆位,在造影时会产生手的影像与尿道重叠现象,影响图像质量,不便于图像观察。

  • 标签: X线尿道造影 男性 影像学检查 应用 设计 装置
  • 简介:摘要自制皮肤药敏试验保护判定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体会。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科将自制皮肤药敏试验保护判定装置应用于临床,共108例患者,均收到满意效果。自制皮肤药敏试验保护判定装置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更好保护试敏部位并客观判定试敏结果。

  • 标签: 皮肤药敏试验 保护 判定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可连续多次测量腹腔内压力(腹内压)的装置,并评估该装置在腹膜透析(腹透)患儿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设计的腹内压测量装置采用三通装置连接腹透外接管、带刻度的玻璃管及双联腹透液袋,通过转动三通装置实现腹透液的定量注入腹内压的测量。测量在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测量不同灌入量下的腹内压。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腹透治疗且透析龄>1个月的患儿,收集入选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记录测量过程患儿的主诉、体征、有无腹透导管污染、腹内压测量后压力相关并发症及感染情况,随访腹透患儿腹内压测量后3个月的结局。采用散点图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灌注量与腹内压的相关性。结果9例接受自动化腹透治疗的患儿入选本研究,年龄(8.4±4.7)岁,体表面积(0.84±0.29)m2。9例患儿灌注量为1 000 ml/m2时的腹内压为(12.6±1.9)cmH2O(1 cmH2O=0.098 kPa),灌注量1 200 ml/m2时的腹内压为(13.8±1.9)cmH2O。测量装置安全可行,测量过程中未发生过导管污染,住院期间所有患儿未发生腹膜炎。随访3个月,除1例患儿因脐疝转血液透析外,其余患儿未出现压力相关并发症。结论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过程安全,可实现无创连续性测量腹内压,对腹透患儿临床透析处方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腔 压力 儿童 设备设计 可行性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环保部2015年《关于编制“十三五”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方案的通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吉林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吉林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吉林省2015年度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及上级部分的要求,发电厂需执行超低排放,即NOx排放浓度<50mg/Nm3、烟尘排放浓度<10mg/Nm3、SO2排放浓度<35mg/Nm33的排放标准,本文主要阐述大唐长山热电厂1号机组(660MW)超低排放脱硫装置改造情况。

  • 标签: 超低排放 排放浓度 吸收塔 SO2
  • 作者: 李益行 张勇 吉琳 吝怡 樊茜 刘培楠 赵旭燕 武洋 马锋 吕毅 严小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外科与再生医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710061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自行研发设计的腔镜磁锚定装置辅助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的可行性。方法以6只健康Beagle犬为动物模型,全身麻醉后实施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以磁锚定装置来替代肺钳,完成肺叶的牵拉暴露。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者对磁锚定牵拉装置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的评价。结果6只Beagle犬在磁锚定装置的辅助下,成功完成了肺楔形切除,术中借助磁锚定装置可完全替代肺钳的暴露功能,有效消除了术中单孔胸腔镜操作时器械之间的"筷子效应"。磁锚定装置能够为手术提供足够的牵拉力,术野暴露清晰。术中未出现组织损伤、锚定抓钳滑脱等现象。手术时间(22.67±3.25)min(18~26 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10 ml。术后实验动物存活良好。结论磁锚定装置用于胸腔镜肺楔形切除安全有效,可消除操作器械间的相互干扰,具备临床应用潜力。

  • 标签: 磁锚定技术 胸腔镜 肺楔形切除 磁外科 比格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