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运载市场需求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泵压式双组元可贮存推进剂发动机,用于一次使用运载器的上面级。本文介绍了大西洋研究公司和空气喷气公司共同为洛克希德一马丁宇航公司研制的阿金纳2000发动机,其推力为67kN。目前阿金纳2000发动机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严格的试验,原型发动机予98年底顺利通过了60s的鉴定试验。本文介绍了阿金纳2000发动机系统和主要组件的设计状态,喷注器和燃烧室水试校准结果及各种热试车系列的试验结果。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热试车 水流试验 设计参数
  • 简介:介绍一种运用数字电路设计时基系统的原理和方法.这种时基系统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中给模拟记录设备(光线示波器、磁记录器等)提供时间基准和历程信号.本文介绍的时基系统具有输出路数多、驱动能力强、时间精度及可靠性高、分析判读方便等优点.文中着重阐述设计原理和方法,对关键电路给出设计原理电路图.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地面试验 时基系统
  • 简介:商业及科研应用的小型卫星需要费用低的推进子系统。一般而言,这类推进系统仅用于通过反作用飞轮来完成轨道嵌入、轨道控制及姿态控制的飞行任务。这就允许贮箱采用简化的推进剂管理装置(PMD)。本文介绍这种推进剂管理装置的设计及研制方法。推进剂贮箱应该是具有较低费用的装置。它是利用叶片作为推进剂管理装置的全焊接钛结构,贮存30kg肼(N2H4)。这种推进剂管理装置没有活动件,毛细功能组件较少,因此,它能够确保贮箱重量轻,结构简单和费用较低。在低重力和推力室连续工作产生的低加速度条件下,这种叶片式表面张力贮箱能够提供所需要的不含气泡的推进剂。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叶片式管理装置,它的关键之处是性能及动态特性。由于重力作用,这种管理装置的主要困难是不能在地面进行试验。因此,必须通过模型及低重力试验来验证。建立稳态及瞬态模型,有助于模拟贮箱在不同流量及推力室工作产生的加速度、瞬态过程时的排液情况。依据相似准则,用中性浮力试验来模拟低重力环境。这种试验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时间限制,所以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排液过程。模拟件设计要考虑模拟液与模拟件的接触角代表了氮/肼/钛的接触角。所有的分析及试验圆满完成,证明这种推进剂营理装置具有满意的性能。

  • 标签: 表面张力贮箱 推进剂管理装置
  • 简介:在高空、低速、低雷诺数下,进行具有较强抗分离能力的新叶型研究,探索叶型设计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并发展相应的低雷诺数压气机叶片二维设计技术是十分关键的。本文进行了低雷诺数条件下二维压气机叶栅流场计算与对比,在探索高空、低速、低雷诺数对压气机叶型性能影响的基础上,以发展适应低雷诺数流动的、具有较强抗分离能力的新叶型为最终目标,进行叶型设计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探索,为最终突破低雷诺数下叶型设计的关键技术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并为三维叶片优化造型打下了基础。

  • 标签: 风扇/压气机 低雷诺数 叶型设计 流场计算
  • 简介:应用反复迭代的思想,建立了一套起落架总体布局参数的设计方法,并在已有型号进行了设计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起落架 总体布局 迭代算法
  • 简介:简述了翼型设计的基本方法,针对翼型设计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格子-波尔兹曼方法在直升机翼型设计中应用的思路。从基本原理和特性上介绍了格子-波尔兹曼方法,以典型翼型为算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经数值模拟表明格子-波尔兹曼方法在翼型计算时具有良好的精度,与传统CFD方法相比,计算过程中并行加速性更为明显,适用于大规模并行计算。其网格处理简单,程序编创简洁,能有效地提高直升机翼型设计效率。

  • 标签: 直升机 翼型设计 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 简介:在振动疲劳试验中,试验夹具应尽可能模拟试验件实际安装情况,且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其在试验中不首先发生破坏,使试验可以顺利进行。针对典型连接试验件要求考核部位的特殊性,提出了简支结构的夹具设计,即约束试验件三个方向的平动及两个方向的转动,只允许试验件绕一个方向转动。这种简支结构夹具设计方法在有限元软件和模态试验中进行了验证和考核后,在正式试验中成功应用,顺利完成了试验任务,为后续试验夹具设计开拓了一种新思路。

  • 标签: 振动疲劳试验 夹具设计 简支结构
  • 简介:文章介绍了基于Delphi的复合材料结构细节强度分析软件的设计过程,并以如何确定某材料层压板最适用的强度计算方法为例总结了软件的应用。软件共设计了5个模块,分别是:层压板强度刚度计算模块、层压板冲击后压缩强度计算模块、层压板开孔拉压强度计算模块、层压板稳定性计算模块和材料数据库管理模块。软件各个模块分别集成了《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手册》里强度刚度、损伤容限、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计算方法,可以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许用值的确定提供参考,提高结构设计的效率。

  • 标签: DELPHI 复合材料 结构强度 分析软件
  • 简介:复合材料波纹梁作为吸能元件,应用到直升机抗坠毁设计中,由于其在直升机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复合材料波纹梁结构元件的研究在提高直升机抗坠毁性能方面仍是一个重点。从材料特性、波纹梁结构尺寸、薄弱环节的设置以及铺层对吸能的影响等角度出发,阐述了波纹梁结构元件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之初需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分析了诱角设置、铺层等对提高比吸能能力的贡献。

  • 标签: 直升机 抗坠毁设计 复合材料 波纹梁
  • 简介:用热丝,高频压力探针等手段详细测量了单级压气机设计状态下转子出口及下游的三维紊流流场。测量结果表明,设计状态转子出口高阻滞,高损失和高水平紊流脉动的主要发生在叶尖通道中部,尾迹和叶根吸力面角区,轴向,切向和径向紊流脉动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但径向紊流水平最高。在下游,泄漏涡更加远离吸力面,并向压力面,低叶高方向扩散,旋涡强度减弱,转子尾迹变宽,径向流动明显的减弱,径向紊流强度显著减小,旋涡是造成压气机内流动噪声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压气机 流场 紊流 附面层 旋涡 转子出口
  • 简介:针对无人直升机抗风性能不足的问题,将自抗扰控制方法应用于无人直升机位置控制律,该位置控制律在常规内外回路控制架构的基础上,外回路采用非线性反馈,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进行动态扰动补偿。此文详细阐述了设计方法和工程应用问题。半物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具有较强的抗扰动性,位置控制精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无人直升机 自抗扰 位置控制
  • 简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发动机实验室(NASA/JPL)飞往土星的凯瑟林飞行器将于1997年10月发射,利用4年时间到达行星轨道,然后于2004年抵达土星表面。该飞行器主推力矢量及姿态的控制由凯瑟林推进组件子系统(C—PMS)提供。此系统将使用大量军用高温常闭阀(NC)以完成未来11年持续飞行(MMD)的艰巨重任。这种高温阀应具备在未接到动作指令时,一直可使流动介质隔开的功能;而一旦打开,该阀应不妨碍介质流通且可防止内部介质泄满至阀外。为使外泄漏量满足飞行器行星飞行任务的要求,在仿Viking设计基础上对设计细节加以改进。本文提供的就是经过质量鉴定的设计解决办法;另外,它还提供了一种对作动后检漏的先进技术,此技术可更好地用来测试阀体内主要金属对金属间的气体内泄漏.

  • 标签: 高温常闭阀 电爆管 检漏
  • 简介:直升机电传飞控系统的供电及配电方案是其实现功能、提高安全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结合某项目的电传飞控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负载的、可故障隔离的供电和配电系统多余度重构供电子系统方案。飞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保障某型机电传飞控系统正常可靠地工作。

  • 标签: 电传飞控系统 飞控交流发电机 蓄电池 TRU
  • 简介: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倾转旋翼、机身及尾面组合模型风洞试验进行了试验设计,根据试验任务书进行需求分析,对组合模型及协调运动结构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机翼和平垂尾测力、测压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悬停和过渡状态PIV布局进行了规划,最后给出了部分典型的试验结果。

  • 标签: 倾转旋翼 系统工程 组合模型 试验设计
  • 简介:BR700系列发动机的10级高压压气机设计具有典型的民机构型,同时具有自身的特征。转子一分为二,前6级钛合金盘鼓采用电子束焊接成组件,后4级盘鼓与后鼓筒轴采用高温合金焊接成组件。前机匣为水平对开结构,后机匣为双层结构。叶片设计采用了带飞翼防泄漏结构的周向燕尾榫头转子叶片,及悬臂静叶。通过对BR700系列发动机研制及其高压压气机设计历程的介绍和高压压气机结构的解析,可加深对国外高压压气机结构设计技术的了解和吸收,促进国内结构设计技术发展,助推国内大发动机研制。

  • 标签: BR700系列 航空发动机 高压压气机 结构特征 转子组件 减涡器
  • 简介:在严峻的竞争形势下,欧洲的飞机工业要求降低开发和使用成本。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加大了对复合材料加筋结构后屈曲设计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在第五、第六和第七框架计划下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项目。本文着重介绍POSICOSS、COCOMAT、DESICOS等项目的研究、目标、工作描述及成果,理出了欧洲未来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后屈曲分析的新概念,并指出了这些项目带给我们的启示。

  • 标签: 欧盟 后屈曲分析 复合材料 加筋板
  • 简介: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元件的频率自适应动力吸振器,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弹性元件的刚度,实现了频率在线可调,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其振动控制频段。为了验证吸振器的振动控制效果,选取典型飞机壁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频率自适应动力吸振的设计可行有效,在其设计频率处能有效的控制壁板振动,大大提高了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压电元件 变刚度 动力吸振器 振动控制
  • 简介:建立了某型直升机的小扰动运动方程,并将该模型分解为纵向模型和侧向模型,提出了前飞控制律应达到的稳态指标。以该型直升机为被控对象,采用输出反馈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技术设计了前飞控制律。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控制律能够较好地实现直升机的前飞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直升机小扰动方程 前飞控制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数字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