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温度是影响水蜜桃保鲜效果重要因素,低温贮藏常常引起水蜜桃冷害出现,冷害程度取决于果实成熟程度和类型.本文重点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温度对水蜜桃保鲜影响,简单介绍了水蜜桃采后生理特性、果实性状和常见致病菌,并对水蜜桃保鲜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温度 水蜜桃 保鲜效果 冷害 贮藏 采后生理特性
  • 简介:详细讨论了冰淇淋低能量化过程中必须解决技术难题,以及相应配方与工艺.指出为降低冰淇淋能量,必须降低其配料中脂肪和蔗糖含量;如何去除和代替脂肪,是开发低能量冰淇淋关键.

  • 标签: 低能量 冰淇淋 脂肪 配方 工艺
  • 简介:大多数速冻蔬菜必须经过热汤处理以保证其在冻藏期间质量稳定性。但是热烫易引起蔬菜色、香、味和质地变化。目前蔬菜热烫终点以过氧化物酶作为指示剂来确定。有关研究表明,以过氧化物酶指示剂会导致某些蔬菜热烫过度,因此必须寻找对这蔬菜更合适酶作为指示剂,以便优化热烫处理。在速冻蔬菜热烫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和水,有一种热烫-冷却组合器可较好地解决蔬菜热烫过程节能、节水问题。

  • 标签: 速冻蔬菜 过氧化物酶 脂肪氧合酶 脂酶 过氧化氢酶 热烫
  • 简介:研究了杨梅速冻不同工艺过程。原料采收、拣选后直接快速冻结可较好地保持鲜果特有的风味。

  • 标签: 杨梅 速冻 工艺
  • 简介:本文介绍了乳酸链球菌素(Nisin)分子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抗菌机理研究进展;综述了乳酸链球菌素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乳酸链球菌素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乳酸链球菌素 分子结构 抗菌机理 食品工业 应用前景
  • 简介:甲壳质(chitin)是许多低等动物,特别是虾、蟹和昆虫等外壳重要成分,同时它也存在于低等植物,如菌、藻类细胞壁中,分布广泛。据研究资料统计,自然界中每年生产甲壳质约100亿t,在天然聚合物中甲壳质存储量占第二位,仅次于纤维素,远远超过其它氨基多糖,是一种丰富自然资源。

  • 标签: 甲壳质 壳聚糖 结构 性质 应用 制备方法
  • 简介:霉变甘蔗中毒是一种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急性疾病,可致患者死亡或终生残疾。刘兴玠、胡文娟等研究证实,本病为节菱孢代谢产物3-硝基丙酸(3-N-PA)所致。此类中毒自1972年以来,国内报导较多。但在内蒙较为罕见。1991年3月12日,通辽市孔家乡前新艾力村发生一起因食用霉变甘蔗引起中毒,在我盟属首次发现,进食三名儿童全部发病。我们对此进行了中毒样品病原菌分离、毒索测定等

  • 标签: 霉变甘蔗中毒 终生残疾 新艾力 病原菌分离 中枢神经系统 硝基丙酸
  • 简介:中国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从1980年至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充分表明了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益重要.

  • 标签: 中国 食品工业 1980-2000年 行业发展 市场化 国际化
  • 简介:主要研究了丙酸菌高产丙酸固定化方法。采取吸附一包埋结合法,先以麸皮进行吸附,再用海藻酸钠一聚乙烯醇进行包埋方法来制备固定化细胞。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丙酸菌高产丙酸固定化条件:菌液与麸皮比例为5mL:0.6g,吸附时间为15min,包埋剂选用30g/L海藻酸钠和30g/L聚乙烯醇混合物。此条件下,固定化丙酸菌Pf007,包埋效率达到96.65%,发酵丙酸产量可以达到5.05g/L,比游离丙酸杆菌Pf007丙酸产量(2.17g/L)提高133%。

  • 标签: 丙酸菌 固定化 载体 丙酸
  • 简介:从谷物杂粮与国民经济健康着手,提出了谷物饮料开发必要性,以具体谷物饮料开发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谷物饮料将是未来饮料发展新机遇。

  • 标签: 谷物杂粮 开发谷物饮料 新机遇
  • 简介:为了保证二氧化氯在食品加工中使用安全,对某公司违规将二氧化氯消毒剂当作食品防腐剂加入直接入口食品中违法案进行了查处.对二氧化氯消毒剂和二氧化氯食品添加剂进行了分析.就二氧化氯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如何监督管理提出了建议.

  • 标签: 食品行业 监督管理 公司 违规 保证 查处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暴露下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中CYP2E1依赖毒性作用和氧化损伤.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以25~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9h及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检测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含量,并研究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天冬氨酸转胺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释放量及肝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释放增加,并呈明显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在100mmol/L乙醇作用下,AST和MDA明显升高,在0~24h内呈明显时间效应关系,而GSH含量在6h后明显降低.结论100mmol/L乙醇急性暴露可导致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明显氧化损伤,这种损伤与CYP2E1活性变化直接相关.

  • 标签: 酒精 人原代培养肝细胞 氧化损伤 CYP 2E1 毒性作用
  • 简介:本文用DPPH法及Na2S2O3-I2滴定法测定了秦皮提取物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秦皮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油除活性最强,乙酸乙酯提取物次之,正已烷提取物活性最弱。秦皮95%乙醇粗提物对猪油抗氧化性最强,其抗氧化作用随提取物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强。柠檬酸、蛋氨酸、抗坏血酸对其抗氧化性有协同增效作用,特别是抗坏血酸、生育酚与提取物复酸,抗氧增效作用更加显著,复合物抗氧化性优于茶多酚。

  • 标签: 秦皮 抗氧化作用 协同作用 中草药 天然抗氧化剂 油脂食品
  • 简介:L-抗坏血酸作为一种安全高效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然而L-抗坏血酸有稳定性不佳、脂溶性较差等缺点。本文以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对L-抗坏血酸进行分子修饰,合成了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后,确认为目标产物。反应条件为:马来酸酐和甲醇摩尔比1∶1,60℃保温反应2.5h得马来酸单甲酯;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单甲酯在摩尔比2.5∶1条件下,25℃-26℃反应32h得产物。实验表明:本产物保留了L-抗坏血酸高效抗氧化性能,进一步对其抗细菌、酵母和霉菌效果进行研究,生长曲线测定可以表明产物有较广抗菌谱系,对细菌、酵母和霉菌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显著降低它们最终生长量,而且效果优于常用防腐剂山梨酸钾,是一种有潜力食品添加剂。

  • 标签: L-抗坏血酸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 抑菌活性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