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批准登记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的农药产品97.5%吲唑磺菌胺原药及18%悬浮,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这是吲唑磺菌胺在我国的首次登记,登记有效期至2017年3月16日。吲唑磺菌胺是日本日产化学公司开发的三唑磺酰胺类杀菌,其为触杀型杀菌,作用机理是结合到细胞色素复合物bcl上的Qi位点,从而抑制真菌呼吸及孢子的萌发。

  • 标签: 农药产品 化学工业 磺菌胺 悬浮剂 吲唑 日产
  • 简介: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05年从云南、贵州、山东烟区病株上分离到的38个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dehaanvar.nicotianaeWaterhouse菌株对两种保护性杀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百菌清(B)对各参试菌株的EC50值在2.33~49.47μg/mL之间,平均值为9.35(±2.77)μg/mL;代森锰锌(z)对各参试菌株的EC50值在3.51~82.05μg/mL之间,平均值为10.59(±4.06)μg/mL。B及Z对除XR001外的37个菌株的EC50值分别呈连续的双峰(主峰明显)和单峰频次分布;B对构成敏感性正态频次分布主峰的30个菌株的EC50均值5.99(±0.78)μg/mL和Z对组成连续敏感性正态频次分布的37个菌株的EC50均值8.66(±1.09)μg/mL可分别作为烟草黑胫病菌对B及Z的敏感性基线。

  • 标签: 烟草黑胫病菌 保护性杀菌剂 百菌清 代森锰锌 敏感性基线
  • 简介:大量相同作用方式杀虫的使用导致害虫对同类化学品产生抗性,害虫抗性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截止2014年,最新数据显示,586种害虫已经对五种杀虫性状、325种杀虫产生抗性。

  • 标签: 杀虫剂 巴斯夫 害虫抗性 上市 产品 全球性问题
  • 简介:2010年12月15日,受浙江省科技厅委托,浙江工业大学组织专家对由浙江工业大学农药研究所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具光活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炔草酯的工程开发"进行了验收。该项目以(R)-2-(4-羟基苯氧基)丙酸、

  • 标签: 羟基苯氧基 炔草酯 除草剂 光活性 丙酸 开发
  • 简介: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大豆调节80%胺鲜酯·甲哌翁粉剂中试及应用示范”通过了教育部验收。“大豆调节80%胺鲜酯·甲哌翁粉剂中试及应用示范”项目完成了大豆专用调节生产工艺改进、大田应用技术建立与示范。80%胺鲜酯·甲哌鳓粉剂产品已获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产品标准获省级技术监督部门备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新产品生产工艺完全熟化,节能降耗50%以上。建成的生产线具备500吨的年产能力,产品初步实现产业化。经多点示范控制大豆生长、防倒伏、增产等效果稳定,应用技术成熟。生产销售产品55吨,实现产值950万元、利税95万元,新增就业35人,

  • 标签: 大田应用 大豆生长 调节剂 示范 粉剂 中试
  • 简介:为了解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影响,探索建立我国农药对家蚕的慢性毒性试验及评价方法体系,以3种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杀虫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氟铃脲为代表药剂,针对家蚕进行了给药阶段、给药剂量及评价指标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慢性毒性试验中的给药阶段以2~3龄期为宜;给药剂量可为其急性毒性96h-LC50值的1/50、1/100、1/200、1/400和1/800;主要评价指标应为结茧率。

  • 标签: 家蚕 高效氯氟氰菊酯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氟铃脲 慢性毒性 评价方法
  •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可引起杨树炭疽病的59株胶孢炭疽菌和4株炭疽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三唑酮4种杀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9株胶孢炭疽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三唑酮的EC_(50)值范围分别在0.0371-0.1301、0.1025-1.680、0.0691-1.917及3.053-38.59μg/mL之间,平均EC_(50)值分别为(0.0664±0.0131)、(0.3741±0.2548)、(0.6812±0.4421)和(19.82±6.200)μg/mL。胶孢炭疽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表明尚未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群体;而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现双峰,表明已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群体。4株炭疽菌对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三唑酮的最小EC_(50)值和最大EC_(50)值分别相差1.33、13.19、13.66和2.14倍,其中菌株Ca-4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EC_(50)值均大于4μg/mL。不同寄主来源的胶孢炭疽菌对同种杀菌的敏感性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s秩相关分析表明,胶孢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的敏感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ρ=0.6655,P〈0.0001),对戊唑醇和三唑酮的敏感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ρ=0.4896,P〈0.0001),其余杀菌之间则均无相关性(P〉0.05)。研究结果对合理使用杀菌防治杨树炭疽病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杨树炭疽病 胶孢炭疽菌 炭疽菌 多菌灵 C-14α-脱甲基酶抑制剂(DMIs)
  • 简介:采用“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和“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方法,以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大型潘、斑马鱼、意大利蜜蜂以及家蚕为受试生物,测定了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和200g/L溴氰虫酰胺悬浮3种双酰胺类杀虫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3种药剂对赤子爱胜蚓、非洲爪蟾、斜生栅藻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均为低毒,但对大型潘的48h—EC50值分别为1.51×10^-2、2.58×10^-3、7.63×10^-2mg/L,对家蚕的96h—LC50值分别为6.11×10^-2、0.12和0.30mg/L,均为剧毒;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意大利蜜蜂为低毒,但溴氰虫酰胺对其的48h经口LC50值和接触LD50值分别为2.90mg/L和3.71×10^-2μg/bee,均为高毒。研究表明,虽然双酰胺类杀虫对多数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但在水体环境和桑蚕区以及作物开花期仍需谨慎使用。

  • 标签: 氟虫双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溴氰虫酰胺 非靶标生物 急性毒性
  •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三唑类杀菌和4种其他杀菌抑制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菌丝生长的毒力,同时测定了其对菌核形成及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最低,EC轴值为65.75μg/mL;己唑醇和戊唑醇的抑制活性较高,EC50值分别为0.09和0.16μg/mL,毒力分别是甲基硫菌灵的763.7和423.4倍;其次是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毒力是甲基硫菌灵的137.3-286.6倍;再次为三唑酮,毒力仅为甲基硫菌灵的20.6倍;腐霉利、菌毒清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较低,EC50值均大于10μg/mL。在EC50值浓度下,所有供试药剂对菌核形成及其数量均没有影响,但三唑类杀菌对菌核单重影响较大,各处理所形成的菌核单重降低率均在70%以上;而当药剂浓度在10μg/mL以下时,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对菌核萌发均没有影响。

  • 标签: 三唑类杀菌剂 黄瓜菌核病菌 菌丝生长 菌核形成 毒力
  • 简介:实验室接种条件下比较了6种杀菌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引起的番茄猝倒病的控制作用,室内测定了其对致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释放游动孢子3种不同菌态的毒力.结果表明:在对番茄安全的剂量下进行土壤处理时,噁霉灵、稻瘟灵对番茄猝倒病的防效为80%~90%,霜霉威和代森锰锌的防效为60%~70%,甲霜灵和异菌脲的防效在50%左右;供试杀菌浸种处理对番茄猝倒病的防效都较低,均在60%以下.甲霜灵对致病菌菌丝生长、孢子囊形成、释放游动孢子的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0.304、0.742和2.725mg/L;噁霉灵、稻瘟灵对致病菌孢子囊形成的毒力较高,EC50值分别为0.875和2.888mg/L,但对菌丝生长和释放游动孢子的EC50值均在20mg/L以上;代森锰锌的毒力中等,对3种菌态的EC50值分别为3.402、10.243和23.561mg/L;霜霉威和异菌脲对病原菌3种不同菌体形态的毒力都较低,EC50>100mg/L.

  • 标签: 杀菌剂 辣椒疫霉菌 防效 毒力
  • 简介:12月20日,陶氏益农携两大杀虫产品斯品诺珈、爱收乐珈亮相第24届浙江省植保大会,同时透露2017年陶氏益农将为大家带来革命性水田除草——灵斯科珈系列。2016年,在省植保站和各县市植保站的大力支持下,陶氏益农团队携手植保站在温州、瑞安等地开展斯品诺瑚联合示范实验,探索适用本地的用药技术,首年上市即帮助40万亩次的水稻田解决了抗性二化螟问题。

  • 标签: 水田除草剂 浙江省 TM 植保站 用药技术 杀虫剂
  • 简介:为筛选防治农业新发害虫双委夜蛾Athetisdissimilis(Hampson)的有效药剂,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其不同龄期幼虫对8类18种常用杀虫的敏感性,并观察了幼虫对不同药剂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3~6龄双委夜蛾幼虫对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较高,LC_(50)值为0.1381~27.40mg/L;3龄及4龄幼虫对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啶脲、茚虫威和虫螨腈敏感性较高,LC_(50)值小于22.63mg/L,而5龄和6龄幼虫对上述药剂的敏感性均有所降低,LC_(50)值大于38.13mg/L;各龄期幼虫对甲基嘧啶磷、灭幼脲及新烟碱类杀虫的敏感性均较低,LC_(50)值大于40.83mg/L。双委夜蛾幼虫对不同类别杀虫的中毒症状存在差异,其中,经有机磷类、新烟碱类、吡咯类及齅二嗪类杀虫处理后,幼虫表现为体表干燥、体壁皱缩;而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处理后幼虫表现为体壁柔软、充满体液。就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而言,推荐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可用于双委夜蛾的应急防治。

  • 标签: 双委夜蛾 杀虫剂 敏感性 中毒症状
  • 简介:受浙江省科技厅委托,湖州市科技局于2006年1月14日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对由长兴第一化工有限公司承担的《50%莠灭净悬浮》和《40%乙·扑悬乳剂》省级火矩计划项目进行验收。

  • 标签: 悬浮剂 莠灭净 悬乳剂 浙江省 项目验收 省级
  • 简介:唑啉草酯,英文名Pinoxaden,属于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造成脂肪酸合成受阻,进而导致细胞生长分裂受阻,杂草植株死亡,具有内吸传导性。该产品主要用于谷物田,苗后除草,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有效成分的用量在30~60g/hm2。

  • 标签: 苗后除草剂 吡唑啉类 乙酰辅酶A羧化酶 禾本科杂草 市场 开发
  • 简介:有机磷类杀虫对水域的污染已经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该类农药的分子结构特征决定了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而对动物产生神经毒性,但仅此还不能解释此类杀虫暴露对动物机体所产生的多种毒性效应。大量研究表明,有机磷类杀虫除通过对AChE的干扰而对非靶标水生动物机体产生神经毒性并导致其行为异常外,还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EEDs)对动物的生殖、发育和内分泌产生干扰作用,诱发机体的氧化应激过程、造成DNA损伤、导致遗传毒性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多种毒性效应。文章综述了有机磷类杀虫暴露对不同水生动物个体及种群发育的毒性作用,包括对神经功能以及行为的影响,对内分泌、生殖和发育的干扰及对氧化应激、DNA损伤、遗传毒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尝试分析了此类杀虫对非靶标水生动物的毒性机制并对相关领域研究发展进行了思考。

  • 标签: 有机磷类杀虫剂 水生动物 毒性机制 靶标 研究进展
  • 简介:据统计,目前全球用于作物保护的农药品种共564个,其中2004--2009年5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的品种共122个,占21.63%。在这122个品种中,除草43个,占35.25%;杀虫34个,占27.67%;杀菌39个,占31.97%;其他类农药6个,占5.0%。

  • 标签: 农药品种 年均增长率 除草剂 销售额 作物保护 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