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21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血管性痴呆进行分组,其中A组109例为非血管性痴呆患者,B组110例为血管性痴呆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历进行比较。结果在一般资历方面,除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项组间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描结果显示,丘脑、枕叶、顶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其基底节、颞叶及额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年龄、工作、烟酒史、脑梗死等,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可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组,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略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后腹腔镜 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肾上腺肿瘤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护理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上腺肿瘤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的效果确切,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且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肾上肿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0例绝经前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内膜厚度及内膜血流,与当日或次日诊刮的内膜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结果子宫内膜厚度在生理改变,良性病变,癌及癌前病变三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以内膜厚度12mm为预测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临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2%、65.5%、83.6%、86.4%。结论阴道彩超可把内膜厚度12mm做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的临界值,但内膜形态、内部回声、边缘及内膜内血流对预测病变亦有诊断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围绝经期出血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对腹膜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56例腹膜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B超诊断结果于病理检查或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B超对腹膜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腹膜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数量最多,交界性肿瘤患者数量最少,肿瘤直径最大为57cm,肿瘤直径最小为6cm,24例患者肿瘤直径在20cm以上,17例患者肿瘤直径为10——20cm,15例患者肿瘤直径在10cm以下,肿瘤直径在10cm以上的患者,均对周围组织及器官造成压迫并导致其发生移位;B超检查结果显示良性肿瘤患者数量为20例,略少于病理检查或手术结果的21例,检出率分别为35.71%和37.50%;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或手术结果均显示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为33例,检出率均为58.92%;B超检查结果显示交界性肿瘤患者数量为3例,略多于病理检查或手术结果的2例,检出率分别为5.35%和3.57%,P均>0.05.结论在对腹膜肿瘤患者的诊断中,B超诊断的准确率虽然尚未达到100.00%,但是已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一般情况下能够应用其进行临床诊断,若B超不能够给予准确的诊断,则应及时给予患者病理诊断,以避免延误患者的进行治疗的最佳时间。

  • 标签: B超 腹膜后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内未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小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补体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IgA、IgM、IgG、G3b、G4),C3b、C4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情况。结果在急性期的观察组红细胞免疫状态各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儿在急性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分别为(1.06±0.12)、(0.72±0.18)、(7.23±1.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指标;实验组患儿在急性期CD3、CD4和CD4/CD8指标为(61.43±4.86)、(40.32±4.13)、(1.18±0.15),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并且有部分的B淋巴细胞失调,因此积极调节小儿免疫状态,对患儿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变化规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g3对胃癌患者化疗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人参皂甙Rg3,对照组单纯使用化疗。结果治疗结束治疗组髓系抑制性细胞CD11b+CD33+和CD3+CD8+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CD3+、CD3+CD4+、CD4/CD8明显上升。结论人参皂甙Rg3能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

  • 标签: 人参皂甙Rg3 T淋巴细胞亚群 髓系抑制性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侧入路的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效果与传统术式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263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1组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B1侧入路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A2侧入路股骨头节置换术。B2侧入路传统切口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患者术中情况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以比较种手术方式的差异。结果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还是实行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其术后引流量以及术中出血量都明显的低于传统切口的患者,并且其住院时间更短。结论实行侧入路的小切口方式治疗,无论是实行全髋关节置换还是股骨头置换,病人的术中损伤与术后恢复都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这提示小切口的髋关节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 小切口 股骨头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涂片复检的现状,分析血涂片复检在血细胞分析中的重要意义,增加检验人员对血涂片重要意义认识。方法对2016年1-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60例进行血细胞分析,对符合复检条件的进行血涂片复检。结果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中有23例(38.3%)的标本需要复检,其中15例(25%)存在各种细胞异常增多、出现5例原始粒细胞白血病、2例中晚幼粒细胞核左移及1例靶形红细胞病例等,经验证有重要临床意义。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自动检测分析,并不能很精确的检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血涂片复检则弥补这一不足。在进行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析之后,进行做血涂片复检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复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6年7月我院确诊的肝炎肝硬化患者137例(肝炎肝硬化组)及同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82例(酒精性肝硬化组),对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γ-谷氨酰转移酶(GG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G)、总胆红素(TBIL)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男性均占多数,酒精性肝硬化组男性比例(91.46%)高于肝炎肝硬化组(64.23%),女性比例(8.54%)低于肝炎肝硬化组(3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平均年龄(58.9±6.4)岁较酒精性肝硬化组(51.7±4.3)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比较(6.8±2.5)年比(5.9±2.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肝掌(24.09%)、蜘蛛痣(28.47%)、男性乳房发育(1.46%)及肝大(6.57%)的发生率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组(70.73%、80.49%、9.76%、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脾大(59.85%比62.20%)、黄疸(13.87%比13.41%)和腹水(80.29%比76.83%)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肝炎肝硬化组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组(139.4±47.9)U/L、(1.98±0.53)、(215.7±46.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G及TBIL比较(0.81±0.10)比(0.86±0.22)、(47.3±25.6)μmol/L比(49.4±27.3)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8.03%、29.20%)均高于酒精性肝硬化组(3.66%、9.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37.23%比43.90%)及肝性脑病(20.44%比26.83%)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炎后肝硬化 酒精性肝硬化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中风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留置胃管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吞咽功能分级与总体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的吞咽分级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风发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全面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风患者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1月在我院接受无痛分娩的85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无痛分娩后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更具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意义重点,可促进产妇及早排尿,最大程度避免产后尿潴留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无痛分娩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月800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并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护理,观察组增加术中保温护理。比较两组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护理满意度;术中肛温、手术结束肛温、术中出血、术后苏醒时间;手术结束时凝血功能情况;寒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肛温、手术结束肛温、术中出血、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凝血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寒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的影响大,可维持肛温稳定,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术中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腹部手术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置入宫内节育器所取得避孕效果,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02月20日—2017年02月20日于我院进行避孕的育龄妇女中盲选4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参照组200例应用TCu220节育器,验组200例行MCu220节育器,比较两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在脱落率、取出率、带器妊娠率、续用率的对比分析中,实验组脱落率、取出率、带器妊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续用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MCu220节育器进行避孕,可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优于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避孕 TCu220节育器 避孕 不良反应 MCu220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肿瘤化疗患者接受PICC置管之后比较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肿瘤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分析,所选取患者全部接受化疗治疗以及PICC置管操作,记录100例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情况,总结对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产生穿刺点渗血5例,发生几率为5.0%,产生穿刺点感染2例,发生几率为2.0%,产生静脉炎1例,发生几率为1.0%,产生导管堵塞1例,发生几率为1.0%,产生导管脱出1例,发生几率为1.0%,产生血栓形成1例,发生几率为1.0%。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在接受PICC置管期间一定会产生并发症,对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肿瘤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生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82例2015年于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无痛分娩后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在无痛分娩后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的尿潴留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的尿潴留发生几率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有较好的优点(P<0.05)。结论在经过无痛分娩的产妇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几率,可以有效的对尿潴留起到预防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生殖助孕先兆流产的护理干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行辅助生殖孕存在先兆流产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且对其护理前后的SAS与SDS评分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SAS与SDS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组内比较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足月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辅助生殖孕先兆流产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足月分娩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辅助生殖 先兆流产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化疗并发便秘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化疗,对并发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00例化疗并发便秘患者中,3天内恢复正常排便85例,4-5天内恢复正常排便15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结论肿瘤病人化疗并发便秘患者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在了解便秘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确保患者正常排便,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化疗 便秘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口腔炎的个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55例白血病化疗患者分为两组,常规对照组实施血液科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针对化疗口腔炎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对照组相比,个性化护理组口腔炎发生率为18.5%,溃疡愈合率为10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组护理满意率高达百分之百,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化学治疗白血病患者多发口腔炎,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案可降低口腔炎发生率,提高溃疡愈合率和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口腔炎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三倍稀释凝血指标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7例恶性肿瘤患者以及60例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围绕血液三倍稀释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PT、aPTT、Fbg等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液稀释三倍的凝血指标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PT aPTT Fbg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