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米司酮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别于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妇产科疾病患者中抽取7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甲、乙组,各36例。甲组采取基础性治疗,乙组采取米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的总治疗有效率94.44%高于甲组的总治疗有效率75.00%(P<0.05);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56%(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应用米司酮,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并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起预防作用,用药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产科疾病 米非司酮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将其分为常规组(n=50)和综合组(n=50),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结果与常规组患者比较,综合组患者血清IL-6、TNF-α及MMP-9水平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血清IL-6、TNF-α及MMP-9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奥美拉唑对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奥美拉唑,n=25)与对照组(实施法莫替丁,n=20),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止血效果,以及治疗效果的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止血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要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效果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的米司酮联用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终止妊娠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每12h口服25mg米司酮,共6次,于第4d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每12h1次,晨口服50mg米司酮,晚上口服25mg共2次,于第3d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的流产有效率和孕产物排出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完全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孕产物排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司酮联用米索前列醇具有较好的终止妊娠效果,观察组缩短用药时间,可以提高流产成功率。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索前列醇 米非司酮 终止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化护理干预策略对ICU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ICU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患者(2014年3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各50例,对比2组患者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ICU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患者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2.00%,均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ICU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00%,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气管插管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强化护理干预 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米司酮治疗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病例共56例,所有病例均经常规药物治疗且在使用米司酮进行治疗前行诊刮术,排除恶性病变。所有病例均在每日固定时间前后2小时内空腹服用米司酮一次,连续治疗15~60天。并在接受治疗前1天、停药后第1天及第30天通过B超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对于接受治疗大于30天的患者每隔30天进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子宫出血症状消失,平均2~6天。在接受治疗期间有4例患者出现经量少的月经来潮。在停止治疗的一个月内,有55例患者恢复月经,经量偏少或中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没有出现异常变化。结论使用米司酮对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明显,且治疗费用低,副作用少,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予以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治疗 顽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效果 良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小切口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在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接收的白内障患者60例(60只眼)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力水平。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手术前的视力水平和术后视力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之间的视力水平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和小切口超生乳化在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所以需要进行深层的的研究。

  • 标签: 超声乳化 小切口非超生乳化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米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包块消失平均时间和血HCG转阴平均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司酮在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上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66例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3例,给对照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服用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用米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75.76%)高于对照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5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司酮在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上的效果极佳。

  • 标签: 米非司酮 更年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
  • 简介:探讨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性别、年级差异,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从湖南省常德市某2所中学随机抽取304名学生,采用自我评价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中诚实可信赖自我这一维度上存在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P〈0.05),与父母关系自我这一维度在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情绪稳定性自我和与异性关系自我这2个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学业自我概念总分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父母温暖理解两因子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正相关(P〈0.01),父母拒绝否认和母亲严厉惩罚3个因子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呈负相关(P〈0.01)。父亲严厉惩罚对与同性关系自我、与异性关系自我呈负相关(P〈0.01)。由此可知,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相对均衡,且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 标签: 学生 自我概念 父母教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25例)行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25例)行胸腔镜手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早期小细胞肺癌,建议行胸腔镜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并发症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外侧延长L形切口的5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引起并发症的手术相关因素。结果切口并发症人数为12人,比例为24%,对其导致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吸烟史、糖尿病、脊柱骨折三大类情况,其中独立危险因素为脊柱骨折。结论对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其独立危险因素为为脊柱骨折,另外对于其他两类危险因素应在术前进行积极的控制。

  • 标签: 跟骨骨折 外侧延长L形 切口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开始实施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以实施前一年为对照组,以实施后一年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对比护理人员对上报不良护理事件的态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人员对上报不良护理事件的认知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落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手术室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通过对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进行探究,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采取随机选择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一年时间内所收治60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后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施以常规化疗,实验组则采取恩度联合化学施治,随后在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相同时间治疗后结果①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0%(21/30)明显优于对照组40%(12/30);②实验组患者诸如恶心呕吐、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本次对60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分析可知,相比于传统化疗施治,采取恩度联合化疗进行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治疗能够使其借助于前者所具有的协同作用而有效地提升治疗有效性,因而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恩度 联合化疗 不良反应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集束化护理是否能降低重症监护室计划性的拔管率进行实践探讨。方法随机抽选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收的120例患者,将12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ICU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经过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计划性拔管率有明显的下降,两组患者的计划性拔管率存在显著差异,由于P小于0.05,故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后,明显降低了ICU患者的计划性拔管率,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应用米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对96例孕10~14周同意终止妊娠的临床病例。结果71例完全流产,完全流产率为73.96%;23例不全流产;不全流产率为23.96%;2例流产失败,失败率为2.08%。出血量平均85ml,未见阴道大出血、剧烈腹痛、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过敏性休克、细菌感染、宫颈黏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出现5例胃肠道反应,8例一过性低热,未行任何处理均自行缓解。结论应用米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完全流产的成功率较高;对不全流产也起到软化宫颈,更好地为行钳刮清宫术做好准备,避免强硬扩张宫颈的损伤;而且口服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终止10~14周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共计25例,全部患者都应用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鼻窦镜检查来查看效果,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一年。结果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对患者的鼻塞、嗅觉障碍、鼻分泌物、面部疼痛等临床症状都进行相应的评分,评分都有降低的趋势,并且为逐次下降的态势,和手术前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手术后治愈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2%(23/25),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实施再次的手术之后,患者达到治愈,应用CT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有复发的情况。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手术对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窥镜手术 非侵袭性 霉菌性 鼻窦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时的治疗效果。方法108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对照组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对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8.1%(26/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3%(25/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于晚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均良好,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上更有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染色体整倍体异常采用MLPA技术快速检测价值。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择产前诊断标本224例,其中绒毛标本10例,脐带血标本70例,羊水标本144例。均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及MLPA检测。结果本次研究共选择224例产前诊断标本,经MLPA检测系统提示母血或69XXY污染的羊水2份,另2份羊水标本因具有的细胞量太少,实施检测后,DNA量太低,而不可对可信的结果获取。经细胞培养,再实施MLPA检测,上述4例样本为正常二倍体,在出具核型分析结果前,其他220份标本获得可信结果,并一致于细胞染色体核型所分析的相关结果,未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的情况,24h报告达98.2%临床符合率。采用MLPA进行检测,染色体整倍体异常标本14例,包括47XYY征1例,21-三体6例,13-三体1例,45X单体2例,18-三体4例。结论针对产前诊断中的胎儿染色体整倍体异常,采用MLPA技术进行快速诊断,获取的结果具较高准确性,且经济成本较低,通量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MLPA技术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应用改进的颈椎手术脊柱减压系统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8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均予以常规颈椎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研究组45例均予以改进的颈椎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治疗。结果两组颈棘旁肌肌电波幅牵引前、牵引中及牵引后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研究组牵引中、牵引后颈棘旁肌肌电波幅均明显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变椎间隙高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颈椎病患者应用改进的颈椎脊柱减压系统实施治疗,可以有效放松其颈部肌肉,拉开颈椎间隙,实现良好效果。

  • 标签: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 表面肌电图 椎间隙 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