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发挥质控组长在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方法成立消毒隔离、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手卫生执行管理五个质控小组并选定小组长,每周对供应室各项工作进行检查与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科室各项工作质量得到提高,2018年6月—2018年8月各项检查合格率分别为消毒隔离合格率96.6%、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合格率98.2%、安全管理合格率99%、物资管理合格率99.5%、手卫生执行合格率93.1%,科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结论成立质控小组发挥质控组长的带头作用,能提升质量管理效果,有利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供应室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小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中心药房口服摆药是医院药剂工作的重要环节,期间诸多环节出现问题,容易给临床用药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我院摆药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以此加强药品管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口服摆药 中心药房 现状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选取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过程中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对患者的观察,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比例为0.34%,明显低于同时期相关报道中的感染率(P<0.05)。结论通过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细节化工作方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医疗器械640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细节化护理,对照组未开展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器械检测合格率99.44%高于对照组86.94%,包装质量、清洗质量、灭菌质量及职业防护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采取细节化护理,通过细节化工作方式的运用,能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化工作方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模式对输液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的输液质量管理模式(对照组),发现管理效果不佳,并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实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模式(研究组),并将2组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及药物调配错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不合理处方检出率为6.00%,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药物调配差错率为3.0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模式对输液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可降低不合理处方的检出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调配差错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输液质量 用药调配中心 管理模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中心护士是血液透析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不仅承担了大量血液透析中心的治疗任务和繁重的血透监测护理工作、抢救工作以及患者管理工作和急诊任务,同时还要完成重症监护室(ICU)危重患者的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CRRT)任务。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血透护士不仅要具备独立工作能力,还需具备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护士在从事繁重体力消耗的同时,也承受着各种心理压力和各种有害因素的威胁。因此,明确血液透析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做好自身防护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减少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维护健康,更好的服务病人。

  • 标签: 身心健康 血液透析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护理,以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接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乳腺癌20例,肺癌25例,直肠癌20例,胰腺癌15例结果8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红肿,10例患者插管发生静脉炎,9例患者导管发生堵塞,3例患者出血穿刺点感染,2例患者有血栓形成,经过护理并发症都恢复良好,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日常维护,针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干预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置管后的宣教,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监护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输血科88名无偿献血者,针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献血反应给予不同的干预方式,观察组在监护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监护,对比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两组无偿献血者不良献血反应发生率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不良献血反应发生率降低更加明显,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监护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献血者出现不良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无偿献血者不良献血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学知识 应该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目标管理为核心,首先探讨了目标管理的内涵,指出目标管理包括目标设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持续改进四个方面,并提出在护理工作中目标管理应以建立岗位说明、激励制度、培训制度为前提。笔者通过消毒供应中心的例子说明目标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 标签: 目标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在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者实施健康体检路径优质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体检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体检路径优质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体检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事件例数、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和SDS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幅度、健康体检所需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5.1%,高于对照组的80.5%,组间差异显著(P<0.05);体检过程中仅发生1例纠纷事件,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和SDS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健康体检所需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在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者实施健康体检路径优质化护理干预,可以缩短体检全程所需时间,使体检者保持良好心态,减少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体检者对体检中心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体检中心 健康体检路径 优质化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3月,动态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肺结核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82.00%),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可以促进其不良心理的缓解,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肺结核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医院内部感染。方法选取近一个月使用的医疗器械2000件,送往供应室集中处理,选用科学的方法对器械进行清洗,最后对清洗消毒过的器械进行严格的检测。比较前后医疗器械的清洗度、光亮度、光洁灵活度、锈斑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表面清洁度、光亮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器械关节、齿纹上的血渍、污垢、锈斑少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管理,是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消毒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2月~2016年4月,多家医院择期进行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选患者44例,据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将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诱导、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对比不同时间段血清标志物水平。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CK-MB、cTnl水平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观察组CK-MB、cTn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追加药物11例、并发症3例,观察组10例、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舒芬太尼诱导与维持麻醉,可减轻心肌损伤。

  • 标签: 心脏手术 舒芬太尼 多中心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消毒应用中心运用层级管理模式后,其所产生的护理管理效果情况。方法将我院现有护理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月~12月采用传统的排班管理(设为对照组);2015年1月~12月,采用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无菌物品、消毒物品、清洗、包装等质量指标,调查我院各科室对本中心的满意程度,将两组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各科室对本中心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94.33%>对照组82.67%,P均<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自实施层级管理以来,护理管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且获得了各科室的好评,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 层级管理模式 质量指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常法护理管理方法在血液净化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工作人员14名为五常法护理管理对象,自2013年8月后我院开始执行五常法护理管理方式,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五常法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100%,实施前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率为64.3%;五常法实施后,护理人员一次性内瘘穿刺成功的有13(92.9%)名,不适症状发生0(0%)名,发生护理差错0(0%)名;实施前,护理人员一次性内瘘穿刺成功的有7(50%)名,不适症状发生5(35.7%)名,发生护理差错4(28.6%)名,以上差异皆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五常法护理管理方法的实施,使得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同时有效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五常法 血液净化 护理管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消毒供应中心中采取心理干预给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带来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职的10名护理人员分为参照组(n=5)与实验组(n=5),将实行常规干预的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心理干预的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SCL-90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经心理干预后人际关系敏感(1.01±0.15)、抑郁(1.24±0.147)、偏执(1.01±0.18)、焦虑(1.23±0.11)、饮食睡眠情况(1.14±0.10)、躯体化(1.02±0.18)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对比参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均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消毒供应室整体工作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影响
  • 简介:摘要通过使用PASS系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我院2015年9~12月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配液的6288份医嘱的合理性展开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探讨经脉药物配制中心常见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并予以有效的干预措施,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医嘱中,不合理医嘱共有198份,包含给药方法、溶媒选择不当、剂量浓度、配伍禁忌等方面。纠正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就可有效减少或预防药品毒副作用的产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不合理用药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疾病中心重视家庭干预对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的有效性。方法我院疾控中心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随机调查1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患者干预方式的区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家庭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再住院率与遵医率。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复发再住院率分别为12.12%、75.75%,观察组复发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调节、预防感染、适当运动、合理饮食、生活规律、正确服药等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疾控中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加强家庭干预不仅能明显降低复发再住院率,还可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对控制病情的进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疾控中心 家庭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同时服用相同的抗抑郁药舍曲林25~75mg,每日1次,并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精神分析、认知疗法、音乐疗法等,同时给患者讲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做好健康教,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做好随访工作。分别在治疗前后2、4、8周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四级疗效评定、服药依从性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8周末HAMD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疗效评定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入院时间先后为标准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及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运动疗法(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合患者护理两周后其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两周后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下降,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运动疗法对降低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心理护理 运动疗法 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