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与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效果,以期分析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择灌云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独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与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完成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和脑卒中发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4%,P=0.044,而复发和脑卒中发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差异,完成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但是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无差异,完成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与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短暂性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100例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症状体征消失以及住院时间指标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的最佳配伍和剂量,为临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安全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序贯法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分别静脉注射预实验结果显示的最安全有效的丙泊酚用量,详细记录患者的MAP、HR、SpO2、RR和PETCO2等,观察患者镇静状态的变化、体动情况、术后宫缩痛并进行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计算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时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根据各项数据指标得出最佳配伍和剂量。结论静推舒芬太尼0.1μg/kg后再静推丙泊酚2mg/kg的静脉复合麻醉是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的最佳配伍方案。

  • 标签: 序贯法 舒芬太尼 丙泊酚 自主呼吸 最佳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肌无力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期间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儿34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儿因病情需要均接受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疗期间施以护理干预并根据患儿预后总结切实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34例患儿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结论小儿重症肌无力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用药管理、心理护理、不良反应监护、出院指导等措施能够强化整体治疗效果,加快康复进展。

  • 标签: 小儿重症肌无力 冲击疗法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血管CT低剂量扫描迭代算法重建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诊的120例行腹部血管CT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分为三组进行图像检查的比较分析,A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滤波反投影进行检查,B组应用低剂量的滤波反投影检查,C组患者则应用CT低剂量扫描迭代算法重建方法进行检查。分析患者CT检查的CT值、SNR及CNR值进行检查,进而分析检查的主观及客观图像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C组的图像主观评分在2分以上的比例(100.00%)明显高于A组(82.50%)和B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35,P=0.0080)。C组患者的CT值、SNR及CNR三项指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血管CT低剂量扫描迭代算法重建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造影 低剂量扫描迭代算法 CT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与利尿剂小剂量联合应用在肺心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180例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速尿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气血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6.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由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多巴胺与利尿剂小剂量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气血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在肺心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巴胺 利尿剂 肺心病 气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首次抑郁发作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盐酸氟西汀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评价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接诊的126例首次抑郁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所采取治疗方法不同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单纯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使用盐酸氟西汀与氨磺必利治疗的观察组,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4、6、8周抑郁程度,药物不良反应评估以副反应量表为参考依据,将两组治疗后患者抑郁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作为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治疗后1、2周末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悬殊,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盐酸氟西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首次抑郁发作效果优于盐酸氟西汀单用治疗方案,两种药物联用对首次抑郁发作的控制佳,明显缓解患者抑郁症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肯定。

  • 标签: 氨磺必利 盐酸氟西汀 抑郁首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高龄患者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下肢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需要进行单侧下肢麻醉的患者280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将这2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0.5%布比卡因组与0.15%布比卡因组。其中0.5%布比卡因组患者采取2ml的0.75%的布比卡因联合2ml的10%的葡萄糖药物麻醉,而0.15%布比卡因组患者则采取0.4ml的0.75%的布比卡因联合2ml的水进行麻醉。结果0.15%布比卡因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和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显著优于0.5%布比卡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下肢麻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龄患者 小剂量 低浓度轻比重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抑郁症运用文拉法辛与低剂量氨磺必利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重度抑郁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文拉法辛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此基础上增加低剂量的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67%;常规组总有效率是88.33%,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是6.67%,常规组是16.67%,治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抑郁症运用文拉法辛与低剂量氨磺必利进行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文拉法辛 低剂量氨磺必利 治疗 重度抑郁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15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三组,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A组剂量为5.0mg/d,B剂量为10.0mg/d,C剂量为12.5mg/d,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子宫体积、肿瘤体积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且C组的变化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诱导绝经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诱导绝经均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剂量为12.5mg/d时对患者的诱导绝经成功率最高。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子宫肌瘤 诱导绝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胰岛素无针注射器在不同剂量注射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并与BD针相比较,给糖尿病患者选择胰岛素注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0名医护人员作为志愿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志愿者分为5组,每组60人,分别在腹部肚脐周围5cm注射4u,8u,12u,16u,20u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每组60人中,30人使用胰岛素无针注射器,30人使用有针注射器(联邦笔HFZSQ-1+BD优锐0.25mm(31G)*5mm超细超短型针),每人注射一次。根据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分别统计无针注射和有针注射疼痛感及局部皮肤反应。结果析因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注射方法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注射不同剂量疼痛有统计学差异(P<0.001),注射方法与注射剂量协同作用下疼痛有统计学差(P=0.009)。相同剂量下无针注射器注射4u疼痛感最小,注射20u疼痛感最强。结论为了减轻病人胰岛素注射时的疼痛感,推荐在胰岛素注射为4u时使用无针注射器,胰岛素注射剂量大于20u时使用有针注射器。

  • 标签: 无针注射 疼痛 胰岛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66例接受单次腰麻下剖宫产术的单胎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的腹横肌平面阻滞效果,其中包括A、B两组,各33例,A组(0.5罗哌卡因3mg/kg)、B组(0.5%罗哌卡因1.5mg/kg);分析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与72h内辅助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继而分析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A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辅助药物应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给予0.5罗哌卡因(3mg/kg)效果显著,能有效发挥理想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风险,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注射全身骨显像剂对剂量准确性和辐射防护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以往我院收治的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注射法注射全身骨显像剂;研究组采用抽回血注射法注射全身骨显像剂。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期间仅有1例辐射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显著(P<0.05);全身骨显像剂注射时间短于对照组,残留剂量低于对照组,残留放射性活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患者通过抽回血注射法注射全身骨显像剂,可以提高准确性,有效防护辐射。

  • 标签: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全身骨显像剂 注射 准确性 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AMI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DD、LVMI、LA、LVESV指标均小于对照组,LVPWT指标参数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对于优化患者的心功能与左心室重构具有促进意义,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小剂量螺内酯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中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后的镇痛情况。方法40名需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2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S组麻醉诱导舒芬太尼0.5μg·kg-1,麻醉维持0.5μg·kg-1·h-1,R组麻醉诱导瑞芬太尼0.5μg·kg-1·min-1(2分钟),麻醉维持0.3μg·kg-1·min-1,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麻醉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发生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没有差异,疼痛发生、恶心呕吐发生、平均恢复室停留时间R组均高于S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有利于术后镇痛,降低了恶心呕吐的发生和恢复室停留时间。

  • 标签: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应用不同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的疗效和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意义,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实验组给予高剂量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黏膜充血等症状消退时间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对照组黏膜充血、发热、淋巴结肿大、手足肿胀等症状的消退时间明显比实验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应用高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更加显著,能显著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川崎病 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炎性细胞因子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人工流产的对象认识到人工流产的危害,掌握避孕的方法,降低重复流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病例共100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对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是否及时坚持使用避孕方法以及半年内非意愿妊娠致重复流产情况。结果实验组半年内意外妊娠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意外妊娠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知识掌握、及时坚持避孕方法使用率分别为100%、9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让妇女快速从人工流产术中恢复正常,及时落实适合的避孕措施,还可减少患者手术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流产重复率 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升疾病知识知晓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明显较高(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促进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明显提高,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知晓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哺乳技能、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178例,按照进入医院分娩的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人数相等,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这两个组产妇的哺乳技评分情况和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各阶段的纯母乳喂养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各产妇,观察组产后哺乳技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的各个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有利于产妇产后哺乳技能的提升和纯母乳喂养,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产妇 全程优质护理 母乳喂养 哺乳技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