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与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例均于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取有创与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照组单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有创与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 重症肺心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nifuse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经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6例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置溶栓,高压注射器冲击溶栓剂量为30万U,微量泵溶栓(168±82.34)万U,以及球囊扩张等方法,以术前、后的健侧、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为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膝上周径减少(5.2±0.9)cm,VS(1.7±0.6)cm,膝下周径减少(3.6±0.4)cm,VS(1.4±0.2)cm。术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改善(8.7±1.3VS2.1±0.9,P<0.05),治疗过程中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腘静脉置溶栓治疗急性左下肢混合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经患肢深静脉置溶栓时先用高压注射器将尿激酶直接注入血栓处,局部浓度高,使血栓清除速度快,效果显著。

  • 标签: 左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球囊扩张 高压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探究6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象,此为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将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开放张力疝修补术组,腹腔镜疝修补术组组31例,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组的方式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开放张力疝修补术组31例,用以开放张力疝修补术法进行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肾功能的疗效治疗。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组的治疗效率评价为98.7%,开放张力疝修补术组的评价有效率为78.9%,两者效果差异明显,对此后3个月随访来看,腹腔镜疝修补术组的疼痛率为0%,但是开放张力疝修补术组后疼痛率为50%,两组透析类型的不同,具体统计科学意义(P<0.01),对患者术后恢复水平进行比较,都有了较好的恢复。结论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下进行分析,判断两者效果差异。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和平片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采用平片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60例,采用疝环充填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平片式疝修补术,显效50例、有效9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与对照组的45例、13例及96.67%%相比较,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采用平片式疝修补术,仅发生1例复发,复发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例(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结论疝环充填和平片式张力疝修补术均具有较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肯定,但平片式修补术复发率更低,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保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充填式 平片式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创通气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舒利迭联合创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是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血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利迭 无创通气 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免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行3DMAX补片免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腹腔镜组)和102例接受开放张力疝修补术(张力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和张力组在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上,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放组(P<0.05),而手术时间上,腹腔镜组长于开放组(P<0.05)。结论3DMAX补片免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易行的,临床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医生对术的熟练程度,可以选作为常规的疝修补方法之一。

  • 标签: 腹股沟疝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片法与填充法进行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患者使用平片式张力疝修补术,并与40例填充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常规活动时间,分析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平片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填充组(P<0.05),平片组术后发生异物感、严重疼痛和尿潴留的比例均为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片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平片式 填充式 无张力疝修补 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张力疝修补术的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大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复发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各有优势,均有比较显著的疗效,但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术中优势更加明显。

  • 标签: 腹腔镜 腹股沟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疝环填充和平片式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进行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疝环填充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平片式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上明显降低,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形式对该疾病的治疗均起到一定效用,且平片式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更佳,患者创伤小,恢复效果好,且费用低,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4例102眼患者行了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观察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复发情况及疗效。结果92眼角膜光滑透明,10眼有部分云翳,结膜瓣生长好,有4例复发。结论结膜瓣移植手术是治疗状胬肉的理想方法,复发率低。

  • 标签: 结膜瓣移植 翼状胬肉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羊膜的解剖与保存以及在眼表疾病中的运用,特别是在状胬肉切除术中的运用。

  • 标签: 羊膜 眼表疾病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状胬肉236只眼,复发性状胬肉16只眼,通过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在观察随访期内,3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19%。并发症2只眼在结膜缝合间有小肉芽增生,2只眼在结膜提供区有小肉芽增生。结论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状胬肉复发率非常低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 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胬肉切除加改良双结膜瓣转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状胬肉切除加双结膜瓣转位术的63例63眼原发性状胬肉患者,观察12到18个月。结果63例,复发6例,复发率9.52%。结论状胬肉切除加双结膜瓣转位手术治疗原发性状胬肉,复发率较低,可以作为状胬肉一种术选择。

  • 标签: 翼状胬肉 双结膜瓣转位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对状胬肉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均选择单眼)状胬肉患者随机平分为单纯组、移植组各55例。单纯组给予单纯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移植组给予状胬肉切除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受相应治疗后,移植组、单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78.2%,移植组明显高于单纯组,复发率分别为5.5%、21.8%,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状胬肉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更加确切,且复发率低。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总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状胬肉30例31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传统胬肉切除术,B组为生物羊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及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A组角膜创面修复需时(6.30±1.21)d,复发率(12.5%),B组角膜创面修复需时(5.10±1.21)d,复发率(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羊膜覆盖暴露的巩膜或角膜创面,防止结膜再度增生,可明显降低术后胬肉复发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生物羊膜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在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5例状胬肉患者作为观察组和35例状胬肉患者作为对照组,均为初发性的状胬肉,两组患者均由由同一术者行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手术结束以后,观察组包封术眼并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仅常规包封手术眼。两组均用复方地塞米松滴眼液、重组人上皮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睡前使用氧氟沙星眼膏涂眼。一周内观察两组患者眼部的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3.45±0.96)d较对照组(4.23±0.98)d明显缩短,差异有意义(P<0.05);术后1~7d观察组眼部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可缩短角膜创面的修复时间,减轻角膜刺激症状和局部炎症反应。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翼状胬肉 角膜刺激症状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弧缺膀胱穿刺造瘘器的创制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用不锈钢片卷制成分弧缺膀胱造瘘器并应用于临床。将116例需行膀胱穿刺造瘘患者分成3组。观察组G0(分弧缺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41例,对照组G1(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38例,对照组G2(半周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37例。手术操作时使用分弧缺膀胱穿刺造瘘器或半周膀胱穿刺造瘘器携带导尿,从切口垂直刺入,尿液溢出后,将导尿管自缺口处偏出,拔除造瘘器。充盈气囊后固定导尿。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按说明书操作,实施手术。术中准确记录膀胱穿刺造瘘操作所需时间及尿外渗液体量。结果分弧缺膀胱穿刺造瘘组、一次性可剥离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半周膀胱穿刺造瘘器造瘘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4.5±8.6、55.8±8.3、54.3±7.0)s,差异统计学意义(t=-0.891、0.141、0.889,P=0.379、0.889、0.324),尿外渗液体量分别为(136.1±11.2、140.2±8.9、145.1±9.1)g,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2.040,-4.362,-2.246,P=0.048,0.000,0.031)。各组造瘘时间并无差异,但观察组尿外渗液体量更少。结论分弧缺膀胱穿刺造瘘器,制造简单,可反复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减少尿液外渗,安全性更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膀胱造瘘术 造瘘器 三分弧缺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组,各为20例,I组采取小梁切除术,Ⅱ组采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Ⅲ组采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比较组治疗效果。结果组术后眼压均与术前比较降低,P<0.05;I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变化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显著加深,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青光眼的理想方式之一,与其他两种方式比较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不同手术方式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冲导管冲洗器应用于留置针封中较为理想封间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方法随机选取静脉留置针封400例,按封间隔时间分成4组,各100例。实验组A、B、C用预冲导管冲洗器5ml封,封时间分别为6h、12h和18h;对照组用生理盐水5ml封,封时间6h,对次日堵、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堵的发生率实验组A优于对照组,实验组B、C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A、B、C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冲导管冲洗器封间隔时间达18h仍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留置针 封管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