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患者60例,按照病程将所有患者分为6~12个月组和大于1年组,各30例,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护理效果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不同病程患者的ADL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ADL评分与护理前的ADL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患者ADL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ADL能力增强。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外伤康复期 活动能力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运用到减短门诊针灸患者治疗等待时间中的功效。方法选出在2017年12月—2018年5月这一段时间之中我院门诊接收并治疗的针灸患者630例,为全部患者都施行品管圈活动,比照施行前后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结果施行后患者的治疗等待时间好于施行以前,P<0.05。结论品管圈运用到为门诊针灸患者辅以干预后,能够减短患者的治疗等候时间,并增强患者的总体满意率。

  • 标签: 治疗等候时间 品管圈 价值 门诊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活动义齿种植和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临床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患者)与实验组(62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活动义齿种植及传统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时间、口腔颌面功能恢复时间、基牙出血指数、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77%,与对照组(80.65%)比较显著较高,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口腔颌面功能恢复时间及基牙出血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8.39%,显著优于对照组(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活动义齿种植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固定义齿 活动义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设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然后对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组织实施,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科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原来的3.61%降至现在的0.77%,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实施,大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他们的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住院患者 跌倒发生率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提高口腔护理质量。方法分析回顾我科2013年7月~2014年12月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实施对策。成立“品管圈”小组,按PDCA循环模式,以“提高ICU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有效性”为活动主题,进行护理质量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未发生口腔感染,进步率达51.12%。结论通过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保证了口腔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减少口腔感染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的费用,间接的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护士的能动性,积极性,提高了护士的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

  • 标签: 品管圈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作用。方法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后阴道出血量、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尿潴留率以及离床活动的时间等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97.92%,而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仅为87.50%,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产妇术后尽快离床活动,并促进产妇快速康复,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快速康复 护理 离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深静脉置管患者堵管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对本病区现状进行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拟定对策并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深静脉置管患者堵管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深静脉置管患者堵管率由实施品管圈前20%降到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深静脉置管患者堵管率,通过持续性改进,使护理质量不断提升。

  • 标签: 品管圈深静脉置管 堵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院药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介绍品管圈的实施背景,按品管圈的步骤制定并实施药房质量管理措施。对比统计实施前后差错检查表中品项错误、规格错误、分装错误、数量错误、医嘱错误的比例,并将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顾客每周调剂差错品的次数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医院药房质量管理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院药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适合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医院药房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治疗的颅内出血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标准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及CT检查结果判断患者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9.83±2.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2.06)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颅内出血及脑挫裂伤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提升GCS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改良手术 标准大骨瓣活动骨瓣减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活动义齿种植术与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48例予以传统的固定义齿修复方式,观察组48例则采用活动义齿种植术进行修复。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修复方式的治疗效果、基牙出血指数和口腔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基牙出血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口腔功能恢复时间与累计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活动义齿种植术与固定义齿在口腔修复中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活动义齿种植术口腔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固定义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口腔修复 活动义齿种植术 固定义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新生儿科降低留置针贴膜更换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以“降低新生儿科留置针贴膜更换率”为主题,调查现状、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和实施,比较QCC活动前后新生儿科留置针贴膜更换率的差异。结果QCC活动后留置针贴膜更换率为24.42%低于QCC活动前的56%,活动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CC活动可降低新生儿科留置针贴膜更换率,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新生儿科内部品质管理。

  • 标签: 品管圈 更换留置针贴膜 新生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手术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进行品管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备率、术中护理期间的差错率、术后满意度,以及患者出现局部疼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备率、术中护理期间的差错率、术后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存在,P<0.05。两组手术室患者的并发症可知,试验组患者出现局部疼痛、切口感染等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改善差错事件的发生,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肿瘤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2月品管圈活动前肿瘤科带教的28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0月品管圈活动后带教的29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组。通过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确立“提高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质量”为活动主题,进行现况把握,分析原因,制定及实施对策,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考核成绩和对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学习考核成绩和对护理教学质量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实习护生临床带教质量,促进了护理人员的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临床带教 质量
  • 简介:摘要对科室2015.4~2015.7母婴分离的产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肿胀的原因,并从中找到真因,针对真因制定实施对策,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改进优化措施,观察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前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肿胀发生率为46.3%,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乳房肿胀发生率下降到平均22.1%。通过我们的活动降低了母婴分离产妇乳涨发生率,减轻了产妇的痛苦,提高了满意度,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母婴分离 乳房肿胀 品管圈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究品管圈活动对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我科成立品管圈前(2015年9月-12月)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患者100例,实验组为我科成立品管圈后(2016年10月-2017年1月)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的患者10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体位综合征发生率、术中患者体位舒适度情况以及术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体位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实验组患者术中出现体位不适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少,且患者的术后满意度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可将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及提高护士技能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为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手术室在职的40名护士,及42例同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18年1月开始应用品管圈管理,之前应用常规管理,对比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后院内感染率为4.76%,显著低于应用前的28.5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后手术室护士各项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应用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应用前的80.9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不仅能降低院内感染率,还能提高护士技能,让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更加满意,值得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手术室 院内感染 护士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药物治疗减轻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症状,并分析疗效。方法148例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OAB)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A组选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bid。与坦索罗辛胶囊0.2.mg,qd。联合应用30天。B组嘱多饮水,休息及盆底功能锻炼。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为3.7±1.5。生活质量评分(QOL)为3.4±12.2。B组治疗后OABSS8.6±16.1生活质量评分(QOL)为5.3±13.1。两组治疗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bid。与坦索罗辛胶囊0.2.mg,qd。联合应用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输尿管留置双J管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尿急,尿频及尿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药物治疗 双J管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未实施康复指导时,围绕精神病程度、身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关系、工作能力、社会的可接受性等六个方面加以评价。现对30例慢性精神病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疾病、药物等相关知识,培养社交能力和居家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小组游戏。经康复指导后,再次对与患者相关的六个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对比前后评价结果,总结康复指导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经验。结果患者经康复指导后,除身体功能、精神病程度外,其余四个方面均优于康复指导前,且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除必要治疗护理外,采取增强疾病、药物等相关知识,培养社交能力、居家生活自理能力及小组游戏等康复指导活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社交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指导 生活自理能力 社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促使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提高方面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5年12月开展第二期品管圈活动活动前和活动后ICU分别收治63例和66例住院患者,观察活动的实施效果。结果活动后护士的抬高床头依从性为76.3%,高于活动前(2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前的63例患者中共16例发生,活动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为7.6%,低于活动前(25.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促进护士床头抬高的依从性提高,避免或减少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误吸与反流现象,可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团结协作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护士床头抬高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