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论述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抑郁症发病机制,以期从本源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咨询方案。经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精神分析视角)有三个:自我攻击、过强超我、三角结构不平衡。

  • 标签: 精神分析 抑郁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精神因素对于银屑病的影响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银屑病患者102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00例等问卷能够进入调查。从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几方面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包含几方面,社会因素、精神因素,做好社会因素对于银屑病的影响、精神因素对于银屑病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患者社会因素对于银屑病的影响中,其中银屑病受到限制、对于职业受到影响、停业工作以及工作变动、衣着方面包含60%、12%、8%、21%。通过对患者精神因素对于银屑病的影响中,情绪波动、由于银屑病感到痛苦、痒感、外观差、脱屑整体比例分别为26%、83%、81%、70%、63%。结论:对银屑病患者进行精神因素分析,在进行对应的治疗时,给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对于患者的影响。

  • 标签: 精神因素 银屑病 治疗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乌灵胶囊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继续原有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同时予乌灵胶囊口服,3粒/次,3次/天。2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扣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显愈率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但TESS评分同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合并乌灵胶囊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鸟灵胶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住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病患使用精神药物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青壮年病患86例。调查病患使用精神药物品种、剂量等情况。结果单用抗精神药物情况按使用率进行排序,分别为氯氮平52.33%(45/86)、利培酮30.23%(26/86)、喹硫平15.12%(13/86)、奋乃静13.95%(12/86)、氯丙嗪12.79%(11/86)、阿立哌唑12.79%(11/86)。合并应用两种抗精神药物中,按比例进行排序,分别是氯氮平+舒必利6.98%(6/86)、利培酮+氯氮平4.65%(4/86)、氯氮平+氟哌啶醇3.49%(3/86)、氯氮平+哌泊噻嗪2.33%(2/86)、利培酮+舒必利2.33%(2/86)、氯氮平+奋乃静1.16%(1/86)。结论我院青壮年精神分裂症病患治疗手段以单一抗精神病药为主,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用药逐渐趋于单一化,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药物 青壮年
  • 简介:摘要《精神卫生法》的实施,使精神卫生机构的临床护理工作者需要在患者自愿住院/出院,维护患者的隐私权、通讯权、知情权、探视权等方面作出更为完善的工作,探讨通过转变观念、规范行为、依法职业、做好细节等措施,在尊重和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能减少护患矛盾,降低医疗纠纷。

  • 标签: 精神卫生法 精神科临床护理 患者 权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种抗精神病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疗效的6个月随访结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9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方法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B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C组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PANSS量表减分率评价疗效,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用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满意,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利培酮和喹硫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齐拉西酮 利培酮 喹硫平 首发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情况并总结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使用单一的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用药1个月后,32例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发生心动过速的几率最高,其中服用氯氮平药物治疗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最高。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发生心电图异常的几率较高,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对于高危患者需要单独进入观察室观察病情,保证治疗效果安全。

  • 标签: 精神疾病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异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特点。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分析调查60~80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种类及数量,并与常规成人用量做比较。结果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低,,合并治疗躯体病用药种类多。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不同于一般患者,用药剂量相对较小,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氯氮平等经济型口服药物。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住院调查 老年患者
  • 作者: 李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沧州安定医院     河北沧州    061001)     【摘    要】    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并探讨患者知晓率与患者生存质量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住院治疗患者136例病例资料,研究以量表的形式进行,对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知晓以及患者生存质量情况做详细的数据分析。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知识的总之效率已经可以达到41.43%,患者掌握越高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有益处(P<0.02;P-TEND<0.049)。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程度越高,就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生存因素,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卫生知识普及与推广,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一年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70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标准(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减分率大于或等于50%将患者分为“≥50%”和“<50%”两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抗精神药物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情况均优于治疗前;Logistic回归分析,抽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病程、民族、类型、首次发病nAchR(rs1355920)及DISCl(rs821597)是影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治疗后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CG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VAS两指标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除阳性症状和CGI‐S外(P<0.05),其余均为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同时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的基线资料制定相应的方案。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7月~2023年6月在我院进行长期住院治疗的46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均有23例,参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的精神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波P<0.05,有意义。结论 在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精神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精神康复护理 长期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