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检测保存液pH值对古尸蛋白质保存的影响。本实验于2002年检测了马王堆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的pH值、总氮量、氨基酸含量,以及古尸皮肤和肌的形态结构。然后分两步调整了古尸保存液的pH值,并分别于2004年、2006年对古尸保存液和对照液进行了相同检测。结果发现保存液pH值的适当提高有助于降低保存液中总氮量和氨基酸含量,有利于古尸蛋白质的保存。

  • 标签: 保存液 蛋白质保存 古尸
  • 简介:本文认为,伊川易学的传统上溯到王弼是不够的;伊川易学"即事尽天理"之说,已经在宗教的层次上把握了的深义,可以追溯到马王堆易学的传统;与王弼易学不同的是,伊川易学在注重义理的同时,并没有尽黜象数,而是与马王堆易学一样,同时兼顾了卦画爻象的基本性质;比较伊川易学与帛书,使我们对宋易的来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宋易义理之学与帛书易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宋易象数之学与帛书易学也有不容忽视的关系;在宋易来源的考察中,只有超越义理易学与象数易学的学派偏见,才有可能对此问题有真正的再认识:在宋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宋代易学,其来源也许与马王堆帛书之学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程颐 马王堆 周易
  • 简介:帛书作者提出'道生法'的观念,为其案法而治的主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帛书'道生法'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而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提出'执道者生法'的主张,对立法之君进行限制.帛书'道生法'思想的理论归趋则是实现法制下的自然状态.

  • 标签: 帛书 《黄帝四经》 道生法 政治主张
  • 简介:易学研究史上的重大收获──评张立文教授《帛书周易注译》许树棣《帛书周易》在《易》学研究史上是一部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以其所据前人所未见的大批出土新资料及所持新见解而论,也可称之为《易》学研究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帛书周易》(《马王堆帛书六十四卦释文》...

  • 标签: 帛书周易 《易》学 研究史 《周易》 张立文 汉《易》
  • 简介:在中国的文明史上,书籍形式曾有过重大的变化。魏晋以前,社会上通行的书籍并不是纸质书,而是简帛书;作为辅助性的文献,还曾用过甲骨和金石。这些古老的书籍形式,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不仅没有被淹没在历史的陈迹中,而且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本世纪学术发展的许多领域,成为举世瞩目的奇观。在本世纪

  • 标签: 简帛文献 学术价值 五十年代 居延汉简 银雀山汉简 马王堆帛书
  • 简介:简牍帛文物遗存的出土后于中国古典书法史研究的步伐,其自身带有的历史身份和原生性质,无疑能为书法史研究作重要补充。同时,对简帛书的重新检视对于书法艺术而言,为碑帖之争的艺术问题提供了考察的标本和思考的空间。简帛书进入书法艺术研究领域,其身份既是历史的,同时又具美学意义。

  • 标签: 简牍帛 简帛书 书写 载体
  • 简介:近百年来,简牍学正逐渐成为一门显学。数十批次的简帛出土,为我们认识战国至于魏晋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方面对于简帛文献的利用,取得了许多可观的成绩。其中对于简帛书写的研究,也还往往局限于文献学、文字学的范围。

  • 标签: 简帛研究 书法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述评 社会组织 简帛文献
  • 简介:用的八卦方位说或汉易卦气说去解说坤卦卦辞,都会遇到岁时和方位逆行的问题,这是违背八卦方位与卦气原理的.这表明有学者据帛书中"岁之义"的说法推断本经中有卦气思想的看法是行不通的.细考帛书原文,其"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一句其实本非解说坤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的,而是解说初六爻辞的.而就爻辞"履霜坚冰至"一语本身而言,我们无法从中看出什么方位问题,传本亦无此类解读,故帛书有关"岁之义"的说法只能视为帛书制作时代的观念.

  • 标签: 帛书 周易 八卦方位 卦气
  • 简介:河南省泌阳新客站汉墓群发掘简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泌阳县文物保管所Fromtheendof1992tothebeginningof1993,theInstituteofHenanCulturalRelic:un-earthed21tombsofHan...

  • 标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随葬品 长方形 甬道 前室 南阳地区
  • 简介:2014年2—11月,为配合省道S323线郑州登封段建设工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郑州登封大金店镇西北部一处汉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01座,2014ZDDM7位于该墓群的东部即金东村。M7形制保存相对完整,为斜坡墓道单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墓道呈斜坡状;封门外弧,由青砖横向错缝平砌而成;甬道平面呈梯形,拱形顶,青砖铺底;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拱形顶,由三种纹饰的小青砖围券而成,青砖铺底。墓室内出土文物比较丰富,随葬品共计23件,分为陶器、铜器、银器,其中陶器有仓、罐、瓮、壶、井、灶、狗、鸡等,铜器有洗、镜,银戒指1枚,另有五铢钱120枚。根据M7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特征判断,其应该为东汉前期墓葬。

  • 标签: 登封 单室砖券墓 东汉早期
  • 简介: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印花绢袋',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因存在残缺、污染、糟朽等严重病害,急需进行保护修复。本工作在参照修复方案中相关专业仪器检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查阅文献,寻找线索,研究推断出了绢袋形制。采用支撑法,选用风格相近的现代面料作为背衬,表面应用绉丝纱加固技术,对绢袋实施了保护修复,并对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作了总结归纳。修复后的绢袋形制明确,纹理清晰,光泽协调,整体牢固度提高,观展效果增强,达到了理想的保护修复效果,对今后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印花绢袋 形制推断 绉丝纱加固 修复研究
  • 简介:银雀山汉墓竹简虽然不是关于美学或文艺理论的文献,而是以兵法、治道、阴阳占侯为主的文献,但它们在论述兵法、政治、占侯等问题时所使用的一些命题、范畴、概念等以及体现出来的观点、思想与美学和文艺理论相通,如在政治方面,它要求君王不要过分重视文采装饰;在兵法方面,要超越“有形”而追求“无形”;在个人修养方面,倡导人们保持“恬淡随意”“心定气固”等的状态.因此,银雀山汉简中的这些思想、观点通向了审美,它们的范畴、命题等与审美理论相通,是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在兵法、政论以及阴阳占侯等文献中的具体体现.

  • 标签: 银雀山汉简 审美意识 末作 无形 恬淡随意
  • 简介:2008~2009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淅川县赵杰娃山头的汉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Ⅲ区42号基为单室砖基,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基室采用大量花纹砖和画像砖构筑,并出土有八角形陶制空心画像立柱和“山”字形空心画像建筑构件,该基年代为西汉晚期。

  • 标签: 浙川县 赵杰娃山头 42号墓 画像砖 西汉晚期
  • 简介:在汉基神画创作中,由于一些“名工”的出现,可能导致同一地区神画的创作大都出自比较固定的艺术家之手,势必在画像的整体构图上逐渐形成较为一致乃至统一的艺术特点,并进而构成带有地域特点和色彩的艺术风格。汉墓神画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在表现和再现复杂的思想、情感和神话内容的时候,不可能是杂乱无章和随意的行为。画面诸种形象的艺术铺排,体现为一种艺术思想和艺术构思的艺术链接的形式,而这样的艺术链接形式恰恰是某种宗教信仰和思想情感的反映。

  • 标签: 汉墓神画 艺术风格 艺术规范 叙事方式
  • 简介:日本弥生时代中后期、古坟时代前期的墓葬中,经常出土大批量、大尺寸的中国或中国人在日本制作的铜镜,通过对青岛平度一座西汉中期墓葬的探讨,可知日本古代这一丧葬礼俗,应来源于黄河流域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华铜镜文化。

  • 标签: 平度界山西汉墓 草叶纹镜 三角缘神兽镜 弥生 古坟时代
  • 简介:为配合三峡库区的建设工作。山东省博物馆和重庆市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重庆万州区天城办事处大周镇钟嘴。是一处东汉墓地。2000年10月,考古人员发掘了其中的3座砖室墓,这3座墓的结构较为清楚,均系合葬墓,随葬器物丰富,是重庆地区保存较好的东汉墓葬。

  • 标签: 重庆 万州区 东汉时期 砖室墓 随葬器物 墓葬形制
  • 简介:2001年9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嘉丰汽修厂清理出一批汉代墓葬,其中M1出土陶、铜、瓷等质地的随葬遗物51件,铜钱4枚。随葬遗物中的瓷壶首次经科学鉴定为典型的高温原始瓷釉层,是我国南方烧制的原始瓷。依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该墓的时代应在西汉晚期。

  • 标签: 南阳 原始瓷 出土遗物 西汉晚期
  • 简介:2012年5月——7月间,为配合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到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运煤专线公路施工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呼和浩特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运煤专线施工标段K155+060范围内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探方T13内发现一座小型土坑竖穴墓,编号为2012HSGM1,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位置该墓葬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沟口子村西约500米处的一个名曰"大西粱"的坡面北侧(图一)。这里属于呼和浩特东郊赛罕区辖区,紧

  • 标签: 汉墓 考古发掘 新石器时代遗址 内蒙古文物 竖穴墓 探方
  • 简介:纳林套海汉墓群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纳林套海农场二分厂的东部和东南部,墓群西北距包尔陶勒盖古城约11公里.墓地地处丘状沙漠地带,除墓地保护区外,周围已经开辟为耕地,墓地较周围地区高.

  • 标签: 磴口县 汉墓群 人骨 HAN DYNASTY 墓地
  • 简介:湖北随州市义地岗东汉墓清理报告随州市考古队1994年8月下旬,湖北省随州市义地岗因建设工程发现两座砖室墓,随州市考古队接到报告后,即派员赶赴现场调查,并配合工程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将两座砖室墓(编号为M1、M2)清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位置及形制墓葬...

  • 标签: 东汉墓 随州市 几何纹 底径 湖北随州 随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