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为什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新中国诞生的第二天,就得到苏联的承认,但是,苏联政府对新中国特别是新中国的某些方针又持怀疑态度。伍修权回忆说:“过去我们不听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错误主意,斯大林就怀疑我国走‘南斯拉夫的道路’。我国的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了政府,苏联就怀疑我们会不会执行亲英美的路

  • 标签: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新中国 斯大林 苏联政府 中国政府 共产国际
  • 简介:一、本文驳斥了日本政府有关钓鱼岛与《马关条约》无关的说辞,指出日本"窃占"钓鱼岛是甲午战争中日本侵华战略的一环。正是基于侵华战争胜券在握,日本内阁才抢先窃据钓鱼岛,接着才有了《马关条约》;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力图以所谓条约形式,实现其对钓鱼岛"窃占"行为的"合法化"。二、本文引证大量史料,论证钓鱼岛是中国台湾附属岛屿。三、虽然日本在1879年吞并琉球,但史料证明清政府立即提出了抗议,此后形成所谓琉球交涉,根据1880年中日琉球交涉,日本政府同意宫古岛、八重山诸岛划归中国。直到1887年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还在声明,琉球问题并未了结。只是因为甲午战败,琉球问题淹没在甲午战败的阴云之中。中国政府宣布废除《马关条约》后,以及根据《开罗宣言》,琉球问题应该再议。

  • 标签: 马关条约 钓鱼岛 琉球再议
  • 简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苏联在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驱动下提出的,是在蒋介石国民政府为维护自己统治权而对苏做出重大妥协的情况下签订的。它在客观上对中国革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极为有限,它实质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带领全国人民终于赢得全国革命的胜利。

  • 标签: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国东北 中国革命
  • 简介:为了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一方面指责其他国家不尊重人权、不签署人权条约、不履行已经签署的人权条约的义务,另一方面在国内以人权保护为由受理以外国政府和官员为被告的案件,希望以人权司法的形式来推进人权外交。

  • 标签: 国际人权条约 美国法院 标准 全球战略 尊重人权 外国政府
  • 简介:我国缔结的双边引渡条约与引渡法之间的冲突普遍存在,当双边引渡条约与引渡法发生冲突时,应当且必须优先适用双边引渡条约。当双边引渡条约与引渡法规定相同时,实际上也应当且只能优先适用双边引渡条约。在我国,双边引渡条约能够直接适用。

  • 标签: 双边引渡条约 引渡法 优先适用 直接适用
  • 简介:【中考预测】来自欧盟及其成员国的100多名官员和专家学者2010年11月26日齐聚布拉格,就《里斯本条约》生效一年来欧盟发生的变化进行研讨。从这一时政热点不难看出,关于欧盟方面的内容必将成为2011年中考命题的着眼点.

  • 标签: 里斯本 生效 专家学者 布拉格 成员国 欧盟
  • 简介: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中,条约在国内的接受和适用问题,又是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条约在国内发生法律效力并得到执行的全过程,有必要区分为接受和适用两个不同的阶段。现在绝大多数探讨条约在国内适用问题的论述所使用的纳入(也称并入)和转化、直接适用(自动执行)和间接适用(非自动执行)等概念,是在条约适用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含义的表述。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对继续深入研究条约在国内适用问题有所裨益,并能对我国完善有关条约的接受和适用法律制度有所启示。

  • 标签: 纳入 转化 直接适用 间接适用
  • 简介:苏联反危机纲领、苏共纲领草案、苏联新联盟条约是苏联'8.19事变'前一个多月先后通过或准备通过的3个重要文件。7月1日苏联内阁总理加10个共和国政府总理联合签署的苏联反危机纲领开始生效,7月10日公布;7月25~26日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苏共纲领草案,8月8日发表;8月15日苏联颁布了新联盟条约正式文本,准备于8月20日签署。从苏联目前情况看,上述文件将或则束之高阁,或则要修改补充。尽管如此,它们仍不失为重要历史性文件,可供研究苏联某些问题时参考。现按文件公布时间顺序将其内容简介如下:

  • 标签: 反危机 苏共中央 联合签署 修改补充 正式文本 政府总理
  • 简介: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屈辱条约。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勒索了2100万银元的巨额赔款。2100万银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600万赔偿被焚鸦片,300万元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赔偿英国军费。关于赔款数额的确定,英国殖民者有其自认为“合理”的强盗逻辑。

  • 标签: 《南京条约》 赔款数额 中学 历史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 教学参考
  • 简介:【中考预测】本考点考点是历年来中考的重点知识之一.中国近代吏的主线之一是列强的侵华.故在复习中一般按侵略与反抗作为一个小专题来梳理复习。

  • 标签: 中考 复习 考点
  • 简介:2013年实施的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我国法院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可以依据尚未对我国生效的国际条约予以确定,从而拓宽了我国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范围。然而,该司法解释对我国尚未缔结的条约在法律适用中具有的特殊地位、选择适用我国尚未缔结条约的方式、适用我国尚未缔结的条约是否限于“援引”与“合同领域”和他国之间的双边或非开放性条约可否适用等问题缺乏明确规定,我国的理论与实务部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深入分析研究上述问题有益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理论与实践。

  • 标签: 法律适用 尚未缔结的条约 法律地位 适用范围 选择方式
  • 简介:中比《通商条约》及《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以下简称《中比条约》——作者注),订立于1865年,是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该条约使比利时不费吹灰之力就摄取了领事裁判权、协议关税权、设立租界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殖民特权。该条约第四十六款规定:“日后比国若干现议章程条款内,有欲行变通之处,应该自章程互换之日起,至满十年为止,先期六个月备文知照中国如何酌量更改,方可再行筹议,若未曾先期声明,则章程仍然照此决议办理,复俟十年,再行修改。”以上列条文观测可得四项要点:(1)每10年可提议修改一次;(2)规定比国有提议修改之权;(3)但无限制中国提议修改之规定;(4)先期6个月提议修改。该条约的苛刻程度在整个不平等条约体系中

  • 标签: 通商条约 满清政府 北京政府 后援会 比国 海关税则
  • 简介:1941年4月签署的日苏中立条约,一方面对苏联有利,另一方面也对日本有利。这种双重性质反映在中国,一方面对共产党有利,另一方面则对国民党不利。同时,由于日苏变相承认“满洲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极大地刺激了广大国民的民族情绪。基于以上多种原因,

  • 标签: 中国 条约 苏中 政治 人民共和国 “满洲国”
  • 简介:1945年8月14日苏联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关于远东问题秘密访定的延伸,标志着美苏大国的力量卷入了战后中国的政治发展之中,国共重庆谈判则成为美苏大国力量在中国的政治折射。毛泽东亲赴重庆既体现出战后美苏力量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支配,同时也体现出了毛泽东对这种支配的抵制。

  • 标签: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重庆谈判 毛泽东
  • 简介:<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订立使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清朝官员和士大夫发出的关于“夷务”的争议,就是对这种历史变化的一种反响与回应.从对《南京条约》前后的几种“夷务”论的考察中,不仅会看到近代中国历史进程起步时的艰难,更可以从中透视到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历史曙光.

  • 标签: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林则徐 “制夷” 近代中国 师夷长技
  • 简介:栾恩,满族,1940年11月出生。196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1965年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研究生毕业,1970年任航天四院、一院17所技术员、工程师,1978年任航天一院、二院17所副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二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1988年为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研究员,1993年为航天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国家航天局副局长,1998年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出版和发表专著、论文30余篇本。

  • 标签: 栾恩杰 中国当代 满族 国家航天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