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不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更加成熟更加完善,以便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早日康复的福音。方法观察我院在2011年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40例,女38例,年龄在35-65岁之间,前壁38例,下壁30例,合并左室10例,均采用0.8%NS100ml加尿激酶150万U经脉滴注,滴注时间为半小时。结果78名患者当中显效38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死亡4例。结论临床上对78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患者对治疗效果相当满意。

  • 标签: 心梗 溶栓治疗 冠脉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参考Wenger7步康复治疗程序,在CCU及普通病房对12例AMI患者进行院内短期早期康复治疗.结果:12例AMI患者顺利进行了短期早期康复治疗,9例于2周后出院,3例于3周后出院,无严重合并症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可缩短住院日,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日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与护理。方法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4年10月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情况。结果本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急诊科经过镇痛、吸氧等抢救后经监护送入心内科病房,在救治过程中没有意外发生。结论急诊的镇痛,吸氧、对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是救治患者的关键措施,而积极有效护理为其提供保障。因此,熟练掌握心肌梗死的护理及救治措施至关重要,亦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及时有效地溶栓治疗,可挽救生命并改善预后。目前溶栓药有UK和SK等非选择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本文对目前选择纤溶酶原激活剂(t-PA,Pro-uk)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进行综述。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预后 纤溶酶原激活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年龄在35-55岁,从病情观察及评估、监测生命体征、有效供氧、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结果53例病情稳定后出院,2例病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护理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关于吸氧、药物、生活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来探讨在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关于吸氧、药物、生活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结果在吸氧护理方面,护理工作者应以患者的疼痛状况及心电监护状况为判断标准来为其进行合理给氧;在用药护理方面,护理人员使用止痛剂、硝酸酣类药物一定要谨慎。在患者的生活护理方面,护理工作者需同时注意患者的饮食及排便两个方面。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才能促使患者的病情好转。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2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4.1%;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4例,满意8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7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有利于提高质量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及动态演变过程、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以应用抗凝抗血小板的抗栓治疗,而不采用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溶栓;是否进行PCI治疗,根据本地本医院条件和经验决定。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观察组10例,对照组10例,观察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14例,广泛心肌梗死1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5例;对照组中男5例,女5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其中下壁心肌梗死10例,广泛心肌梗死6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观察组采用康复干预,对照组不采用康复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已堵塞的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8例,再通率为80%;而对照组患者冠脉血管再次疏通的情况有6例,再通率为60%。观察组患者冠状血管再通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高出20%,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休克现象2例,并发症情况为20%,无死亡例数;对照组出现休克现象3例,心力衰竭现象1例,并发症情况为40%,无死亡例数。结论使用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冠脉再通率有很大帮助,并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状也会较少很多,对急性心肌梗死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效的达到医疗目的。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患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首发症状一般具有不典型性,大约占到34.2%。此病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患者在发病之后的24小时之内进行就诊,治疗的效果较好,反之,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结论老年性的心肌梗死具有首发症状不明显的基本特点。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整体评估,以更好的提高老年性心肌梗死的治愈率,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老年 急性 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迅速进行术前准备及救治,术中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迅速地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强术后护理,积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6例AMI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均取得满意的效果,救治成功率为100%。结论对AMI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可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诊PCI抢救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PCI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