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正>本书作者是当代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及钢琴家,一九一八年出生于美国,曾在哈佛大学及库尔梯斯音乐学院学习,他的作曲教师中有瓦尔特·辟氏顿,指挥教师中有库塞维茨基和莱因纳。他在指挥及作曲方面的成就,我国音乐刊物早已有报道,今从略。

  • 标签: 伯恩斯坦 当代美国 哈佛大学 音乐学院 作曲家 指挥家
  • 简介:《淮南子·天文训》“和”、“穆”一段文字有“比”,它是中国古代特指十二律吕相生关系的专业术语,这可从中国传统琴学理论中找到证据,也可从《淮南子·览冥训》中找到旁证;而王引之旧说与东汉高诱旧注均为误说,董珊研究存在版本之误,上博藏战国楚竹书的“宫穆”与“徵和”应当分别是指“宫”、“穆”、“微”、“和”地位平等的阶名。文章对《淮南子·天文训》第25段进行校勘,并认为:中国传统三大音阶瑟调、楚调、侧调,完全符合当今学界所倡导的“三重证据法”,这个可靠的结论是进入到当代中国基本乐理的时候了。

  • 标签: “和” “穆” “比” 《淮南子·天文训》 传统音阶
  • 简介:以新世纪我国职业音乐教育的研究视角,对高职音乐教育与中职音乐教育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叙事,并对现存问题展开反思。旨在为职业音乐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支撑,为其实践的推进提供参考。

  • 标签: 新世纪 高职音乐教育 中职音乐教育 教育质量
  • 简介:<正>考古发现的音乐材料以其无比的客观性、实在性和精确性,以其几乎是无限的潜藏量和丰富性,常能弥补文献记载的缺遗,纠正文献记载的谬误,因而对古代音乐史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它越来越受到古代音乐史研究者的重视。我们常常感到正确分析音乐考古材料并

  • 标签: 考古材料 文献记载 考古发现 新石器时代 分析音乐 作用
  • 简介:音乐专业毕业生的教学实习安排在国内各大高校已成常态化,教学实习作为校园生涯的最后一个篇章,既是整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脱离校园环境进入社会实践的第一步。教学实习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深远,是毕业生树立职业目标的开始。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教学实习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实习生都能获得良好的职业体验,进入工作岗位的他们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与困难,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发起了探讨。

  • 标签: 教学实习 重视程度 专业技能 现代化课堂
  • 简介:杜夫海纳审美现象学中的音乐哲学问题(下)于润洋(三)作为审美对象的被感知的音乐作品的本质特性为了揭示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作品的特性,必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它与一般对象,特别是与语言这一对象的区别在哪里?二,音乐作品与其他类型艺术作品的区别在哪里?弄...

  • 标签: 杜夫海纳 音乐作品 音乐哲学 审美现象 现象学 审美经验
  • 简介:一、秦腔的艺术渊源秦腔是我国一个十分古老的剧种。有的学者认为产生于元末明初,但因为没有可靠的证据,尚未获得公认。但明代万历年间的《钵中莲》传奇手抄本中,有一段标明为“西秦腔二犯”的唱词,是上下旬的七言句,与今日秦腔的唱词一致。这说明四点:

  • 标签: 秦腔 艺术传统 艺术渊源 与时俱进 戏剧改革 声腔
  • 简介:<正>一中国皮影戏田野调查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习俗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内容的中国皮影戏正在逐渐地消失,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能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甚至出现后继无人、传承困难的局面,皮影戏正面临着濒于失传的境地。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摸清中国皮影戏的现状,包括流布

  • 标签: 传承保护 皮影艺术 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技能 陕西皮影 唐山皮影
  • 简介:论乐队演奏中音乐结构及音响层次布局问题(下)杨鸿年2.乐队音势变化中的层次处理准确而恰当地安排乐队音势变化,也同样是处理音响层次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音乐的起伏总离不开音势的变化,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乐队的表现力。音势变化包括音响力度的渐变(增涨─...

  • 标签: 布局问题 音乐结构 音响层 渐强 渐弱 音势
  • 简介:在初中教学中,美术教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对美感知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找到了一些问题解决策略。希望能够推动美术教学更好地进行。

  • 标签: 初中美术 教育教学 现状 策略
  • 简介:一、关于练习作品的选择小提琴教学中,怎样选择适当的作品给学生练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品选择得适当,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教学效果就不好.那么,什么叫做作品选择得适当与不适当呢?适当这一概念在这里含有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技术上的适当;第二是内容上的适当.技术上的适当是指学生练习的作品在技巧难度上符合或者稍稍高于学生现有的技术水平;内容上的适当是指学生练习的作品在音乐内容上没有超出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如果一个学生所练习的作品在技巧难度上大大超出了他所能胜任的范围,或者在音乐内容上超出了他现有的理解能力,那么,这样的作品就被视为选择不当.在教学中,常可见到学生演奏的作品在选择上存在着不适当的情况.

  • 标签: 小提琴教学 弓法 音乐作品 音乐内容 教学效果 公开演奏
  • 简介:关于识谱。乐谱——这是高级节律的示意图。它体现了作曲家巨大的精神上专业化的劳动。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指示都写在乐谱上。鉴于演奏者的专业经验,作者给予他一定的创作自由。因此作品中的很多地方需要演奏者独立解释。好的版本能给予大的帮助,然而很多版本带着编者个人的痕迹,这样就

  • 标签: 钢琴表演 缓急法 演奏者 作曲家 内心听觉 音调
  • 简介:少年时代我对中国民族歌剧的记忆,较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歌剧艺术观念和创作。20世纪末我在歌剧创作方面的尝试得到了导师苏夏教授的热情鼓励,从此在不经意间投入了大量精力参与到歌剧的创作实践中,也由此主要体会到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创作主题问题,这既是和平年代及多元文化环境中为什么而歌的问题(为谁而浪漫、为谁而欢乐和悲伤),也是技术层面作曲家和词作家的默契配合问题;二是如何处理宣叙调的问题,这既是西方具体歌剧体裁细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文化接受问题,也是作曲家处理音乐创作技法与歌剧情节铺陈关系能力的问题;三是艺术观念问题,这既是作曲家是否具有开放的思维观念、是否敢于大胆汲取世界优秀歌剧创作经验的问题,也是文化管理部门是否具有宽放艺术空间和艺术前瞻能力的问题

  • 标签: 歌剧创作 歌剧主题 宣叙调 歌剧观念
  • 简介:<正>读了《音乐学丛刊》一九八一年第一辑联抗同志的《我看李叔同》(以下简称《我看》),感到作者对李叔同的评价求之过苛,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因而跟李叔同的历史真貌,相差甚远。本文愿谈谈我的一些不同看法,就教于联抗同志,亦请大家批评指正。

  • 标签: 李叔同 评价问题 实事求是的精神 历史真貌 音乐学 不同看法
  • 简介: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当代音乐文献学研究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虽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但在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方面尚存在分歧。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了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标签: 音乐文献学 音乐文献 许勇三
  • 简介:文章阐述了管乐器与声乐之间的相似性在于它们都具备气鸣乐器所特有的动力源、音源及共鸣体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成为了它们之间相互借鉴和交流的可能。但因音源位置、人体共鸣管的长短及用力的大小等等方面的不同,因此我们在交流中不能盲目照搬,在掌握双方特点基础上的借鉴、交流,必然会使它们在各自的发展中得到益处。

  • 标签: 管乐器 声乐 借鉴 相似性 差异性
  • 简介:汤显祖剧作的腔调问题是戏曲史界争论的热点之一。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戏曲史上著名的"汤沈之争",而且关系到明代传奇用何种声腔创作和演出的问题。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四种观点:

  • 标签: 汤显祖 宜黄腔 海盐腔 昆腔 明万历 戏曲史
  • 简介:一、合唱指挥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合唱是多声部集体演唱的声乐艺术形式,其特点是多人参与、集体配合。这种歌唱形式与普通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普通中小学教育大都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即一位教师面向多位学生实施课堂教学。

  • 标签: 合唱指挥 音乐教育专业 设置问题 课程 高校 基础音乐教育
  • 简介:单簧管自问世近三个世纪以来,它那宽广的音域,温柔甜美富有表情的音色及辉煌华丽的技巧,使它成为最迷人的乐器之一,倍受世界各国作曲家的宠爱。1778年,当莫扎特第一次听到含有单簧管声部的管弦乐队演奏之后,写信给他父亲说:“爸爸,你无法想象单簧管的音色多美!”此后,莫扎特除了在他的乐队作品中使用了单簧管外,而且还专门创作了《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及《单簧管与弦乐五重奏》等闻名于世的不朽之作。柏辽兹在描述单簧管时这样说:“在音的发生、增强、减弱和消失方面,单簧管是最理想的乐器。因此,它具有造成飘渺深远、空谷回响、余音缭绕、薄暮昏冥等效果的可贵性。”他在著名的《幻想交响曲》中,将单簧管的演奏技巧及表现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作曲家马塞尔·米哈洛维奇曾说:“单簧管使作曲家及演奏家能在它上面发挥出几乎是无限的技巧,……在音乐中正是单簧管能把梦境、诗意和激情表现得尽善尽美。”因此,许多作曲家除了把单簧管作为交响乐配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声部外,还把它作为发挥高难度作曲技巧树立完美的音乐形象的理想独奏乐器,为它创作了大量的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各种体裁的独奏作品。这些作品的问世,

  • 标签: 运指方法 手指运动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演奏技巧 值得注意 腕关节
  • 简介:  自2002年我国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和群众对这项伟大工程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昆曲、古琴、维吾尔木卡姆、乌日汀多--蒙古传统长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继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推荐名单的公布;以及国务院又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伟大工程 各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