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些日子,看到一篇谈医学人文叙事的文章。该文作者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内科医师、学者丽塔·卡伦2001年提出“建立叙事医学”。作者自然认同卡伦的观点,例如医生要具备人文知识,最好有高度文学素养,庶几可以与病人之间建立一种人文联系,克服现在医患关系的冷漠等弊端。作者的意思当然没错,但若说卡伦的观点有多新颖,于当今医学除弊有多大作用,尚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 标签: 叙事 医学人文 声音 哥伦比亚大学 2001年 人文知识
  • 简介:叙事就是叙述事情,是根据故事展开的思维方式。叙事无处不在,教师的课程生活包围在叙事之中。课程叙事面向真实的课程生活世界,表达的是对课程的理解、反思与建构。通过对真实的课程存在、课程生活及其过程的叙事,使得课程变革与课程实施的样貌逐渐清晰起来,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诸多的谜团有了破解的可能。勾画作为现象和方法的课程叙事图景,目的在于揭示课程叙事对教师发展促进的机理。

  • 标签: 课程叙事 教师发展 预设课程 经验课程
  • 简介:在封建时代的主流文学中,男性以理性、秩序和明晰剥夺了女性的话语权力,而民间女子在私情歌谣中重新获得这种权力.中的私情歌谣从女性的视角来消解了男性建构的神话,改变了其在男性为本位的传统作品中被书写的命运,使其由被言说的他者向自我言说的主体转变.

  • 标签: 冯梦龙 《山歌》 叙事视角 女性情感
  • 简介:书写农民工在城市里的苦难生活,这类由社会问题引发的文学创作往往趋于写实,而且多有放大苦难,以引起社会的深刻同情之意。我并不否认这是一种寄寓作家道德良知的方式,从而唤醒整个社会或是权力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措施来关注苦难,减轻苦难的程度。但是故事的雷同令此类小说很能再有延伸的空间,唯有独辟蹊径方可深入。《本是同根生》这篇小说的独到之处在于以一个中心人物为基点,作了扇面状的辐射,

  • 标签: 苦难生活 缺憾 叙事 社会问题 文学创作 道德良知
  • 简介: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叙事结构三方面具体剖析了库切小说《耻》的叙事策略、主旨蕴涵与审美品质,认为作者在创作中运用双重叙事视角、各具特色的人物话语模式、明暗并置的叙事线索和嵌套的“戏中戏”结构使作品达到了叙事艺术和叙事效果的完美统一。

  • 标签: 库切 《耻》 叙事策略 “戏中戏”结构
  • 简介:图像包括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它们都具有自身的叙事策略.静态图像主要通过表现时间的流动来完成,动态图像主要通过时间的无限拉长、蒙太奇手段作为谓语动词、图像语境还原等手段来实现,动态图像叙事是静态图像叙事的延伸.因此,图像也可以和传统的语言文字那样讲述故事,实现叙事的目的.电影便是图像叙事的最佳代言人.

  • 标签: 图像叙事 叙事策略 静态图像 动态图像 时间流动 语境还原
  • 简介:如果我们将截止1930年底的中国影片划人中国早期电影的范围,根据《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影片目录加以计算,到1930年底,国产影片的数量已达590部。它们绝大部分今天已经不能看到。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是出版了光盘的六部影片:《劳工之爱情》(1922)、《一串珍珠》(1925)、《西厢记》(1927)、《情海重吻》(1928)、《雪中孤雏》(1929)和《儿子英雄》(1929)。这六部影片并非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作,通过它们考察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形态,其结论只能是初步的。

  • 标签: 中国早期电影 叙事形态 《劳工之爱情》 国产影片 《西厢记》 故事片
  • 简介: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进入了市场自由叙事,就进入了整一性现实意识控制,它们忽略了诗性、人性和历史叙事的更大可能。具有小农气息的市场化生存意识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叙事,狭窄意义上的现实控制着文学叙事正不断失去真诚和真实,我们制造出平庸化、日常化、个人化、身体化等来迷失自己。从21世纪中国文学叙事内外的历史与想象、人性与审美立场同时去观看它,与现实构成单方面一致的市场自由叙事就不具有唯一性。

  • 标签: 市场自由叙事 人性叙事 小农意识 个人化写作 身体写作 日常生活
  • 简介:从偷听者和偷听对象主观意愿的角度,可以把叙事中的偷听分为四类:一是从“无心”到“有意”,二是从一开始就“有意”,三是在“无心”与“有意”之间,四是偷听者受到偷听对象的反制。偷听可以为故事的发展和转折提供动力,还有凸显人物性格的妙用,因此中外叙事作品中的偷听事件屡见不鮮,但此类描写出现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群居模式使得自觉不自觉的偷听成为生活中的常态。对这一行为作细致的观察与分类,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叙事艺术的丰富与微妙。

  • 标签: 偷听 叙事 无心 有意 反制
  • 简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搜集、解构和重构教育影视作品,研究教育故事中的显白教诲或隐含道理,揭示该作品的教育意义或教育主题的一种解释性理解活动;它具有课堂教学价值、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和理论价值;教学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与非教学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具有不同的程序。

  • 标签: 教育影视叙事研究 教学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 非教学型教育影视叙事研究
  • 简介:<正>八十年代的鲁迅研究在鲁迅研究史上无疑是一场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思维模式、研究方法的革新,同时也在于对作为有“意味”的文的“形式”的发掘。传统研究习惯于以历史的真实看待文本,因而在对作品的分析中形成了“历史背景——作家评论——艺术分析”的模式。这一研究模式发制于历史,受制于历史,以这一模式研究鲁迅作品,更多地

  • 标签: 小说叙事 鲁迅小说 鲁迅研究 研究述评 传统思维模式 鲁迅作品
  • 简介:小说《左手》,可谓是一篇挑战“底层文学”成规的颠覆之作。小说将“苦难”处理成主人公胡当当一次又一次的咎由自取,从而直接质疑了“苦难”本身。仔细分析胡当当人生的若干节点,我们不难发现:胡当当每一次行为带来的结果,都与他的期望完全悖离,放弃入党的机会辞职来到水电站,换来的却是自己作为一个临时工迟迟无法转正的尴尬;。

  • 标签: 闹剧 叙事 自嘲 《左手》 底层文学 发家致富
  • 简介:叙事学的兴起与电视的叙事研究,电视剧叙事研究也已成为电视叙事研究的制高点,[关键词]叙事学电视叙事电视新闻电视娱乐节目电视剧

  • 标签: 叙事学电视 电视研究
  • 简介: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思考不是填写模板(模板是供培训时模仿学习).而是创意和灵感的碰撞,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人知识.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 标签: 教育叙事 教育科研 构思 课堂教学 教师
  • 简介:杨少衡创作的有关“县长”的一系列中篇作品.可以归入“官场小说”,也可以说是政治题材日常化描写的写实作品。小说的具体描写没有回避官场风波和政治腐败,也触及社会底层的生存处境,但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作为自己刻画和探照的主要方面,而是重点落墨于“县长”日常责任的坚守及其特殊的内心生活。他在作品中特别突出和肯定“一个国家干部在重重困难中机智而坚定地捍卫不可侵犯的原则”,作品和人物体现的这种精神信念,令人振奋。

  • 标签: 政治题材 政治腐败 生存处境 社会底层 国家干部 文学评论
  • 简介:傍晚,我和小亮来到瓜田,发现瓜田已经被黑狗“占领”了。黑狗正趴在地上乘凉呢!我们怎么才能在黑狗的眼皮底下摘到西瓜呢?我和小亮小心翼翼地爬向西瓜,然后一人抱起一个大西瓜,撒开脚丫子就跑了起来。我们的脚和西瓜藤摩擦,发出了“寒惑宰牢”的声音。这声音惊动了黑狗,它迅速地站起来,发出“汪汪汪”的叫声。

  • 标签: 叙事 西瓜 声音
  • 简介:莫言的小说展示了20世纪中国人所能遭受的苦难。为了充分表现苦难,莫言在叙事策略和叙事技巧的选择上独辟蹊径,以声音作为独特的叙述媒介,以映衬作为独特的叙述手法,以及对"叙述者"的灵活运用和叙述视角的灵活转换。他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又吸收了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技巧。莫言在苦难叙事中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特殊关系,创造了独特的时空体小说,在完整的时空体中展示了苦难的深度和广度,艺术效果上追求对社会历史的讽喻与否定。

  • 标签: 莫言 苦难叙事 时空体
  • 简介:“你就是王晓奕?”“是的.我是王晓奕。”永远记得那第一次的对话,记得第一次见到高高瘦瘦,背挺得不直,一说话就露出那两颗大板牙的他。

  • 标签: 教育叙事 例评 王晓 对话
  • 简介:《迷园》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李昂新近推出的长篇小说(载《海峡》1991年第4期),也是她的第一部长篇之作。这部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搜集资料,精心结撰的宏篇,不仅“涵盖的时间很久,日据时代写到现代”,而且叙事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本文拟就叙事角度、叙事节奏两个方面,探讨一下《迷园》的叙事艺术。

  • 标签: 迷园 叙事艺术 李昂 第一人称叙事 叙事角度 小说情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