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快速筛查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9月3日至2019年8月11日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药敏确诊为结核病,且具有Xpert MTB/RIF和基因芯片技术结果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分离培养菌株行荧光PCR熔解曲线检测。以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分析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对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三种方法在利福平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以Bactec MGIT 960药敏结果为金标准,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分别为88.89%(16/18)、94.44%(17/18)、88.89%(16/18),特异度分别为96.21%(127/132)、96.21%(127/132)、95.45%(126/132)。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分子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与Bactec MGIT 960药敏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94、0.827、0.770。ROC曲线分析显示,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0.953、0.922。三种检测方法对利福平耐药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P<0.01),但三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与Bactec MGIT 960药敏不一致结果共8例。结论Xpert MTB/RIF、荧光PCR熔解曲线和基因芯片技术三种分子方法对利福平耐药性检测能力相当,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适合快速筛查利福平耐药结核病。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利福平耐药 荧光PCR溶解曲线 Xpert MTB/RIF 基因芯片 ROC曲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02月-2022年02月到本院治疗肺结核患者共100例,按照痰涂片法、pcr检测法对患者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pcr检测法诊断效能高于痰涂片法,pcr检测法敏感度85/87(97.70%)、准确度95/100(95.00%)高于痰涂片法,P<0.05。结论:运用pcr检测法对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检验,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痰涂片法 pcr检测法 检验方法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鉴定方法时间长,灵敏度低,往往延误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本研究利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节省宝贵的时间。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可疑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核苷酸特异性片段,免疫荧光双重染色与传统诊断方法无区别。结果:发现80例疑似肺结核阳性病例,10例排除肺结核。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免疫荧光双重染色阳性率为87.50%,痰涂片阳性率为56.25%,痰培养阳性率为75.00%,免疫荧光双重染色阳性率高,差异统计00,(p < 0.01).结论: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98.0%,提高检出率,为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免疫荧光双重染色 结核分枝杆菌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在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4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2年3月,分为参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参照组应用标准化治疗,研究组应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联合个体化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咳嗽评分、胸痛评分、咯血评分、发热评分更低,与参照组比较(P<0.05)。对于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联合个体化替代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个体化治疗 耐药肺结核 标准化治疗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发现氟喹诺酮类药物(FQs)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以来,FQs被逐渐用于结核病的治疗之中,今天FQs已不仅仅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主选化疗药物,多耐药结核病(PDR—TB)和单耐药结核病也在使用FQs,国际上甚至研究将FQs用于新发或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以期缩短疗程,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从根源上控制或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 标签: 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 耐氟喹诺酮类药物 多耐药结核病 耐多药结核病 肺结核患者 FQs
  • 简介:本文研究了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建立第五年时植株的生长与分枝状况,研究的性状包括树高、胸径、枝条总数、年高生长、年枝条生长量、年分枝数、不同分枝处树干直径等。对总的生长与分枝性状(含树高、胸径、枝条总数)分析表明:家系间只在胸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分年度的生长与分枝性状的研究表明:家系间在年高生长、年枝条生长量、年枝条直径方面无显著差异;年分枝数在刚建立的前两年家系间没有显著差异,后两年则差异显著;不同分枝处树干直径在连续的四年内,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度的生长与分枝的趋势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家系的年高生长与年枝条生长呈递增型,而大部分家系每年的分枝数却为波动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该马尾松实生种子园到建立的第五年时,家系间的差异大部分都不显著。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马尾松初期生长节律;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建园家系复杂的父本构成。因此,这个时期进行家系选择不太有效,建议在利用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建立实生种子园时,对他们先期进行苗期选择,而不是采用所有的子代。图1表4参20。

  • 标签: 马尾松 实生种子园 植株生长 植株分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脂聚糖在体外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的程度,探讨不同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脂聚糖的毒力差异。方法通过Triton X-114液相法提取北京基因型、T1基因型、MANU2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和H37Rv脂聚糖成分,用粗提出的各脂聚糖抗原成分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检测24 h后细胞因子和受体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脂聚糖的毒力作用大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图基法多重检验比较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北京基因型、T1基因型、MANU2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和H37Rv来源脂聚糖粗提物刺激RAW264.7细胞后,IL-10 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0.94±0.24)、(1.86±0.24)、(1.90±0.24)和(2.55±0.75)倍,北京基因型来源的脂聚糖所诱导的IL-10基因表达低于H37R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聚糖粗提物刺激RAW264.7细胞后,H37Rv、北京基因型、T1基因型、MANU2基因型组活细胞比例分别为(72.75±2.25)%、(60.99±0.13)%、(80.66±0.40)%、(79.06±1.19)%,总凋亡率分别为(10.42±0.23)%、(8.30±0.03)%、(9.24±0.79)%、(8.04±0.48)%,北京基因型组中活细胞比例最低(P<0.05),T1基因型组与MANU2基因型组活细胞比例大于H37Rv组(P<0.05),而细胞凋亡比例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基因型来源的脂聚糖诱导细胞死亡的比例增加,比T1和MANU2基因型来源脂聚糖毒力更强。结论北京基因型结核分枝杆菌来源的脂聚糖能在体外诱导更高水平的细胞死亡,是一种比T1和MANU2基因型来源的脂聚糖毒力更强的抗原成分。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型 细胞因子 毒力 脂聚糖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巨噬细胞是MTB进入宿主后的第一道防线,亦是MTB生长和持续增殖的主要宿主细胞,其功能的改变对于宿主抵御MTB感染及控制后续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生至关重要。非编码RNA(ncRNA)参与了包括结核病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ncRNA调控巨噬细胞介导的MTB感染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宿主导向的抗结核免疫治疗潜在靶点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结核病防治所治疗的100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失眠、头晕头痛、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盐酸乙胺丁醇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促进病情改善,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盐酸乙胺丁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基因芯片检测应用在分枝杆菌菌种的鉴定以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集的158例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采集的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以及使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BD BACTEC MGIT 960,以下简称“MGIT-960”)培养,并实施耐药性检测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RFP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115例:以MGIT-960培养为参考,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92.7%、灵敏度为79.3%、特异性为96.8%、Kappa为0.790;INH的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98例,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88.3%、灵敏度为78.1%、特异性为92.4%、Kappa为0.7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检测能够精准地鉴定出菌种类型以及耐药基因检测,且与MGIT-960培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基因芯片 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耐药基因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本科室检查的结核病患者共38例,设定为检查组1,选取单一耐药结核病患者共38例,设定为检查组2,选取多重药结核患者共38例,设定为检查组3,然后选取健康者共38例,设定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痰液标本进行检测MTB-L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分析MTB-L检测情况,检查组1、检查组2、检查组3和对照组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0(52.63%)、27(71.05%)、34(89.47%)、1(2.63%)。检查组3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组2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检查组1和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组1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B-L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无论单一耐药还是多重耐药都显著增加阳性率的检测,MTB-L的检测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

  • 标签: L型结合分型杆菌 结核病 PCR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离心沉淀集菌方法来提高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方法采用快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检测痰液抗酸杆菌,同时痰涂阳性者接种酸性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照观察。结果利用离心沉淀集菌方法可提高痰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敏感,其阳性检出率高,便于其他实验室借鉴与改进推广运用。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离心沉淀集菌 痰涂片 培养
  • 简介: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相关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北京家族菌株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常规罗氏培养基培养,应用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研究,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rics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70株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Beijing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family),分别占70%(49/70)和30%(21/70),18种基因型,其中12株为独特类型,剩余58株分为6簇。北京家族菌株中,89.8%(44/49)为典型北京家族(typicalBeijingfamily),非北京家族菌株表现为高度的基因多态性,可分为13个基因型,9株为独特的基因型。北京家族菌株中表现为全敏感者71.4%(35/49),表现为耐药者为28.6%(14/49);而非北京家族菌株中表现为全敏感者为66.7%,表现为耐药者为33.3%,经卡方检验,两者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8,P〉0.05)。结论北京家族菌株为浙江的流行优势菌株。北京基因犁与耐药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 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北京基因型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检验的检出效果。结果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肺结核患者计87例为实验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受检者87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痰涂片法、夹层杯法以及痰快速培养法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结合分枝杆菌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夹层杯法检验的灵敏度高于痰涂片法与痰快速培养法。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夹层杯法进行痰液检验可有效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可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检验方法。

  • 标签: 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夹层杯法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多抗原蛋白芯片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结核病的住院患儿作为结核病组。选取同期住院,患感染性疾病,同时除外结核病的患儿作为非结核病组;选取体检纯化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既往无结核病史,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胸部影像学及腹部B超检查未见结核病灶的儿童作为结核感染组;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卡疤试验阳性,无基础疾病,无结核接触史的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各组留取血清标本。计算结核病组PPD试验阳性率及细菌学检查阳性率。应用MTB多抗原蛋白芯片同时检测标本中脂阿拉伯甘露糖(LAM)、相对分子质量16000和38000蛋白IgG抗体,通过蛋白芯片阅读仪判断结果,其中任意1种或1种以上抗体检测阳性,即判为蛋白芯片检测阳性。分别计算各组抗体检测阳性率,并计算该方法检测儿童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及,检验分析蛋白芯片检测阳性率与患儿年龄、病程、抗结核治疗时间、激素使用以及结核病类型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结核病组79例,非结核病组33例,结核感染组15例,健康对照组30例。蛋白芯片检测结核病组的阳性率为34.2%(27/79),低于PPD试验阳性率(84.8%,67/79),高于细菌学检查阳性率(12.7%,10/79)。在非结核病组阳性率为6.1%(2/33),结核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0。蛋白芯片检测结核病组的灵敏度为34.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值93.1%,阴性预测值58.5%。Logistic回归发现蛋白芯片检测阳性率仅与病程相关,且随病程延长而阳性率升高。病程〈1个月,蛋白芯片检测阳性率为18.8%(6/32),病程在~3个月,蛋�

  • 标签: 儿童 结核病 血清学诊断 多抗原蛋白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液体快速培养与改良固体罗氏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到我中心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0例,对每份病例标本分别进行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统计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的阳性率、污染率及培养时间。结果 改良罗氏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8/80)和11.25%(9/80)。所需的培养时间分别为28.0(25.0~31.0)d和16.5(14.0~19.0)d。结论 液体培养法阳性率与改良罗氏培养法基本一致,报告时间平均缩短至16.5d,比改良罗氏培养法提前10.0d以上,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为后续进行的药敏试验提供了可靠依据。

  • 标签: 液体培养法 改良罗氏培养法 结核分枝杆菌
  • 简介:【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分泌蛋白ESAT-6(earlysecretedantigenictargetof6kD)对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稳定表达ESAT-6和经重组ESAT-6蛋白作用的小鼠RAW264.7细胞的凋亡;应用Caspase-3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进一步应用Westernblotting分析稳转细胞系ESAT-6表达情况。【结果】RAW-EGFP-ESAT-6细胞系培养48h后的凋亡率与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RAW264.7和RAW-EGFP细胞系(P〈0.05);RAW-flag-ESAT-6细胞系培养48h后的凋亡率与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RAW264.7和相应对照细胞系(P〈0.01)。10μg/ml重组ESAT-6可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而5μg/ml重组ESAT-6无明显诱导细胞凋亡效果。稳转细胞系RAW-flag-ESAT-6细胞内flag-ESAT-6浓度大约只有500ng/ml。【结论】胞内低水平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ESAT-6可依赖caspase-3信号通路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凋亡。

  • 标签: ESAT-6 巨噬细胞 CASPASE-3 流式细胞仪
  • 简介:耐药结核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是当前肺结核控制面临的巨大挑战。了解结核病耐药程度及趋势,对结核病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省常山县结核病耐药情况调查的结果,旨在为完善科学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诊断、治疗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例450例。

  • 标签: 结核病控制 常山县人民医院 痰涂片阳性 耐药程度 耐药结核病 浙江省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