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婴儿出生时,体内带有从母体而来的雌激素,使阴道内环境呈酸性,有一定的抗病力。两周后这种雌激素排泄殆尽,阴道内PH值升高,阴道内环境变成中性或碱性,而小女孩的内、外生殖器官都没有发育成熟,阴道皮肤薄、无皱襞,因此,抗感染能力差,易被细菌感染,小女孩易患外阴炎,临床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局部可以用妇炎洁洗液清洗,注意内衣的清洁卫生。必要时可用抗生素配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幼女 外阴炎 预防措施 疗效观察
  • 简介:1929年,Critchley以“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arterioscleroticparkinsonism)”描述高血压老年患者表现出的肌强直、面具脸和小步态等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症状,并提出这一综合征具有进展迅速、下肢受累明显重于上肢且多无震颤的特点;同时,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教育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检查的儿童共计60例。结果两组受检者儿童在刷牙2-3次比例、正确使用牙刷比例和牙齿保健意识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在综合护理教育后的龋齿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龋齿发生率(10%)。结论综合性护理教育措施对预防儿童龋齿具有更积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教育 儿童龋齿 牙齿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方法在辅助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效果观察,治疗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十安神药+吴茱萸敷贴涌泉穴的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安神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8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24例。结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根据疗效认为综合护理方法辅助治疗失眠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 标签: 综合护理 穴位敷贴 失眠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对老年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老年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积极明确诊断并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综合治疗,并观察该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100例住院患者中有62例病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彻底治愈康复出院,3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出院。结论临床上采用综合疗法对老年肺炎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为今后治疗与预防老年肺炎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 标签: 老年肺炎 综合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外科护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方法针对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出现护理差错、缺乏经验和责任心等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综合护理在提高患者术后治疗的成功率产生重要作用。结论护理人员都需具备高度责任感,关怀和尊重患者,并耐心听取患者的言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大大提升外科手术中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外科 综合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中央管综合征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8.10-2015.10期间的33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无骨折脱位型中央管综合征的有14例,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在61.2岁(50-81岁).受伤原因主要为高处坠落伤和交通事故伤,也有牵引按摩损伤.受伤机制主要为颈椎过伸型损伤.所有病人常规进行X线摄片和MRI检查.11例行保守治疗,3病例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1例,后路手术2例.脊髓损伤采用ASIA评估.结果无骨折脱位型中央管综合征病例14例存在不同程度脊髓受压.脊髓致压因素为颈椎间盘突出的11例,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2例,后纵韧带骨化的1例.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上肢型的9例,四肢型的5例.伤后6个月改善率为63.5±8.6%.伤后12个月随访10例仍存在双手的麻木或疼痛感,伤后24个月随访7例仍存在双手的麻木感.结论无骨折脱位型中央管综合征病例多数存在脊髓受压.脊髓致压主要因素为颈椎间盘突出.神经功能障碍以上肢型多见.手术治疗的疗效较好,但多数病例预后仍残留双手感觉功能障碍.关键词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综合征机制治疗中图分类号R6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98-02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分期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肩周炎患者在疼痛期给予浮针配合理疗治疗,粘连期给予针刀、手法治疗,恢复期给予适宜的功能锻炼。7d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急性期总有效率为100%(38/38),粘连期为93.5%(29/31),恢复期为100%(21/21);治疗后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关节局部形态都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浮针为主综合疗法分期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肩周炎 分期治疗 针刀 浮针 手法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从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单纯通过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这一现状出发,结合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特点,观察从药物治疗结合自我保健、家庭关怀、健康教育等对他们进行多种形式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本中心收治过的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组进行药物治疗及综合干预。结果半年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结合多种形式的综合干预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控制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原因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2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18例,男75例,女4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43岁,对照组118例,男65例,女53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42岁。治疗组给予针刺、低频、咽部物理刺激的综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单纯的针刺治疗,10天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63.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标签: 中风后吞咽障碍 综合疗法 针刺法
  • 简介:目的总结肝窦阻塞综合征(SO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OS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情况。结果12例患儿中,8例患儿原发病为白血病,4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临床表现主要有腹胀(4例)、肝肿大伴触痛(9例)、脾大(6例)、体重增加(10例)。1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凝血功能检测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7例;7例患儿行血D-二聚体检查,其中4例升高。血常规检测中,4例白细胞、粒细胞均降低;9例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降低。8例患儿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弥漫性肝肿大、实质非均质改变,肝静脉变细、显示不清或胸腹水、脾大。2例行肝活检,示肝窦内细胞浸润或肝窦扩张。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均预后良好。结论白血病及干细胞移植患儿治疗后如果发生肝肿大、体重突然增加、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表现,需警惕SOS的发生。

  • 标签: 肝窦阻塞综合征 化疗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哮喘发作次数。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在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哮喘发作次数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所得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哮喘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哮喘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的长期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进行治疗的2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将生存时间≥5年的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将生存时间<5年的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长期生存情况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临床分期、平均治疗次数、肿瘤分型、动静脉分流、血管造影、介入前后的AFP值、碘油沉积类型、AFP值变化、PEI治疗、肝功能、肿瘤直径及扩散转移情况等,(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经1~7年的随访,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0.0(16/20),3年生存率为30.0(6/20),5年生存率为20.0%(4/20),7年生存率为5.0%(1/20)。结论年龄、临床分期、平均治疗次数、肿瘤分型、动静脉分流、血管造影、介入前后的AFP值、碘油沉积类型、AFP值变化、PEI治疗、肝功能、肿瘤直径及扩散转移情况等因素均会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生存情况造成明显的影响。

  • 标签: 肝癌患者 介入治疗 长期生存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共108例,随机将108例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常规组患者单用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综合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综合组干眼症患者的各项干眼症症状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对干眼症患者的高症状评分进行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干眼症 症状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