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人离体牙在低温冷冻保存前后的牙本质和牙髓细胞的生物特性,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需要拔除的无龋坏、无缺损新鲜离体前磨牙或第三磨牙40颗。其中20颗离体牙制成牙本质盘标本,随机分为程序降温组和新鲜拔除组,每组10颗;冻存复苏后,进行力学分析以及用扫描电观察两组标本的牙本质表面和纵剖面。剩余20颗牙使用改良组织块法原代分离牙髓细胞,冻存复苏后,观察分析冻存前后的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结果:低温冷冻保存复苏后,离体牙的牙本质和牙髓细胞的生长特性的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程序低温冷冻技术保存牙齿,牙体牙髓组织生物学特性均能保持良好。

  • 标签: 低温冷冻保存 牙本质 牙髓细胞 生物特性
  • 简介:目的:观察RECOLITE(脱敏王)治疗老年人静止根面龋伴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实验组使用RECOLITE,对照组使用0.48mol/L的氟化钠溶液.记录第3次治疗后的疗效及实验组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结果:实验组:显效50颗(90.90%),有效3颗(5.45%),无效2颗(3.63%),总有效53颗(96.36%);对照组:显效23颗(40.90%),有效29颗(52.72%),无效3颗(5.45%),总有效52颗(94.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效率差异显著(P<0.05).3个月后实验组疗效:显效43颗(89.58%),有效3颗(6.25%),无效2颗(4.16%),总有效46颗(95.83%).结论:RECOLITE对老年人静止根面龋既有消毒作用又对其伴牙本质过敏症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牙根龋 氟化钠 牙本质过敏 洞漆
  • 简介:摘要:目的:本项研究的宗旨是深入分析持续质量提升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血常规检测前样本采集质量管理上的影响,目的在于增强检测成果的精确度与信赖度,进而促进临床诊疗工作的效能。方法:实施一种随机分配实验方案选取自2023年3月起至2024年1月为止,在本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并需要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的60位病人,以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了一连串不断的质量提升的看护行动涵盖了从对抽血工作人员的教育、抽血过程的标准化到抽血场所的改善等各个方面,尽管这些措施并非穷尽所有可能。相比之下对照组仍然保持了标准的抽血程序。两批次的抽血样本的品质监管状况通过衡量样本污染频率、血液细胞损坏比例等主要参数来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为期近一年的实施和观察,观察组的采血标本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明确地讲观察组中的样本污染程度与血液细胞损坏比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别在统计上是显著的(P值低于0.05)。结论:不断的品质优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增强血液常规分析前样本的质量监管降低样本在检验前受到污染和细胞损伤的风险,从而促进分析成果的精确度和信赖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干预 血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采血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DGI)Ⅱ型家系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明确其致病原因,并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样,提取全基因组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潜在的致病变异位点。结果该家系患病成员表现为患牙呈琥珀色半透明状、球状牙冠、牙颈短缩、牙齿磨耗、髓腔及根管闭锁,与DGI-Ⅱ型相符,其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基因第5外显子均存在c.2837delA(p.Asp946Valfs*368)杂合移码变异,未见文献报道和数据库收录,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评级为疑似致病变异(PVS1_Strong+PM2)。结论DSPP基因第5外显子c.2837delA(p.Asp946Valfs*368)杂合移码变异可能是该家系的致病原因。上述发现丰富了DSPP基因的变异谱,为该家系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牙本质发育不全 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 移码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目的:观察极固宁与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两种脱敏药物联合应用对牙本质小管的堵塞作用,为牙本质过敏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新拔除的第三磨牙84颗,制备成牙本质过敏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2)、极固宁组(n=24)、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组(n=24)、联合应用组(n=24)。从涂布脱敏药物的3组中各随机抽取12个样本进行刷牙实验。扫描电镜下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堵塞情况,并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完全开放,极固宁、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联合应用组均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联合应用组封闭效果最佳。经过刷牙实验联合应用组的封闭效果仍是最好的。结论:脱敏剂的联合应用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抗磨耗性。

  • 标签: 牙本质过敏 极固宁 高露洁专效抗敏牙膏 牙本质小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3M.ESPE粘结剂联合YAG激光对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本质过敏症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3M.ESPE粘结剂联合YAG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YAG激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占比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M.ESPE粘结剂联合YAG激光对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粘结剂 激光 牙本质过敏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参数设定下氦气源低温常压等离子体(non-thermal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NTAPP)射流处理对牙本质表面温度、润湿性以及胶原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为NTAPP在口腔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NTAPP发生装置的氦气气体流量分别设定为3、4、5 L/min,放电输入功率分别设定为8、9、10、11 W,分别处理12组人牙本质试件(西安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提供,每组样本量为6),采用红外热像仪连续测量NTAPP射流处理60 s内试件表面温度,绘制温度曲线。测量上述气体流量、输入功率设定下NTAPP射流处理5、10、15、20 s后牙本质和未经NTAPP处理的牙本质(阴性对照组)接触角(每组样本量均为6)。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观察氦气气体流量为5 L/min,输入功率分别为8、9、10、11 W设定下NTAPP射流处理5、10、15、20 s的各NTAPP组及阴性对照组(未行NTAPP处理)(每组样本量均为4)牙本质试件胶原纤维的微观形貌。结果气体流量、输入功率和处理时间对牙本质表面温度及润湿性均有显著影响(P<0.01)。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牙本质表面温度呈上升趋势;输入功率越大,牙本质表面温度越高;气体流量越大,升温越迅速。气体流量为5 L/min、输入功率为11 W处理60 s时,牙本质试件表面温度最高,为(35.10±0.24) ℃。随着NTAPP处理时间延长,与阴性对照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75.57°±1.45°)相比,各NTAPP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均显著减小(P<0.05);随着气体流量及输入功率增加,接触角呈减小趋势,气体流量为5 L/min、输入功率为10 W处理20 s后牙本质表面接触角最低,为13.19°±2.01°。FE-SEM显示,随着输入功率增大及处理时间延长,胶原纤维出现断裂、融合等不同程度的破坏。结论NTAPP处理可显著改变牙本质表面温度、润湿性及微观形貌,效果与设备的气体流量、输入功率和处理时间密切相关。

  • 标签: 等离子气体 牙本质 温度 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 疏水及亲水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序列旋转运动器械ProTaperNext与单支锉往复运动器械Reciproc根管预备后对根管壁牙本质折裂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下颌离体单根管前磨牙60颗,去除牙冠,自凝树脂和藻酸盐印膜材料包埋牙根。样本随机分为三组(n=20),对照组不予处理,实验组分为PTN组和REC组,分别采用ProTaperNext以及Reciproc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完成后,与距根尖3mm、6mm、9mm处与垂直于牙长轴将样本切开,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各横截面上根管壁折裂的产生情况。结果PTN组与REC组牙本质微裂的发生率分别为65%、7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器械在距根尖3mm处所引起的牙本质微裂发生率分别为50%、12.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组和REC组引起根管壁牙本质微裂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镍钛器械在距根尖3mm处所引起的牙本质微裂发生率高于距离根尖6mm及9mm处。

  • 标签: 镍钛根管预备器械 牙本质折裂 Reciproc ProTaper Next
  • 简介:目的探讨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matrixprotein,DMP-1)对功能矫治前伸下颌过程中髁突骨软骨增殖的作用,为临床骨性Ⅱ类错[牙合]矫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70只,随机等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全天佩戴下颌前伸斜面导板,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实验第1、3、7、14、21、28和35天每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取双侧髁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检测DMP—1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中DMP-1表达于第3天开始增强,至第14天达到最高峰,强度-色调-饱和度(IHS)值(85.67±4.51)与对照组(10.67±1.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P—1参与大鼠下颌前伸过程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促进髁突软骨增殖和软骨内成骨。

  • 标签: 下颌功能前伸 髁突软骨 骨改建 DMP-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 3M.ESPE粘结剂联合 YAG激光对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牙本质过敏症患者 76 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 3M.ESPE 粘结剂联合 YAG 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 YAG 激光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占比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M.ESPE 粘结剂联合 YAG 激光对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 标签: 粘结剂 激光 牙本质过敏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标本质量评估方式对女性宫颈癌筛查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5月参与宫颈癌筛查对象若干例,分别抽取各200例不同筛查方式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的样本接受常规的宫颈癌筛查,实验组的样本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标本质量评估,对比筛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对照组病理活检/TCT阳性比值为(14.29%);实验组为(17.14%),实验组筛查准确性比对照组高,效果更为理想(p<0.05)。结论:为了减少宫颈脱落细胞学筛查风险,相关单位可对标本进行质量评估管控,以此来保证后期筛查结果和患者的生理情况相符合。

  • 标签: 宫颈癌筛查 标本质量评估 筛查结果准确性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疼痛性疾病机制复杂,但终究是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分析、诊断疼痛性疾病的过程就是检查疼痛感觉神经系统损伤和病理改变;治疗疼痛性疾病无疑是纠正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

  • 标签: 疼痛性疾病 疼痛感觉神经系统 定义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评价极固宁^TM和氟保护剂对全冠活髓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症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0例(共266颗基牙)行冠桥固定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极固宁^TM组、氟保护剂组、75%NaF组(对照组),所有基牙采用暂时冠修复、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粘固。7-10d后试戴修复体时,观察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三种药物处理过的基牙过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极固宁^TM组(有效率95.51%)和氟保护剂组(有效率93.26%)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53.4l%)(P〈0.01),而极固宁^TM组和氟保护剂组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固宁^TM与氟保护剂可以有效的预防全冠活髓基牙预备后牙本质过敏症的发生。

  • 标签: 牙本质过敏 脱敏法 免疫 牙修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痰培养,其中40例未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研究组),观察比较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漱口方法、送检时间、咳痰方法等情况的达标率分别为97.50%、95%、97.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0%、60%、6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干预,能规范痰样本的咳取和送检操作,提升痰液培养和检查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痰培养 送检 医护一体化模式 呼吸内科 标本
  • 简介:目的:应用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染色观察并评价3种粘结剂(SingleBond、ClearfilTMSEBond、Ad—pe—PromptTM)牙本质粘结界面。方法:选取9颗新鲜拔除的无龋坏人磨牙,用600目碳化硅砂纸在流水冲洗下预备出统一的牙本质粘结面玷污层,分别用3种粘结剂按使用说明进行粘结处理。每颗牙齿标本在流水冲洗下垂直于粘结面切割出3个10×2×2mm^3试件,包埋固定后在切片机上切取6μm厚薄片。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本质粘结界面。结果:应用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3种粘结剂牙本质粘结界面中暴露的胶原蛋白层。结论: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染色可以应用于牙本质粘结界面的观察研究。

  • 标签: 牙本质 粘结剂 三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从病理解剖角度出发,理解与研究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性的本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共60例,回顾性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表现。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匹配代表其撕裂范围的病理解剖分型。结论主动脉撕裂范围和分支血管的受累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此应该站在病理解剖学的角度上,强化认识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在对各种复杂临床表现进行网罗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一元论”来进行科学的诊断,利用降阶诊断思维优先将主动脉夹层排外,另外MRI在该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其次为CT平扫。

  • 标签:
  • 简介:避孕套之所以得名"安全套"是基于它在避孕、防病甚至治病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但是,如果过份地夸大其作用,认为有了它就有绝对安全,无疑是不科学的,因为"安全套"在很多时候是不安全的.

  • 标签: 避孕套 性功能障碍 免疫性不孕 阳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