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按照河南科协的批复,河南药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于2012年4月25日在洛阳市召开了“河南药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会议”。大会邀请了科协学会部邓红军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邓部长充分肯定了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并对学会下一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 标签: 药理学会 换届工作 理事会 河南省 会议 洛阳市
  • 简介:摘要泸定县是全州麻风高流行区之一。解放前至今,共累计发现病人574例,除死亡外迁295例外,现实有病人279例,患者分布广泛,有病人的村民组占全县村民组的64.37%。1958年发病率为82.33/10万,2010年下降至1.17/10万,下降了98.58%;患病率1958年为11.1‰,2011年为0.19‰,下降了98.29%。

  • 标签: 麻风病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科室是医院的基础单位和功能单位,科主任既是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也是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和管理千部,因此对科主任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既是医院需要认真考虑和面对的问题,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的课题。但目前选拔和考核科主任的标准存在诸多缺陷,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医改的要求。随着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立科主任胜任特征模型,开展科主任胜任力的测评体系研究,对促进学科发展,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广东清远市所属7所医院的科主任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测评体系 科主任 清远市 广东省 胜任力
  • 简介:目的对广东2005—2010年育龄妇女(15~49岁)人群中二期梅毒及隐性梅毒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梅毒疫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流行趋势:广东育龄妇女人群隐性梅毒发病率自2005年的17.37/10万(病例数3300例)增加至2010年的49.79/10万(病例数10100例),平均年增长率为24.55%,χ2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呈快速递增状态(χ2=4.85,P=0.028);而二期梅毒呈轻度下降,年平均增长率为-2.42%(χ2=3.31,P=0.069)。(2)年龄分布:主要以25~35岁人群发病率较高,达85.45/10万~98.75/10万。(3)疫情上报医疗机构构成比:以综合医院为主,占60.86%;其次为妇幼保健院(14.26%)、皮肤病防治机构(10.32%);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仅占1.66%。结论广东育龄妇女人群中二期梅毒呈轻度下降,而隐性梅毒则呈快速增长趋势,提示应加大在育龄妇女中的梅毒筛查力度,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梅毒筛查能力建设,以控制育龄妇女人群中梅毒疫情的上升及母婴梅毒的传播。

  • 标签: 育龄妇女 梅毒 二期梅毒 隐性梅毒 流行趋势 性传播疾病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湖北21所医院2005年—2009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22069株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10036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从2005年的30.06%增加到2009年的57.17%,检出率上升明显;产ESBLs肠杆菌科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产ESBLs肠杆菌科56.27%和27.67%;菌株检出来源主要为尿液和痰标本;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产ESBLs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近年大幅上升,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 标签: 肠杆菌科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区2000~2009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预测未来急性肝炎发病趋势。方法对某区2000~2009急性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住人群发病率呈平稳下降,至2009年下降到一个相对较低水平(12/10万),而外来流动人群发病率趋势有升、降起伏变化,且发病率处在一个较高水平(62/10万);发病呈20~40岁年龄段单峰性升高曲线;十年间,甲型肝炎得到有效控制,而乙型肝炎发病呈稳中有升趋势。结论今后急性病毒性肝炎防治策略重点在(1)外来流动人口;(2)探讨青壮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原因,制定有效的社区综合防治方案;(3)用出生队列研究的方法对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人群免疫效果进行中、长期追踪观察。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肝炎 发病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黔南州预防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及母婴阻断效果,为进一步开展与推广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母婴阻断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我州三个艾滋病示范区通过自愿咨询检测发现的27例HIV感染孕产妇进行综合干预措施(人工终止妊娠或抗病毒治疗+住院分娩+人工喂养指导)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HIV阳性的孕产妇中有8例人工终止妊娠(29.63%),19例住院分娩(9例阴道分娩、10例剖腹产)所生儿童均采用人工喂养(国家项目补贴3000元/例奶粉),其中18例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予抗病毒治疗,所生儿童有16例满12月龄或18月龄HIV抗体检测阴性,1例于2月龄因“腹泻”死亡,1例于1+月龄因意外窒息死亡,母婴阻断成功率达94.12%。1例孕产妇及所生新生儿拒绝抗病毒治疗(母亲已死亡,儿童送人失访)。结论贵州黔南州HIV感染孕产妇母婴传播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有效的,通过对HIV抗体阳性的孕产妇做好围产期保健,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HIV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实施。

  • 标签: 艾滋病病毒(HIV) 孕产妇 综合干预措施 母婴阻断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四川绵竹市教师人群代谢综合症(metabolicsyndromeMS)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的代谢综合症诊断标准,对2012年5月-9月在我院体检的5211例(男2247例,女2964例,年龄22-91岁)绵竹市教师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绵竹市教师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总体患病率为13.1%,其中青年组患病率2.1%,中年组患病率15.3%、老年组患病率24.8%。各危险因素中腹型肥胖36.0%、糖代谢异常22.1%、血脂异常25.9%、高血压22.0%。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①四川绵竹市教师人群代谢综合症的患病率与全国大中城市代谢综合症的患病率相当。②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代谢综合症 危险因素 患病率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5-2010年遂宁市安居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居区2005-2010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432.35/10万,死亡率为0.12/10万。2005-2010年发病率依次为603.70/10万、424.16/10万、408.14/10万、347.20/10万、420.58/10万、358.01/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在较高水平波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传染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疾病及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 标签: 传染病 发病率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云南德宏州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耐药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WHO推荐的HIV耐药警戒线调查方法,于2009年、2010年对德宏州陇川县参加抗病毒治疗的25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HIV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研究。结果250例患者在2009年的监测中有11名患者出现耐药,人群总耐药率为4.4%。2009年检测没有发生耐药而2010年参加随访调查的221名患者中新发生了7例耐药,新发HIV耐药率3.2%。所有发生耐药的患者均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tidereversetranscriptaseinhibitors,NNRTI)耐药,但没有患者对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s,PI)耐药。2009年和2010年两年监测血浆HIV病毒载量(viralload,VL)≥1000拷贝/ml的患者中发生耐药的比例分别为55.0%(11/20)和84.6%(11/13)。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最近1个月有饮酒史的患者HIV耐药发生率高于无饮酒史者,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未显示两者间存在关联。此外,对两次调查中VL≥1000拷贝/ml的全部28名患者进行HIV病毒亚型测定,共发现5个HIV病毒亚型,其中C亚型10例(35.7%)、B亚型10例(35.7%)、CRF08_BC4例(14.3%)、CRF01_AE3例(10.7%)、CRF29_BF1例(3.6%)。结论德宏州接受抗病毒治疗、血浆HIV病毒载量在1000拷贝/ml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HIV耐药率高,HIV耐药发生可能与患者饮酒习惯有关。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治疗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基因启动序列(非编码序列即TATA)核苷酸的多态性与云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遗传关联性以及与胆红素程度的相关性。方法98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病例组,48例无黄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UGT1A1第1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产物,PCR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TATA等位基因突变率分别为8.7%及8.3%,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x2=0.003,P=0.958,P>0.05);病例组中TATA突变纯合子或杂合子的新生儿胆红素程度与TATA正常野生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UGT1A1TATA基因的多态性与云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无遗传关联性,并且与胆红素程度无关。

  • 标签: 新生儿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基因突变 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2012年4月22日,四川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口腔颌面外科发展论坛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邱蔚六院士,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周学东教授等出席了四川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和论坛。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四川省 论坛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成都 中华口腔医学会
  • 简介:广东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定于2012年6月15日至17日在汕头市帝豪大酒店举办“2012年广东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高血压临床研究新进展专题研讨会(第九届)”。现向广大高血压及相关疾病临床医生征集论文。

  • 标签: 广东省医学会 高血压学 专题研讨会 相关疾病 临床研究 征文通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邢台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等并发症的发病因素。方法以“2009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分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诊断标准为标准,筛查邢台县医院3年住院病历中12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发病因素。对其发病因素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并与2007年杨文英全国糖尿病调查报告比较。结果高龄、强迫人格倾向、饮食习惯、肥胖、酗酒等因素是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更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结论应提高对高龄、强迫人格倾向、肥胖、酗酒等因素的超前干预,以降低DPN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流行病学 高龄 强迫人格倾向
  • 简介:2012年4月14日,陕西首届口腔颌面放射大会&牙科锥形束CT研讨会在西安万年饭店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放射科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联合举办,来自陕西各地区的口腔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80余人参加会议。陕西口腔医学会秘书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与综合临床科陈永进主任致开幕词,大会由放射科主任陈金武主持。

  • 标签: 第四军医大学 放射科医生 口腔医学院 口腔颌面 锥形束CT 陕西省
  • 简介:摘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笔者对本院2011年第四季度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细菌耐药性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的分析2011年第四季度我院氨基糖苷类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DD分析法与消耗金额统计法,并以“日用药金额”作药品费用高低的尺度,分析用药频度和药物费用。结果在用氨基糖苷类药物6种,消耗金额排序前3位是大观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结论我医院在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品种较少,用量较低,使用基本合理。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为氨基糖苷类临床使用主要药物。

  • 标签: 氨基糖苷类 使用分析 用药频度 细菌耐药性
  • 简介:<正>各位同道:为推动山东泌尿微创外科的发展,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工作的要求,由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山东)联合山东泌尿医学研究所,诚挚邀请您进入2012-2013年度由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微创中心承办的专科医师培养及高级访问学者计划。主办单位卫生部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山东)是经卫生部医政司、规划财务司、卫生监督中心、

  • 标签: 培训基地 诊疗技术 医师培养 山东省 医学研究所 卫生部
  • 简介:2012年4月13-15日,华东地区第4次口腔医学学术大会、第3届江浙沪口腔医学研讨会暨江苏第11次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在苏州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苏口腔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口腔医学会、浙江口腔医学会、福建口腔医学会、江西口腔医学会、安徽口腔医学会和山东医学会口腔医学分会共同协办,苏州市医学会及其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

  • 标签: 口腔医学 医学研讨会 华东地区 江苏省 苏州市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