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也越加重视,更加关注食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当中免疫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较广,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改进,目前经过不断完善的免疫检测技术在对抗微生药物残留的检验当中也逐步得到应用,标志着以抗微生药物残留为主的安全监测体系在食品安全检测当中得到建立和应用。为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对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抗微生药物残留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 标签: 免疫学检测 抗微生物药物残留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药品检测环境微生鉴定中,应用多种测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段选择近1年,研究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研究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共计纳入实验室收集的细菌菌株216株以及3株霉菌进行鉴定,应用全自动微生生化鉴定仪进行鉴定,对菌株鉴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鉴定,在编号15细菌菌株中,测得其16rDNA片段,无法区分苏云金芽孢杆菌与蜡样芽胞杆菌。在霉菌测序鉴定中,编号3、4号测得的LSU rDNA片段,无法区分青霉菌变种、岛青霉菌、绳状篮状菌、绳状青霉菌进行区分。结论 在药品检测环境微生鉴定中,新一代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与分析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存在,在鉴定中还应当进一步与环境微生混合菌株融合、优化。

  • 标签: 药品检测环境 微生物鉴定 多种测序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临床微生形态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做为入组样本,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微生形态学检验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感染程度,为医生提供针对性抗生素治疗方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临床微生形态学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医生有效指导临床抗生素用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诊断效果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微生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检验科微生室老年住院患者标本261份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标本阳性率及耐药性。结果:经临床261份标本,共分离261株呼吸道标本,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46株、肺炎克雷伯菌36株、鲍曼不动杆菌14株、大肠埃希菌13株、奇异变形杆菌12株、肺炎链球菌7株、木糖氧化产碱菌4株、鲁氏不动杆菌3株、粘质沙雷菌3株,耐药率>50%。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病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研究的背景是关于含有抑菌成分的口服固体制剂的微生限度检查验证方法。口服固体制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医药领域。然而,口服固体制剂可能受到微生污染的影响,这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进行微生限度检查验证以确保口服固体制剂的微生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生培养鉴定技术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纳入76例尿路感染患者,均在2022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入院诊疗。所有纳入者均接受尿常规检验与微生检验,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并记录微生检验的病原菌类型。结果:在诊断检验后,尿常规检验结果显示有70例为尿路感染患者,有6例为漏诊患者;微生检验结果显示有76例尿路感染患者,有0例漏诊患者。微生检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尿常规检验(P<0.05)。微生检验的病原菌类型中36例为大肠埃希菌,有20例为变形杆菌,有13例为肺炎克雷伯菌,有6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例为白色念珠菌。结论:应用微生培养鉴定技术,可以提高尿路感染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同时,还可检出病原菌类型,为日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建议使用。

  • 标签: 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 尿路感染 阳性检出率 病原菌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洁净室检测表面微生中不同采样法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模拟洁净室中载体片4种材料表面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标准菌利用3种采样法进行检测。比较不同采样方法及载体材料中金葡菌的回收率。结果:采样法为表面擦拭-水浸泡时,金葡菌回收率最高的载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EE)板;采样法为接触皿时,金葡菌回收率最高的载体材料为玻璃板;采样法为表面擦拭-涂布时,金葡菌回收率最高的载体材料为PTEE板(P<0.05)。结论:洁净室检测表面微生时需结合载体材料不同对采样法合理选择,其中表面擦拭-水浸泡多用于粗糙载体材料如PTEE采样,而接触皿则多用于光滑载体材料如玻璃采样。

  • 标签: 洁净室 表面微生物 不同采样法 检测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深圳市第八(宝安)人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及基因特征,为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间各科室送检标本所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基因特征分析。结果:在所有99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576株,总检出率58.2%;其中2008年组181株、2009年组185株、2010年组210株,检出率分别为62.0%、54.1%、59.0%。,对其中5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TEM阳性40株、SHV阳性14株,检出率分别为71.4%和28.6%。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性都较高,实验室应加强监测,临床上应重视参照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TEM和SHV基因检出率高,可能与多药耐药关系密切。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不同厂家的复方罗布麻片I的微生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1105和1106,对复方罗布麻片I进行微生限度方法学适用性试验研究,建立该品种微生限度检查方法。结果:不同厂家的复方罗布麻片I具有不同的抗菌活性,以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含0.1%卵磷脂以及0.7%聚山梨酯80)为稀释液,将供试品稀释成1:20的供试液,采用中和法结合稀释液稀释法,可消除其抑菌活性。结论:采用中和法与稀释液稀释法相结合的方法可用于不同厂家复方罗布麻片I的微生限度检查。

  • 标签: 复方罗布麻片I 微生物限度 中和法 稀释液稀释法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加样方法,用于抗生素微生检定法中滴加抗生素溶液。方法:根据抗生素微生检定法实验原理,通过对加样误差来源的分析,比较实验生物统计结果,筛选最佳滴加溶液方法。结果与结论:用微量移液器加样,定量270μL(以下称本方法),其速度快、间隔时间短、加样量准确、减少实验误差,生物检定统计可靠性测验获得较好的结果,是抗生素微生检定法实验中较好的加样方法。

  • 标签: 微量移液器 加样方法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动力学方程 可靠性测验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通过微生检验技术进行检验,对检验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8年11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微生检验,对照组通过医生经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有效控制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7%(2/30),中度感染和轻度感染各有1例,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3.3%(7/30),重度感染有1例,中度感染和轻度感染各有3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控制感染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控制感染率为73.3%(22/3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检验应用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率。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控制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究微生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对700例,2017年接收到的不合格微生检验样本,使用回顾性探究的方式,探究微生检验样本的分布,出现不合格的成因,质量控制对策。这里是将痰液标本作为例子,进行分析动态检验在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微生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操作过程不规范、标本污染。微生检验沟通前痰液标本不合格率为5.6%明显的高于方沟通后的不合格率3.2%。结论微生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可以推进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有效的减少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值得应用和推荐。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标本 不合格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以及医院感染防控中微生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月本院100例住院治疗患者,将其分组对照,其中常规组50例未实施微生检验,研究组50例实施微生检验。结果:研究组用药合理率、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临床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 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种测序技术在药品检测环境微生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药品微生实验室中的122株细菌和3株霉菌,为连续8月时间经收集所获取,应用全自动微生生化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依照生化鉴定相应的结果,选取在种属分类学上存在一定代表性的细菌应用一代测序技术加以鉴定分析,相互验证菌株鉴定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菌株生化鉴定和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不一致的菌株,根据镜检、生长特点及其菌落形态,将参考测序鉴定结果当作依据。编号24细菌测得16SrDNA片段种,不能针对蜡样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加以有效区分。编号2和编号3种霉菌测得LSU rDNA片段种,针对绳状青霉菌、绳状篮状菌、岛青霉菌、青霉菌变种不能进行有效的区分。结论  一代测序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更为深入地与环境微生混合菌株进行融合,以实现快速、准确鉴定,并将此作为基础,进行建库溯源,以确保测序工作开展的高效与准确。

  • 标签: 药品检测 环境微生物 多种测序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法增强法进行产ESBLs菌株的检测,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45,45%(35/7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头孢美唑、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为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舒普深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100%、80%、65,71%、97.14%、94.28%、28.57%、25.71%。产ESBLs组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组(P〈0.05)。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率较高,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显著。

  • 标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研究尿路感染病原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尿液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326株,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ESBLs纸片法筛选和确证试验。操作按NCCLS-2006年标准进行。结果326株病原菌中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223株,其中产ESBLs的有99株,占44.40%,分别为大肠埃希菌73株,肺炎克雷伯菌2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20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排在前3位的是美罗培南(10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阿米卡星(84.9%)。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排在前3位的是芙罗培南(100%)、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3.1%)。结论本院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分离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菌多重耐药率高,临床应参考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尿路感染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在预防院内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中采用微生检验方法,观察该种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3月--2020年8月的住院15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使用微生检验后结合药学服务给药和采用常规给药,对照两组给药方法应用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感染发生率、临床合理用药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2.63%、98.68%,二组分别是11.84%、80.26%,(x2=21.375,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中,一组分别是5.73±1.64(d)、3427.34±453.37(元),二组分别是7.86±1.83(d)、2153.56±327.83(元),(t=9.791,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医院预防院内感染和临床合理用药中采用微生检验方法虽然会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但是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因此临床上可以推荐使用该种方法。

  • 标签: 合理用药 院内感染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晚期阴道微生对GBS(妊娠晚期孕妇B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检出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2019年3月至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孕前检查200例妊娠晚期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结果探讨妊娠晚期阴道微生与GBS检出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和季节因素不影响GBS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阳性和真菌与GBS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妊娠晚期 阴道清洁度 阴道微生物 真菌 细菌性阴道病阳性 B族溶血性链球菌
  • 简介:由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拟于2009年11月中旬在浙江杭州召开。一、征集论文内容1.抗生素等微生新药作用靶分子及新筛选模型和方法研究进展;2.新抗生素等微生药物和抗菌药研究开发;3.抗生素生物合成与其它微生药物生物合成的研究;

  • 标签: 微生物药物 学术会议 抗生素 征文通知 生物合成 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