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BVblueTM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患者同时采用Amsel标准和BVblueTM法测定BV。结果30例被Amsel标准确诊为BV的患者中,BVblueTM阳性28例,阴性2例;20例用Amsel标准除外BV的患者中,BVblueTM阴性18例,阳性2例,BVblueTM测定法灵敏度为93.3%(28/30),特异度为90.0%(18/20),假阳性率为10%(2/20),假阴性率为6.7%(2/30),准确度为92%(46/50),P<0.001。同时统计50例患者分别采用观察白带性状、测定阴道pH值、胺实验及检查线索细胞单独诊断BV时,其准确度分别为82%、74%、84%及96%。结论BVblueTM作为一种简单、快速诊断BV的方法具有高度敏感及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BVblueTM
  • 简介: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监测血钾的倾向性及低钾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行择期手术的325例住院患者术后低钾血症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监测血钾组与未监测血钾组及低钾血症组与血钾正常组恶性肿瘤、清洁洗肠、开腹手术、是否48h后进普通饮食(普食)等临床特点。结果术后监测血钾组与未监测血钾组恶性肿瘤、清洁洗肠、开腹手术、48h后进普食与术后监测血钾相关(r分别为41.262、30.656、28.564、25.270,p均=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肠道准备类型是妇科手术后是否监测血钾的独立影响因素(OR=2.608,95%CI:1.405~4.839;OR=2.620,95%CI:1.535~4.471)。术后低钾血症组与血钾正常组术后48h内进普食者与术后低钾血症相关(r=5.525,p=0.030)。结论对恶性肿瘤、清洁洗肠、开腹手术、术后48h后开始进普食患者,术后应加强监测患者术后血钾情况,对低钾血症者提早采取补钾措施,以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妇科手术 血钾 监测 低钾血症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单胎妊娠孕妇500例,分为再次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母婴妊娠结局情况。结果:500例中208例阴道试产,146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为70.2%,剖宫产者354例,剖宫产率70.8%;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产后感染率、住院费用均高于阴道分娩组,恶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阴道分娩组长,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感染、窒息及颅内出血与阴道分娩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史不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再次行剖宫产的绝对指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可在严密监护下予阴道试产。

  • 标签: 再次妊娠 剖宫产术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与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的患者共237个周期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受精方式、内膜准备方式、移植胚胎质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临床妊娠率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质量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受精方式、不同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移植胚胎质量是影响临床妊娠结局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年龄、移植胚胎质量是妊娠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玻璃化 冻融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924例宫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治疗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LEEP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5.50%,其中14.50%(134/924)LEEP术后病理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程度重,43.83%(405/924)病理程度较阴道镜活检轻。LEEP术后,发现早期浸润癌4例(o.43%);CINⅢ级累腺19例(2.06%)。随诊6~3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LEEP在治疗CIN中具有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 阴道镜
  • 简介:目的分析经腹超声和MRI对不同类型胎盘植入的植入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本科室孕晚期均行经腹多普勒超声和MRI检查,并手术确定胎盘植入的42例病例,术中对42例胎盘植入进行分型,胎盘粘连10例,胎盘植入21例,穿透性植入11例,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胎盘植入的植入诊断准确性。结果胎盘粘连中MRI诊断植入正确率80%(8/10)、超声20%(2/10);胎盘植入中MRI植入诊断正确率90%(19/21)、超声52%(11/21);穿透性植入中MRI诊断植入正确率90%(10/11)、超声90%(10/11)。结论不同类型胎盘植入中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MRI诊断胎盘植入明显优于经腹多普勒超声,但穿透性胎盘植入两者诊断无显著性差别。

  • 标签: 胎盘植入 胎盘粘连 穿透性胎盘植入 MRI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winreversedarterialperfusionsequence,TRAPS)的临床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2018年间诊断的4例TRAPS,分析其孕期产检及住院分娩病例资料,随访孕期及产后情况,进行病例总结。结果①4例TRAPS均通过超声诊断,超声仍是诊断TRAPS的首选方法;②妊娠结局:4例TRAPS中,2例剖宫产,1例自然分娩,1例放弃妊娠引产,获得活产泵血儿3例,3例受血儿为无头无心无四肢发育,1例受血儿无头无心无上肢发育。结论诊断TRAPS首选方法是产前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可提高泵血儿的生存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胎妊娠 无心畸形 双胎反向动脉灌流序列征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指征、局限、技巧和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8月167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7例患者共剔除肌瘤293个,每例患者剔除肌瘤数目1~9个不等;其中单发肌瘤102例,多发肌瘤65例;肌壁间肌瘤92例,浆膜下肌瘤50例,25例子宫肌壁间与浆膜下肌瘤同时存在;平均肌瘤三径分别为:(6.30±1.49)cm、(5.62±1.41)cm、(5.49±1.30)cm.最大肌瘤体积为11.3cm×10.0cm×8.7cm.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操作157例,10例小切口辅助或中转开腹手术,包括1例肠管损伤,2例腺肌瘤无明确肌瘤包膜,开腹行腺肌瘤挖除及子宫体重建术.平均手术时间114.8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7.28ml.肌瘤直径大于等于6cm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延长和增加(P<0.05);肌壁间肌瘤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浆膜下肌瘤(P=0.001);手术并发症1.19%.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是一种微创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合适的指征选择和镜下缝合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剔除 浆膜下肌瘤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 简介: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更准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及社区感染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的状况、重要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感染科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依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危险因素 整改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12例子宫破裂者为病例组,30例正常分娩者为对照组,采用秩和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孕周、孕次、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瘢痕厚度、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是否为巨大儿等因素中筛选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6kg/m~2、剖宫产产次〉1次、再次分娩时间间隔≥4年是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结论超重、重复剖宫产、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长是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对此类孕妇应给予重视,预防子宫破裂的发生。

  • 标签: 瘢痕子宫 子宫破裂 危险因素 剖宫产
  • 简介:目的分析不育夫妇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用对不育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分析,对部分男性进行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factor,AZF)基因检测。结果168对夫妇205例染色体检查发现15例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占7.32%;染色体多态25例,占12.20%;男性少弱精子症或染色体核型小Y者进行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检查12例,1例b、c区域发现缺失。结论不育者的遗传病因学检查很有意义,可为其生育提供指导。

  • 标签: 不育 染色体核型分析 无精子症因子 病因学
  • 简介:目的:探讨B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怀疑为乳腺占位疾病的患者分别采用B超和钼靶X线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使用B超对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囊肿诊断的准确率高于钼靶x线(均P〈0.05);乳腺增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超诊断乳腺疾病准确率高,且对人体无放射伤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超 乳腺疾病 钼钯X线
  • 简介: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介入性产前诊断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存在介入性产前诊断指征的双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结果介入性产前诊断双胎妊娠88例,其中,羊膜腔穿刺术87例,脐带血穿刺术1例。实际产前诊断胎儿个数169例,检出胎儿异常19例(11.18%)。其中:(1)产前筛查DS高风险29例、ES高风险1例,DS高风险检出双胎之一DS儿2例,检出双胎均为45,XX,der(13;14)(q10;q10)pat。(2)胎儿超声检查异常11例,检出双胎之一69,XXX1例;18-三体4例;双胎之一46,XY,t(12;18)(q13;q21)denovo1例。(3)高龄20例,检出双胎之一DS儿2例。(4)高龄+DS高风险15例,检出双胎之一DS儿4例。(5)单基因遗传病产前诊断6例,其中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4例,双胎均为血红蛋白H病1例、双胎均为重型β-地贫1例选择终止妊娠;双胎均为轻型α-地中海贫血1例。耳聋基因产前诊断2例,其中1例耳聋基因双重杂合突变,1例检出双胎之一耳聋基因异常、之一胎儿结构异常两例均选择终止妊娠。(6)其他7例。术后1个月随访,流产率为0。经遗传咨询4例选择终止妊娠、2例选择减胎术、13例选择期待疗法。结论介入性产前诊断是双胎产前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及单基因遗传病安全、有效的手段,能有效避免缺陷儿出生,具有极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双胎妊娠 介入性产前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本社区老年人糖尿病防治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本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综合防治方法,持续3个月。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控制饮食、体育锻炼、规律用药与定期监测率都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都明显低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明显(P〈O.05)。结论:对老年人糖尿病给予积极的综合防治干预能有效提高其健康行为水平,降低血糖,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人 防治 社区
  • 简介:目的探讨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解冻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68例不孕症患者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解冻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的复苏率、2PN受精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和分娩率等临床结局。结果解冻玻璃化冻存的卵母细胞756枚,复苏率80.69%(610/756),其中MII卵母细胞519枚,2PN受精率53.56%(278/519)。68例患者中,12例无胚胎形成,占17.65%。56例患者共移植66个周期,其中新鲜胚胎移植51个周期,解冻胚胎移植15个周期。新鲜胚胎移植51个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54.90%(28/51),活胎分娩率为45.10%(23/51)。解冻胚胎移植15个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60.00%(9/15),活胎分娩率为46.67%(7/15)。累积妊娠率为55.88%(38/68)。每解冻一枚卵母细胞获得活胎分娩率为5.03%(38/756)。结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技术在取卵日不能获得精子的患者中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人类卵母细胞 玻璃化冷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临床结局
  • 简介:目的:对临床上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观察,分析红细胞输注对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血液科120例血液肿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组患者6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60例。并在治疗后的4周、8周、16周分别观察患者的血液学反应情况,记录检测结果。结果: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患者血液学变化显著,其变化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讨论:在血液科,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肿瘤 红细胞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效果。方法:采用心理和运动疗法,质子泵抑制剂,胃动力药和抗抑郁药综合治疗,8周为一疗程,并统计疗效。结果:本组168例,显效152例,有效16例,无效0例。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肠遭动力障碍,社会、心理及精神等因素有关。心理治疗、运动疗法和质子泵抑制剂,胃动力药和抗抑郁药等联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理治疗 运动疗法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双胎胎儿畸形的分类及各类畸形比例,初步探讨双胎中各类畸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双胎合并胎儿畸形的病例,按畸形累及系统、畸形胎儿个数、畸形严重程度及孕妇年龄分组,分析各组畸形的比例,并分析各类畸形与绒毛膜性质、受孕方式及妊娠年龄的关系。结果267例双胎合并畸形的胎儿中,按畸形的系统分组,比例依次为:心血管畸形(27.3%)、神经系统畸形(20.6%)、骨骼肢体畸形(15.7%)、泌尿系统畸形(13.1%)、水肿胎(12.0%)、颜面体表畸形(11.6%)、前腹壁畸形(8.2%)、消化系统畸形(6.0%)及呼吸系统畸形(5.6%)。非致死性畸形155例、致死性畸形112例,双胎之一畸形225例(84.3%)、两胎畸形42例(15.7),双胎非特有畸形244例(91.4%)、双胎特有畸形23例(8.6%)。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单绒毛膜双胎畸形相比,双绒毛膜双胎畸形中泌尿系统畸形比例显著增加(P=0.007);与自然受孕的双胎畸形相比,辅助生育后的双胎畸形中无脑儿比例显著增加(P=0.006)。结论双胎畸形中以心血管畸形比例最大,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骨骼肢体畸形位于第三;双胎之一畸形比两胎畸形常见;单发畸形比多发畸形常见;双胎非特有畸形比双胎特有畸形常见。

  • 标签: 双胎 胎儿 畸形 绒毛膜性质
  • 简介: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异常核型与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45例具备产前诊断指征的妊娠妇女,行羊膜腔穿刺术及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率为100%。检出异常核型31例,异常率为4.8%。21三体占全部异常核型检出率的35.5%,近三分之一的孕妇伴有超声软指标异常。以超声软指标异常及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和生育胎儿畸形史为指征的异常染色体检出率明显高于高龄妊娠、血清筛查高风险和21三体史。结论①高龄孕妇及血清学筛查高风险都有进行产前诊断的必要性,尤其对伴有超声软指标异常者,建议其行产前诊断;②21三体占全部异常核型检出率的35.5%,应重视21三体产前筛查及诊断,以避免漏诊。

  • 标签: 羊膜腔穿刺术 产前诊断 核型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深静脉全血置换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重症黄疸,其中18例采用深静脉全血置换为治疗组,24例采用保守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一日后总胆红素水平,总住院天数,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胆红素下降快,住院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少,降低了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结论:新生儿重症黄疸采用全血置换疗法疗效好、副作用少。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黄疸 全血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