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内科有关PICC的临床护理措施与体会进行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5月~2022年7月间我院接诊的94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各47例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日常护理方案,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护理认可情况。结果:经护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静脉部位出血、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情况更少,对护理的认可度更高(P

  • 标签: PICC置管 临床 护理 措施
  • 简介:胸腔闭式引流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负压作用,将胸膜腔内气体及液体排出,促进肺复胀,胸膜腔闭合,恢复胸腔内负压,恢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患者呼吸,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临床放置时间一般为3—10d。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感觉不适,影响正常活动,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改变。舒适的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通过护理活动和舒适护理的研究,使人们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2005年1月-2008年1月,笔者对镐例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置管术 正常生理功能 胸腔内负压
  • 简介:对临床上导致的鼻饲插入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更换卧位、改变操作手法、心理护理、器械协助等对策,顺利解决了胃插入困难问题。

  • 标签: 鼻饲管 插管困难 卧位 原因
  • 简介:感染是PICC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期,我们收治了1例在家日常维护不当引起局部感染的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82岁,查出肺癌6个月,经右臂肘正中静脉置入PICC导管36d,第2次带出院回家,在家洗澡,水不慎进入穿刺针眼处,没有引起重视。

  • 标签: PICC置管 临床护理 局部感染 PICC导管 肘正中静脉 日常维护
  • 简介:化疗是一些恶性肿瘤术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低分化恶性程度高易合并各种并发症,易转移。化疗时以往用头皮钢针或留置针穿刺,虽然操作简单,但是难于长期保留,容易脱出需反复穿刺,而且输液时受渗透压及pH值、药物的稀释程度不足,静脉内血流相对缓慢的影响,极易导致静脉炎、皮肤坏死。

  • 标签: PICC置管 化疗 留置针穿刺 护理 恶性程度 肿瘤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在PICC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规范护士操作,设立门诊导管维护护士,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的40例患者实施全程综合管理,并与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管理有利于PICC维护,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的治疗及安全。

  • 标签: 综合管理 PICC 导管维护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通过对患者在PICC中的现状分析发现,往往需约半小时或以上的时间,常规的手臂外展并向上旋转的体位,患者需花费较大的力气来保持,常常需要助手协助,在整个术结束后,患者常反映手臂的不舒适或因体位摆放不佳可能带来的尖端判断的风险。因此,我科设计了一种体位辅助器运用于临床,大大提升了在PICC管过程中的时效,提升了护士准确导管尖端位置,避免在中的风险,提高一次性成功率,使患者对的接受度得到提高,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值得临床的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体位辅助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ICC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180例应用PICC的肝癌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180例PICC出现了穿刺点渗血,感染,局部皮肤溃烂,导管脱出,静脉炎,导管堵塞。结论 对进行PICC的肝癌患者应加强穿刺点及局部皮肤的护理,预防感染、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肝癌患者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内科有关PICC的临床护理措施与体会进行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5月~2022年7月间我院接诊的94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各47例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日常护理方案,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护理认可情况。结果:经护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静脉部位出血、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情况更少,对护理的认可度更高(P

  • 标签: PICC置管 临床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内科有关PICC的临床护理措施与体会进行研讨。方法:选用2021年5月~2022年7月间我院接诊的94例PICC患者,随机分为各47例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施行日常护理方案,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护理认可情况。结果:经护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静脉部位出血、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情况更少,对护理的认可度更高(P

  • 标签: PICC置管 临床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PICC肿瘤患者影响。方法 将156例PICC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8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病人PICC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4.1%,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44%,对照组为88.46%,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肿瘤患者PICC期间的优质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PICC置管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扩皮方法在B超引导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PICC的患者257例分为3组。穿刺成功后:A组采用横切(20°)扩皮法;B组采用纵切(90°)扩皮法;C组采用纵切(0°)扩皮法。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后穿刺点出血情况、患者疼痛度、送鞘成功率。结果C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后24h及72h出血量、疼痛度低于A组和B组(P〈0.01);C组一次送鞘成功率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B超引导PICC扩皮时采用纵切(O°)扩皮法可有效减少扩皮后出血量,减轻患者疼痛,一次送鞘成功率高。

  • 标签: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扩皮 PIC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 PICC穿刺后穿刺点出现渗液的原因与护理进展。旨在为提高 PICC、维护,预防并发症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PICC 渗液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PICC患者带期间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12月我院维护的100例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比该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结果:B组患者总体治疗依从率为98.00%,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80.00%(P<0.05);同时B组患者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与健康知识水平四个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PICC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促使其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与更好的自我护理能力。因此,该护理措施值得在该类患者护理中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PICC置管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8例临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原因分析,探讨DVT发病机理。方法:通过回顾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引发DVT的预防措施,对已经发生DVT的患者,如何精心做好抗凝、溶栓期间的护理,防止发生肺栓塞(PE)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医护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DVT的多发及危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 标签: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旨在探讨骨科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预防。方法: 将我院在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预防及护理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严密的观察,精细的护理、准确的用药加以对患者功能训练后,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一定有效果。观察组的优质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骨科 预防 护理
  • 简介:1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产妇通过一般护理、患肢护理、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结果,11例均痊愈出院。产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发生的主要原因。产后应针对三大主要原因进行预防治疗及护理。

  • 标签: 产后期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