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健康体检中心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后,体检中心体检人员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体检人员共10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1例体检人员。对比两组体检人员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健康体检中心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健康体检中心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体检人员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管理模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5月-2021年5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50例,将其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成2组,A组25例行常规护理,B组25例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就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组T1、T2时的T、HR较同组T0时,差异不明显(P>0.05),但低于对应时段的A组(P<0.05)。A组T1、T2时的T、HR高于T0时(P<0.05)。结论 针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能降低应激反应。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手术室护理路径 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照顾者照料负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主要照顾者160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0人,常规组行神经内科常规延续护理,干预组则予以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Zarit照料者负担量表(Z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BREF)得分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照料者负担较干预前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干预后照料者ZBI评分(24.35分±2.68分)明显低于常规组(35.65分±4.28分)(P〈0.05);干预后两组照顾者SCL-90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照顾者WHOQOL-BREF量表四个领域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干预组各领域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可明显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照顾者的照料负担,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时机理论 延续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 照料负担 心理负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脏搭桥患者围术期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感染与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研究选择回顾了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过程中进行了心脏搭桥治疗的56例患者治疗资料,将所有研究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围术期期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期间采取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当中患者感染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感染率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没有意义(P>0.05)。对照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心脏搭桥患者围术期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感染概率,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的认知与行为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护理后患者糖尿病足认知水平与护理行为评分更高。(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展开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与护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 认知能力 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我院自2021.8至2022.7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进行探析,并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西医护理,试验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经统计,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P<0.05,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灵活运用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护理中,可以缩短各项症状缓解时间,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反应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肺功能和疗效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病例建立的先后顺序予以分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肺部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护理介入后,观察组肺部功能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肺部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 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被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均为我院收治,且收治时间范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即常规护理组(50例)与观察护理组(50例)。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的各项评分不存在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显著升高且高于常规护理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该模式与常规模式比存在显著优势。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老年帕金森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估在强直性脊椎炎患者护理中,应用功能锻炼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遴选本院80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时间范围2022年9月-2024年3月,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纳入病例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功能锻炼护理干预,重点研究两组的关节状态及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BASFI评分、VAS评分后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BASFI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椎炎 功能锻炼护理干预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应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对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肺癌化疗患者,以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等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数量分别为39例,研究时间从2019年6月到2021年5月,对照组使用常规专科护理模式,观察组以此为基础添加应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数量分别为16例、20例和3例,占据比例分别为41.03%、51.28%、7.69%;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数量分别为21例、18例和0例,占据比例分别为53.85%、46.15%、0.00%,观察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更低,P0.0;护理后两组患者FACT-L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提升,观察组提升更明显,P

  • 标签: 肺癌化疗 穴位贴敷 耳穴压豆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尤其在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20年4月-2021年1月收治患者,从中选取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患者护理情况,即切口感染率、手术与术后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满意度。结果:手术与术后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开放性四肢骨折 手术室护理 手术与恢复时间 满意度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肺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我院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中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共计15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肺功能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3%,同时观察组患者的FEV1和FV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护理具有较大的效果提升效果,患者肺功能康复情况显著,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护理路径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双心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应用PCI治疗的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基于时机理论,对患者应用双心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SMS 评分、CSQ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双心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双心护理 时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