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微创有限切开复位经皮LCP内固定植入(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以软组织损伤小,保护骨膜确切等优点,使患者尽快最大程度得到康复。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2例,并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12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月,全部骨折愈合。按Johner-Wrush方法评价功能,本组优11例,良1例。结论有限切开复位运用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容易,骨折复位良好,复位透视时间短,保护骨膜确切,软组织损伤较小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优良的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远端内侧锁定板 MIPPO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老年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确放射治疗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9.55%,数据对比显示前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的治疗效果,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在老年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优良,其治疗有效率高,能有效促使老年肿瘤患者彻底摆脱肿瘤疾病,恢复健康体魄,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精确放射治疗技术 老年肿瘤 临床应用评价 传统放射治疗技术
  • 简介:摘要在医疗卫生领域,人工智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实用价值。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及应用前景。

  • 标签: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脉CT、超声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心绞痛为主要症状怀疑为冠心病患者80例,1周内进行血管造影、CT、血管内超声诊断,以血管造影诊断“金标准”,评价CT、综合超声诊断效用。结果冠脉血管造影诊断冠心病61例。冠脉CT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均高于接近90%,冠脉CT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综合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CT诊断斑块节段(2.98±0.75),与冠脉造影(2.84±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诊断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相近,可作为诊断首选技术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CT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确保疾控中心信息资源完整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式,而其管理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与管理水平的高低与疾控中心各个部门的绩效管理息息相关,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档案管理方式的优化,革新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中落后的方式,提升档案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疾控中心应当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引进科学化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并革新陈旧的档案管理观念,不断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相关策略探讨。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疾控中心 档案管理 策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或Ⅱ期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疗效与安全性,评价Ⅰ期手术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研究。以 2010年 2月~ 2015年 4月,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择期结石性脓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 48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23)、观察组( n=25),对照组: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 5-10日后,引流液澄清,体温、血常规、尿常规恢复正常后,行Ⅱ期碎石清石术,观察组采用Ⅰ期经皮肾碎石清石术,术中低灌注压,统计相关指标,一期清除脓肾、结石,若结石残留二次手术也视为Ⅰ期手术入选观察组,并将二次手术指标累计计算。结果:观察组 25例,其中结石残留 7例,均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腔内泌尿技术Ⅰ期手术不能使患者明显获益,结石残留率高,还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再手术率高,不能作为结石性脓肾处理方法。

  • 标签: 脓肾 腔内泌尿技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技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研究。方法 :将我院 2014年 6月— 2016年 6月年收治的 5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患者采取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壁修补术, B组患者采取全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保留尿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阴道长度、治愈率、复发率以及性生活满意率、术后 POP-Q 评分等进行比较;术后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别不大,无统计学差异( P> 0. 05)。 B组患者保留尿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 A组, B组者阴道长度明显长于 A组,治愈率和性生活满意率明显高于 A组,复发率则明显低于 A组;术后 POP-Q 评分优于 A组。上述比较两组患者差别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结论 : 盆底重建术用以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损伤相对较小,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全盆底重建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sARRAY技术高通量检测乙肝病毒耐药基因变异性。方法利用MassARRAY技术软件设计iPLEX引物,根据说明书要求完成PCR扩增、SAP反应、引物延伸,并且利用MALDI-TOF-MS采集、分析iPLEX反应获得的相关数据,完成基因变异位点的确定。选择2014年12月-2017年3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8例,采集多重耐药血清标本,将MALDI-TOF-MS检测获得的HBV基因变异位点区域完成DNA测序,并且将结果与MALDI-TOF-M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单药耐药或多重耐药有关的基因位点主要包括rtL180M、rtA181M、rtT184G及rtN236T。根据MassARRAYAssayDesign软件设计的延伸引物,MALDI-TOF-MS同时检测、分析上述位点,结果相符。取PCR反应获得的产物2uL,在1%琼脂糖电泳下可见扩增产物为800bP;利用MALDI-TOF-MS技术高通量同时完成33份标本测定,10份标本出现与DNA测序结果不一致,2份标本MALDI-TOF-MS技术高通量未能检测到,1份存在2个检测位点不同。结论将MALDI-TOF-MS技术高通量检测乙肝病毒耐药性效果理想,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能为临床诊断、治疗及疾病监测提供依据。

  • 标签: MassARRAY技术 高通量 乙肝病毒 耐药基因 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项背肌筋膜炎是指肌肉、筋膜等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或受寒冷刺激所导致的无菌性炎症1。临床症状多为患者自述项背部有长时间酸痛点,在久坐低头后或受凉症状会加重,皮下可触及结节,疼痛一般在自行活动后可缓解。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单纯的运动疗法、消炎止痛药或针灸进行治疗,但疗效一般。所以我们选用针灸配合肌肉牵伸技术,对30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治疗,结果如下。

  • 标签: 项背肌筋膜炎 针灸 肌肉牵伸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外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372例骨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和(或)引流方法,观察组则给予VS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创面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外伤患者进行VSD能显著改善创面愈合状况,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以及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科外伤 治疗效果 总结报告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凝聚胺技术的应用效果及优势。 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样本为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 110 例, 以 2015.10~2016.10 为样本选取时段, 对其静脉血进行采集,将血液样本分为 2 份,分别采用凝聚胺技术和盐水法进行检验,对 2 中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 结果: 相较于盐水法,血液检验中采用凝聚胺技术敏感度明显较高,并且,应用凝聚胺技术在 3min 内及以后特异性均显示为消失, 75 例( 68.18% )在 5~10s 非特异性消失,各项对比数据差异均 P<0.05 ,统计学形成意义。 结论: 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凝聚胺技术优势明显,不但敏感性较高,方便操作,检验准确性较高,可对输血安全进行保证。

  • 标签: 临床输血检验 凝聚胺技术 应用效果 优势
  • 简介:目的探讨避开肋间神经闭合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其中观察组48例,采用避开肋间神经胸腔闭合技术,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胸腔闭合技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拔除引流管时间,采用VAS疼痛评分对患者术后进行疼痛评分并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均逐渐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d、3d、拔管后及1年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1%(1/48)和6.5%(3/4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外科手术为临床中常见的手术,采用避开肋间神经闭合技术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对患者PaO_2及PaCO_2影响较小,避开肋间神经闭合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避开肋间神经闭合技术 开胸手术 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墨云班课在护理实训课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随机抽取两个班,其中一个班60人为实验组,运用蓝墨云班课进行实训教学,另一个班6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统计分析两组学生实训项目的考核成绩,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实训项目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1.7%学生认为运用蓝墨云班课能够改善教学效果。结论蓝墨云班课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师生互动,改善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效果。

  • 标签: 蓝墨云班课 基础护理技术 实训教学
  • 简介:摘要实验教学是医学课程的重要环节。承担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技术人员责任重大。高质量的实验项目的开展和每个实验能够高质量的完成,这就要求从事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技术人员有较高的实验技能。本文作者从事多年的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也从事过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准备工作。对目前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从事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技术人员的现状有深入的了解。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对于如何提高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目的是引起对从事医学基础教育的实验教学人才培养的关注。

  • 标签: 实验教学 实验技能 培训
  • 简介:摘要隨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医院管理基础工作高效运转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作为医院统计管理工作的基础组成部分,医院病案统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统计效能。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也逐渐引入新技术,从而降低人工操作失误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文结合当前医院病案统计现状,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医院病案统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现代化信息技术 医院病案统计 现状 问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理疗技术在手外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78例手外伤术后患者,在2012年07月--2017年07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9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措施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多功能微波照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康复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肿胀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功能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术后患者实施新理疗技术,能够显著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尽快帮助患者消肿,术后康复效果优良,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新理疗技术 手外伤 术后康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优势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前景。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法,对 2015年 8月到 2016年 8月在我院任职的 50名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进行调查,分析其优势、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结果: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常用方法方面,最为常用的是中药保留灌肠法,其次为中药雾化吸入法、湿敷法、拔罐和刮痧疗法,所占比例分别为 96.0%、 92.0%、 84.0%、 82.0%、 82.0%;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影响因素方面,认为无临床医嘱是主要因素,其次为中医护理知识掌握较少和缺乏相应临床器械;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发展前景方面,只有 1.0%护理人员认为发展前景较差,其余护理人员均认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结论:我院中医护理操作的临床应用现状较好,并且发展前景广阔,现阶段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加强临床医嘱行为和中医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培训,促进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的发挥。

  • 标签: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临床应用 优势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采用荧光PCR技术进行检测的检测结果进行研究。方法将120例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荧光PCR技术检测和痰涂片检查,分析荧光PCR技术检出的阳性率,然后分别进行荧光PCR技术和固体培养检查,以固体培养检查为金标准,检验荧光PCR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在进行荧光PCR技术和痰涂片培养检查中,荧光PCR技术检出的阳性率为51.67%明显高于痰涂片培养检查35.8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和固体检查培养中比较,荧光PCR技术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3%和95%。结论荧光PCR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诊断阳性率较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荧光PCR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 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