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8月—2014年8月采用1对1现场调查问卷的方法,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对23~55岁在职已婚女性进行尿失禁筛查,对筛查得到的112例有压力性尿失禁阳性指征的在职已婚女性和843例非尿失禁的在职已婚女性进行相关调查,并对得到的数据录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阳性率为11.48%,t检验和X2检验显示,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年龄、生育次数、阴道分娩方式均高于非尿失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年龄、生育次数、阴道分娩方式三方面是造成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论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的常见疾病,给女性的心理及生理方面都带来了危害,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通过对在职已婚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的分析,积极有效得采取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健康教育,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从而促进已婚在职女性身心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人员是医疗护理行业中的主体,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护士的工作强度大,经常需要熬夜,同时工作要求高,一旦出错就可能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护士必须要适当的解压,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护理临床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压方式进行分析。

  • 标签: 护士 临床工作 心理压力 解压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Hypertension,PAH或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由于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肺血流受限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类综合征(ACCF/AHA,2009)1。PH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它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具体发病原因和机理至今不明。在肺动脉高压中各级血管的内膜、中膜以及外膜的病理性改变,导致肺血管过度收缩、肺血管床重构、肺血管顺应性下降,使得右心室后负荷过重,临床上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增高,当静息状态下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力超过一定水平后诊断为肺动脉高压。本文就肺动脉高压相关方面行一综合论述。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形成机制 肺动脉压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作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搜集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重点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及观察组(预防护理模式),且每组等分成55例。经围术期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情况给予观察与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通过对两组脊柱内固定围手术期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及不同的护理策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1.81%,较参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的10.90%的临床效果更好。差异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骨科脊柱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采取带有针对性的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防护干预对策,获得的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脊柱骨科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跟痛症损伤患者采用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80例跟痛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痛症损伤患者予以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可显著其VAS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跟痛症 损伤 弹道式 压力波治疗
  • 简介:摘要护士人员是医疗护理行业中的主体,对病人的疾病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护士的工作强度大,经常需要熬夜,同时工作要求高,一旦出错就可能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护士必须要适当的解压,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同时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护理临床工作中心理压力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压方式进行分析。

  • 标签: 护士 临床工作 心理压力 解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护士工作压力量表、亚健康状态自评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导致手术室护士压力较大的主要原因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等,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其亚健康状况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过大是导致其亚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积极的采取措施对手术室护士的压力进行降低,这对于护理健康状况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9年3-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份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我院压力性损伤预防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压力性损伤规范化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I期压力性损伤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5.83%,2期压力性损伤1.67%,3期压力性损伤0.83%,对照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6.66%,2期压力性损伤7.50%,3期压力性损伤5.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性损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发生率。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规范化护理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现状以及解压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手术室女性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现状,并探讨具体解压对策。结果在手术室中最大的压力源与工作环境与资源、工作量和实践分配、防范医疗差错、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知识技能与人际关系等有着密切关系。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压力大,护理管理者应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护理人员压力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压力现状 解压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表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将采取常规治疗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D-二聚体、住院时间、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D-二聚体(0.75±0.12)、住院时间(10.25±2.22)、血栓发生率6.67%等指标对比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应用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存在显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压力即紧张是个体对任何需求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而导致工作压力因素产生的原因主要源于工作环境,即人们所处的工作环境会要求其做出特定的动作,继而促使其在无意中形成一定的工作压力,最终影响到了其整体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本文从手术室护士主要压力源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应对措施,旨在其能推动护理人员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下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并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影响到整理工作水平。

  • 标签: 护士 压力源 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师的压力源与焦虑值相关性。方法抽取52名急诊医师和医院内科医师6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工作压力源中急诊医师焦虑值高于内科医师,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医师的焦虑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其内科医师。

  • 标签: 临床急诊医师 压力源 焦虑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14例,对本组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为其开展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实施后本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心理特点为其开展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得以有效缓解,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 标签: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科临床一线护士主要的压力来源及程度,为制定减压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精神科63名临床一线护士和50名非一线护士进行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结果在压力源量表5个子条目的比较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临床一线护士的压力程度明显高于非一线护士。结论精神科临床一线护士的压力程度较高,压力源主要来自服务对象和周围环境。

  • 标签: 精神科 临床一线护士 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76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在与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8例实施主动式训练治疗,观察组 38例实施盆底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86.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盆地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