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提高救治效果。方法对79例结核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79例患者经抗结核、降颅压、激素及对症、支持综合性治疗后,治愈53例,好转22例,治愈好转率94.936%。死亡4例。结论心理护理、颅内高压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生活护理、药物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局部肿块造影对胸壁结核的诊断价值。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56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行CT扫描及局部肿块扫描,总结其CT影像表现及造影表现。结果56例中,右侧30例,左侧23例,正中3例。54例单发,2例多发,检出率为100%。伴钙化5例。骨质破坏9例。局部肿块造影CT扫描示瘘道形成31例。结论CT扫描及局部造影准确评价胸壁结核,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胸壁结核 计算机体层摄像 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6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与既往是否规律服药、病变肺野数、空洞情况、合并症、副反应、治疗延误时间、性别、文化、年龄等相关因素的内在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5例,占80.4%;女33例,占19.6%;年龄段的分布0~20岁2例,占1.2%;20~29岁18例,占10.7%;30~39岁21例,占12.5%;40~49岁36例,占21.4%;50~59岁35例,占20.8%;60岁以上的56例,占33.3%。结果16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40岁以上127例,占75.6%,40岁以下41例,占24.4%;治疗未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137例,占81.5%,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的仅31例,占18.5%;治疗中途间断治疗原因自行停药69例,占41.1%;因胃肠道反应停药21例,占12.5%;肝功能异常停药16例,占9.5%;换用中药及秘方17例,占11.1%,其他14例,占8.3%。初中及以下文化111例,占66.1%;高中及以上文化57例,占33.9%;肺部X线示病变肺野数≥3的116例,占69.0%,病变肺野数<3的52例,占31.0%,合并空洞有58例,占34.5%;治疗延迟<1月114例,占67.9%,1~3月34例,占20.2%,≥3月,20例,占11.9%;有合并症122例,占72.6%,无合并症46例,占27.4%。结论影响肺结核初治失败原因很多,不规律治疗、肺部病变肺野性质、空洞情况是肺结核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因素,同时合并症、副反应、治疗延误时间、性别、文化、年龄等因素已是影响肺结核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年龄较高、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水平较差肺结核患者,加强肺结核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健康教育,以增强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患者规律治疗和完成疗程是提高结核病治愈率的关键。同时政府注重新的抗结核病药物研制和开发也是必需的,在短时间内有更多、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抗结核药物提供,以减少结核患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停药从而变成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减少涂阳肺结核患者对社会的危害。

  • 标签: 复治涂阳 肺结核 规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放检查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放检查方法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普放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5.00%,误诊率为25.00%。结论普放检查是肺结核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简单方法。

  • 标签: 肺结核 普放检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原发性食管结核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掌握原发性食管结核的症状、体征,给予相应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原发型食管结核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拇指指关节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类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拇指指关节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其诊断要点。结果患者因“右手拇指肿痛不能活动半月”而入院,经检查,其在病程中,不咳嗽,无发热,盗汗,无明显消瘦,且不伴有糖尿病、肺结核病及传染病接触史,右手X线片示右手拇指指间关节骨破坏,以关节软骨破坏明显,指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术中见有明显的“干酪样”坏死,术后渗出物培养显示未见细菌生长,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肉芽肿性炎,伴干酪样坏死,附合结核性病变,累及皮肤。考虑拇指指间关节结核。结论指间关节结核常不伴有特异性临床表现,导致其误诊率较高,应对其进行X线及CT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

  • 标签: 支气管指间关节结核 肿胀 误诊 诊断 干酪样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伴发大咯血的急救干预方法及措施,总结临床工作体会。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7年3月33例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组患者急救治疗情况。结果通过系统性急救干预,本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因病情严重死亡,死亡率为3.03%,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6.97%;本组33例患者中,除死亡病例外,停药后均无复发病例,平均止血时间(4.21±0.92)d。结论对于肺结核伴发大咯血患者而言,及时对其开展系统性急救治疗,可减少死亡率,提高急诊急救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 标签: 肺结核 大咯血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结核治疗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在治疗与护理管理中营造关心、爱护、尊重患者的氛围,为患者提供体贴入微、技术娴熟的人性化服务,使患者配合治疗,坚持服用结核药。结果58例肺结核病人,男性41例,占70.69%,女性17例,占29.30%,男女比为2.301;治愈52例,治愈率89.66%;结核病人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95%。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对肺结核病人在治疗中配合治疗,坚持服用结核药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肺结核 人文关怀 护理 治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肺结核的诊断过程中X线平片和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肺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平片和螺旋CT,对比影像学资料的对比发现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过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螺旋CT占有明显的优势。结论针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过程中,X线胸片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螺旋CT成像成像更清晰,诊断更明确,可以作为对X线胸片疑似患者的补充检查诊断。

  • 标签: 肺结核 X 线平片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两病并存时的治愈率。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制定了适宜的护理措施,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21例的护理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了用药和生活指导,经过20~30天的治疗,在21例患者中,17例结核症状消失,痰菌转阴,临床治愈,3例结核症状减轻,临床好转,1例由于糖尿病较重,对抗结核药物敏感性下降,疗效不明显。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更加复杂,需要兼顾两种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早期诊断,积极治疗,精心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基本措施。

  • 标签: 肺结核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方法和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误诊为肺癌11例(25.5%),肺炎6例(13.9%),支气管扩张症4例(9.3%),其他疾病22例(51.16%)。所有患者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因临床表现和症状体征不特异,对诊断肺癌或肺炎抗炎2周效果不好患者,均应行纤支镜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支气管内膜结核,对诊断支气管扩张征患者常规治疗效果不好者,也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联合应用组织活检、刷检或抗酸杆菌检查,可显著提高其阳性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 标签: 结核 支气管/诊断 误诊(tuberculosis brochial/diagnosis diagnostic errors)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饮食护理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1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饮食调配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和治疗以后,患者对饮食的控制有了很强的认识和对治疗有了更大的配合。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饮食进行有效的护理以后,发现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治愈概率,让患者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很大的减轻,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的提升。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患者分组方法分层随机化法。100例患者分为组1和组2两个组别。组1行常规抗结核、护肝治疗;组2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指标(1)病灶显吸率、痰菌转阴率;(2)肝功能损伤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1)组2相比于组1病灶显吸率、痰菌转阴率更高,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组2相比于组1肝功能损伤率更低,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3)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相似,t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2相比于组1肝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t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护肝治疗的同时加用拉米夫定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 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肺栓塞的3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肺栓塞合并肺结核的17例患者作为结核组,其余382例肺栓塞患者作为非结核组。结果结核组较非结核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更低,咳嗽、咳痰发生几率增高,白细胞计数更高,血浆D-二聚体计数更高,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的简化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sPESI)评分、在肺栓塞相关的院内死亡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肺栓塞合并肺结核患者年龄较非结核组高,BMI值更低,容易合并咳嗽、咳痰症状,当抗凝治疗不缓解,cTNI、BNP等持续增高,需要警惕合并肺结核可能。

  • 标签: 肺栓塞 肺结核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药肺结核病例临床特点及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原因。方法分析本科室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的耐药肺结核患者病历及诊断结果。结果前三位的耐药成因为初始耐药、不规律耐药及规律治疗后。

  • 标签: 耐药 临床特点分析 肺结核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三大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是世界范围内的疾病。利福平、利福喷汀、异烟肼等是最主要的抗结核一线药物,但反复持续使用西药,使耐药及多耐药数量成倍上升,因此目前临床上采用中药辅助西药治疗结核病,中医西结合治疗结核病是抗结核药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 标签: 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中西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