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蛋白5(CK5)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PCA)中表达的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具有同样典型界面改变的15例扁平苔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两组真皮浅层或真皮乳头中CK5表达情况,并统计两组CD3+T淋巴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染色阳性细胞计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淀粉样蛋白区域均为CK5强阳性表达,对照组为基底层为弱阳性表达。观察组CD3+T淋巴细胞(9.04±4.13)×400个/HP和CD68+巨噬细胞(7.54±2.19)×400个/H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2.05±10.34)×400个/HP、(16.58±4.57)×400个/HP,组间差异P<0.05。结论CK5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中表达水平较高,与淀粉样物质形成与沉积密切相关。

  • 标签: CK5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病理意义 巨噬细胞数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CI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妇科门诊经细胞学、阴道镜及并在阴道镜下活检证实为CIN的50例患者采用LEEP电波刀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分钟;术中出血少,平均8mL,并发症少。结论LEEP术治疗CIN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特布他林氧雾化吸入治疗应性喉炎与常规给药途径的比较。方法50例应性喉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地塞米松5mg加特布他林0.25mg,生理盐水混合液15mL氧雾化吸入,每天1次,每次30分钟,连续7天;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静脉点滴使用5mg地塞米松加0.25mg特布他林,每天1次,连续7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特布他林氧雾化吸入给药临床疗效满意,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特布他林 氧雾化吸入 变应性喉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的应用价值与超声体现症状。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患者60例比较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膝关节软骨 退行性病变
  • 简介:摘要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尤其是高危型HPVDNA生殖道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形成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研究表明,年轻性行为活跃的女性处于HPV感染和宫颈肿瘤形成的高危险性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危险性显著降低,但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增加。探讨老年女性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的关系,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

  • 标签: 老年女性人类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宫颈上皮内瘤变P16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异性免疫治疗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1例确诊过敏性鼻炎变应原筛查试验阳性经脱敏治疗2-3年后的效果。皮内试验及脱敏治疗药液均采用新华协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29种原液。结果对451例确诊为应性鼻炎的患者在经过特异性免疫治疗后鼻部症状观察评价临床疗效显著100例,有效340例,无效11例。结论应性鼻炎患者规范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有效的对因治疗。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脱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对妊娠结局的临床疗效及影响1。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LEEP治疗育龄期宫颈上皮内瘤的患者共136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早产、宫颈裂伤以及胎膜早损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2.06%,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38.23%,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并分析锥切深度与孕周之间的相关性,二者呈负相关,(r=-0.442,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时,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2,能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妊娠结局 影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冷刀锥切在宫颈上皮内瘤III级(CINIII)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4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CINII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4例中有116例锥切与活检病理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16/164)70.73%;25例级别降低为CINI-II级,考虑到CINIII病变已经被初次活检取走,故仍维持原诊断;23例级别升高为宫颈浸润癌,其中IA1期16例,IA2期5例,IB1期2例,按宫颈癌规范化治疗。141例术后仍诊断为CINIII的患者根据年龄,生育要求,切缘情况及是否合并其他生殖道病变等,50例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91例未进一步处理。术后至少随访1年,发现高级别的CIN及浸润癌认定为治疗失败,其中半年内发现者为病变残存,1年后发现者为复发,共有2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失败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术前HPV载量及手术方式有关(P<0.05),与病变是否累及腺体无关(P>0.05)。结论冷刀锥切术是宫颈上皮内瘤III级的重要诊断及治疗方法,建议阴道镜下活检提示CINIII的患者先行宫颈冷刀锥切术。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冷刀锥切术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治疗常年性应性鼻炎新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下用钩突刀在下鼻甲附着处上缘距前端2.0-4.6mm处和下鼻甲附着处末端前方0-13mm处切断筛前神经和鼻后下神经下鼻甲分支,后以双极电凝于切缘黏膜下烧灼并止血。结果36例患者经12-24个月的随访,24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4%,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切神经切断术治疗常年性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手术安全简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鼻内镜 鼻后下神经 筛前神经 常年性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性食管炎(RE)患者采取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接诊的RE患者62例分为2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本研究,对照组采取H2受体拮抗剂治疗,而研究组加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反及胸骨后灼痛等症状评分均有降低(P<0.05),但研究组降幅更明显(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反性食管炎采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质子泵抑制剂 H2受体拮抗剂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胃食管反病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4例胃食管反病患者,对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精神状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比护理干预前要低,两者比较P<0.05;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P<0.05,护理干预后比护理干预前明显的升高。结论对胃食管反病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还改善精神状态等,使医疗资源的浪费得到减少,非常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状态 胃食管反流病 全程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食管反病采用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味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近年来治疗胃食管反病病例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设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单纯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味证治,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和胃降逆入手,运用半夏泻心汤合四逆散加味证治胃食管反病取得显著效果,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四逆散 胃气 胃食管反流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以及正确的生活方式指导治疗反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反性食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早晚餐前30min服药,莫沙必利5mg,3次/d,并给予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疗程4周;对照组用药物联合治疗。结果经过4周治疗,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以及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反性食管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莫沙必利 正确的生活指导 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反性食管炎治疗中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反性食管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Hp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阳性,并且都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以及胃镜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腹胀等症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5),但食管粘膜Ⅱ级和Ⅲ级改善情况不明显。结论在反性食管炎患者中,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对其食管粘膜的改善程度不高,可见根除Hp可能会阻碍患者食管粘膜的愈合。

  • 标签: 根除 幽门螺杆菌 反流性食管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与依托必利治疗反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反性食管炎(诊断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评估是以临床症状和胃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临床症状和胃镜下评价,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依托必利治疗反性食管炎的疗效略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 盐酸伊托必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联疗法治疗反性食管炎70例临床效果,有效降低反性食管炎产生不良后果的机率。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反性食管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进行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进行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胶囊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反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反性食管炎患者在临床疗效对比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通过内镜检查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反性食管炎患者,运用三联疗法治疗反性食管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反性食管炎的治愈率,疗效较为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联疗法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抗胃食管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9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把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含有常规平喘、抗感染以及止咳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用质子泵抑制剂实施抗胃食管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抗胃食管返治疗,可获得显著且良好的效果,便于患者症状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抗胃食管返流 质子泵抑制剂 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胃食管反性咽异感症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2015年我院胃食管反性咽异感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西药治疗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加减半夏厚朴汤治疗。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2)两组治疗后病情症状评分。(3)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评分、病情症状评分、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病情症状评分、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加减半夏厚朴汤能够改善胃食管反性咽异感症患者症状,治疗价值高,安全性好。

  • 标签: 加减半夏厚朴汤 胃食管反流性 咽异感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沙必利与吗丁啉治疗胆汁反性胃炎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07年期间收治的胆汁反性胃炎患者200例,采取电脑抽签分组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00例给予西沙必利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吗丁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45例,疗效良51例,疗效差4例,疗效优良率91%;对照组疗效优20例,疗效良55例,疗效差25例,疗效优良率75%;观察组出现口干1例,皮疹1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3%;对照组出现腹痛1例,口干1例,头晕1例,皮疹1例,嗜睡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6%。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优良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吗丁啉在临床治疗胆汁反性胃炎方面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西沙必利 吗丁啉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