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探讨针配合侧偏拉伸旋转手法治疗劲椎病的临床疗效,进而为临床应用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被确诊神经根型劲椎病的94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接受电针配合牵引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配合侧偏拉伸旋转手法治疗。连续治疗半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应用针配合侧偏拉伸旋转手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8%,而对照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5.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采用针配合侧偏拉伸旋转手法治疗劲椎病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 标签: 推拿 温针疗法 电针 牵引术 劲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泻白胆汤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平均分组方法,将入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以泻白胆汤加减口服,并配合中药硬膏外敷,观察并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在小儿肺炎后期的临床治疗中,通过中药内外合治,疗效满意。

  • 标签: 泻白温胆汤 中药外敷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为主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3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0例采用熏蒸治疗,治疗组243例采用针为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67例(68.72%)、好转68例(27.98%)、无效8例(3.29%);对照组治愈71例(32.27%)、好转98例(44.55%)、无效51例(23.18%)。X2=43.53p<0.01结论针为主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中药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温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配合针灸对青春期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青春期痛经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配合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后,观察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春期痛经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加快患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护理技术 温针灸 青春期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味肾降浊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肾降浊汤配合中药灌肠进行辅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浓度等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肾降浊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温肾降浊汤 中药灌肠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泻白胆汤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平均分组方法,将入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以泻白胆汤加减口服,并配合中药硬膏外敷,观察并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泻白温胆汤 中药外敷 小儿支气管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远期疗效。方法:从我院膝骨关节炎患者中选取100例,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给予针灸和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数据。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随访60d和随访90d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更高,治疗后、随访60d和随访90d疼痛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显著的远期效果。

  • 标签: 温针灸 康复训练 膝骨关节炎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不同深度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浅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深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积分、膝关节运动评分、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温针灸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髌周围刺结合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3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4例。根据单双数原则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西医用药(塞来昔布胶囊),研究组采取中医治疗(髌周围刺+针灸)。比较中西医不同治疗方法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关节僵硬、日常生活难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髌周围刺 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内分泌紊乱是指女性月经不调,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月经周期紊乱和月经量异常。临床表现以月经周期紊乱为主要表现,常见于经期延长及经血不调,治疗原则以补益肝肾为本,调理冲任为要。现代医学认为造成女性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内分泌紊乱主要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密切相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垂体瘤和肾上腺皮质肿瘤等病变引起内分泌功能失调;妊娠等。在中医理论中,女性生理时钟为“月事”,阴阳交替可使脏腑气血得到正常调节,从而产生月经。但是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卵巢功能发生异常并不会引起月经周期紊乱和月经量异常。本文对我院近年来采用针治疗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

  • 标签: 温针联合中药 内分泌紊乱 月经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痛经者接受针灸+小柴胡汤治疗效果。方法 6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样本,时间2020年9月-2021年9月,随机分组,A组针灸+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B组西药治疗。结果 A组疗效较B组高,P<0.05;A组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肛门坠胀、腰腹疼痛等伴随症状积分均较B组低,P<0.05;A组治疗满意度较B组高,P<0.05。结论 针灸+小柴胡汤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中,可舒缓疼痛、减轻痛经症状,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温针灸 小柴胡汤 原发性痛经 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频出,脾胃虚寒型胃痛成为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积极思考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探究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不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具有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温针灸 脾胃虚寒 胃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软肝经膏对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软肝经膏口服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治疗,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HBV-DNA阴转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总有效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肝经膏是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黄连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连胆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95.83%VS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OD活力明显提高,NO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SOD活力与NO水平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满意,可以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黄连温胆汤 脾胃湿热 胃炎 Hp阳性 临床疗效 SOD NO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酮穴位注射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方法将1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组和针灸组,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三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药物组、针灸组(P<0.01),药物组针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穴位注射合针灸两种方法的协同作用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丹参酮 水针 温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针灸配合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寒湿腰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 从我院选取 40 例寒湿腰痛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 n=20 )与比照组( n=20 ),其中单纯对比照组患者选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加入针灸进行配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与比照组寒湿腰痛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选用针灸配合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寒湿腰痛,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温针灸 甘姜苓术汤加减 寒湿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伏贴联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4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三伏贴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联合组患者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3.7%,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伏贴联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较为理想,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三伏贴 温针灸 颈型颈椎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针灸压痛点结合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膝关节骨性节炎实用、有效的针灸方法。方法在门诊患者中,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膝关节骨性节炎患者,采用针灸压痛点结合拔罐治疗,针灸每日1次,拔罐隔日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0例膝关节骨性节炎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痊愈6例,占20%;显效12例,占40%;有效12例,占4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灸压痛点结合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性节炎 压痛点 温针灸 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