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历史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法治的不确定性、“一手硬、一手软”、分配不公与监督体制不适应等等,为产生腐败的条件或原因。治腐对策有: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强法制建设;采取措施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提高领导认识,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改革监督体制,加强监督力量。

  • 标签: 腐败成因 治腐 党政机关干部 分配不公 监督队伍 监督机构
  • 简介:<正>经济改革中“短周期”的成因何在?治理经济“短周期”有何对策?根据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约三至六年出现一次经济危机的现象,国内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性规律”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自1952年以来,大约五年左右,我国经济即出现一个“短周期”。其间经济波动,呈现萧条景象。

  • 标签: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两权分离 市场机制 周期性波动 计划与市场 短周期
  • 简介:<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定与划分,取决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状,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若干基本特征,这个阶段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的不成熟、不发达、不完善,具有过渡性、多层次、新旧交替、优劣交织的性质。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规定,是探索和考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体质的规定性的根本出发点,它直接决定着人们观念的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①影响主体观念活动

  • 标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改革 表现形式 相适应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基本特征
  • 简介:<正>新近出版的《反腐保廉与社会发展》一书,有三个特点:一是系统性。这本书从分析腐败的性质、特征、类型入手,进而分析了腐败滋生的根源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了一系列反腐保廉的对策,例如:掌握反腐保廉的思想武器、构建反腐保廉的社会机制、总结和运用当代中国反腐保廉实践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借鉴世界各地反腐保廉实践中采取的可

  • 标签: 反腐保廉 社会发展 腐败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机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简介:<正>在我国现阶段,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改观,在家庭方面也发生着变化。(一)家庭结构有了新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家庭规模缩少,户均人数减少。我国“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的“五城市家庭研究”表明;京、津、沪、宁、蓉五大城市中4385户的抽样调查,户均人数为4.08人;农村家庭规模也有缩小趋势,据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对2035户农民家庭调查,户均人数为4.52人,若从一个省来看,一九八四年贵州省共有596.1807万户,比一九八三年增长

  • 标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现阶段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科学院 精神动力 集体主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