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使用优化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肿块直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块直径(7.39±0.22)cm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传统推拿手法,优化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更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体征。

  • 标签: 推拿手法 小儿肌性斜颈 疗效
  • 简介:摘要 近些年来,足部反射区疗法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如何规范其按摩手法并健康合理运用其技巧成为必然趋势。国内学者王卫东,李亚明等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作为推拿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手法的应用规律应遵循现公认的推拿手法学体系。开展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规范化研究,对手法进行系统分类、命名或手法定义、动作要领、临床应用或适用范围、复合手法运用等方面内容进行规范并形成足部反射区按摩手法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加强手法技巧的研究,对丰富和规范足反射区手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足部反射区 按摩手法 技巧 运用 规范化
  • 简介:目的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L_(3-4)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L_(3-4)椎间盘突出症56例为A组,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为B组,均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用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B组手法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相比,手法治疗后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_(3-4)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运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手治疗,其临床疗效与L4-5和L5-S1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腰3-4椎间盘突出症 手法治疗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是临床头晕的常见病症之一,其常易“脑动脉硬化,”“植物神经紊乱症”等疾病相混淆,因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鄙人近5年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几十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近几年来用此法推拿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患者9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 标签: 推拿 颈椎病 眩晕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桡骨远端骨折采取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对 2016 年 2 月 ~2017 年 2 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 75 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均采取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疗法,总结临床效果。 结果: 本组 75 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X 线复查,解剖对位 71 例,近解剖对位 4 例;术后随访 6~12 个月,均为 I 期骨愈合,平均( 6.2±1.2 )周;术后未出现掌倾角、尺偏角丢失等并发症。 结论: 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确切,预后良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手法整复 小夹板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轴线控制手法依然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设计手法,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广泛。由于轴线控制法可以将空间的规则性和控制感更好的表现出来,在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轴线控制法可以将西方传统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古典园林景观的设计有机融合起来,并表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风格。

  • 标签: 轴线控制手法 现代园林 景观设计
  • 简介:政治文献中的中国特色词语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更是两种文化的沟通和传播,翻译时应对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性保持高度敏感。本文以《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韩译为例,研究分析了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语韩译的四种组合译法。运用多种策略将原文中的异质文化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原则上应体现原文的民族色彩,再现源语的文化特征,但同时应考虑读者的可接受能力及译文所要达到的效果。无论使用何种译法,其终极目标是为了译文的通顺易懂,并能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 标签: 政治文献 中国特色词语 韩译手法 四种组合译法
  • 简介:摘要足部骨折脱位指距骨最远部,其中包括了前组跖趾骨、中组跗骨、后组跟距骨等部位的损伤。足部骨折脱位患者临床治疗时要根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对应治疗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手法复位治疗足部骨折脱位应用与临床经验进行简单的分析,仅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手法复位治疗 足部骨折 脱位 临床经验
  • 简介:摘要文章指出在园林规划设计当中,园林景观的轴线属于平面构图作用线,其是依靠线性关系把园林当中各方面要点组织起来的参考标准。因为轴线属于园林景观整体形态控制的中心,因此其在园林构造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以及作用,加强轴线控制工作有着关键意义。对于我国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的轴线控制手法分析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国家的现代化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 标签: 现代景观设计 轴线控制手法 空间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9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实施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腕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分别为(24.01±0.21)分和(23.45±0.13)分,治疗优良率为97.83%;对照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分别为(11.04±0.36)分和(12.46±0.82)分,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3.04%(P<0.05)。结论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且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法结合舒腕活血汤 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建筑外立面对建筑能够将建筑的审美水平进行充分展现,因此在开展外立面设计工作时,需要借助多种美学要素来提升外立面这一部分的艺术设计价值。可被应用于外立面的设计方法有很多,除了常规的通过调节各个部位的颜色以及将虚实结合的设计方法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借助韵律设计方法完成设计。在韵律设计原则的影响之下,可以将面、点以及线三种设计元素进行结合使用,使外立面部位展现出更为和谐的韵律。本文对这种韵律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 标签: 建筑设计 外立面 韵律设计方法 设计元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分析中医整脊手法对早期青年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122例早期颈椎疾病青年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1例;其中研究组选取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选取常规牵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入选患者均完成治疗后,对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分析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早期青年颈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青年颈椎疾病 早期 中医整脊手法 临床效果
  • 简介: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领悟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并在习作与表达中创新性地进行使用,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例及教学片段,谈谈如何通过对苏教版教材中修辞手法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 标签: 修辞手法 表达 感悟 语文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以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医正骨手法进行治疗;详细比较两组患者各实验结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稳定,可有效提高患者恢复效果,有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中医正骨手法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bening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观察。方法将9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45例,比较两组VAS结果的疗效指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常规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手法复位技术治疗BPPV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良性位置性眩晕 药物疗法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电热针具有“针刺与温灸之共性”特点,起到针刺、灸疗、温针灸,火针等综合治疗效应。推拿具有推动气血,疏通经络、抗炎止痛、滑利关节、祛邪扶正、调和阴阳作用。临床上将二者结合治疗肩关节性周围炎,疗效显著,同时电热针还具有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特点,其为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电热针 推拿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固定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门诊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6例踝部骨折患者,其中17例不愿到上级医院治疗,在本院行手法复位后并石膏固定,9例自愿到上级医院治疗。观察踝部骨折手法复位并石膏固定的临床疗效。随访在上级医院手术切开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对比观察。结果患者有1例手法复位效果不隹,转上级医院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其余16例手法复位较好,并行石膏固定。石膏固定后患者疼痛消失的时间、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5±3)d、(10±5)d、(55±6)d。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固定治疗踝部骨折,在基层医院有较好效益,患者不用住院,无二次住院取钢板内固定之忧,花费少,创伤小,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手法复位 石膏固定 踝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使用Geeen-Obrien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①所有患者手法整复后骨折复位良好,均获得I期愈合。②治疗后腕关节Geeen-Obrien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能够恢复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 小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给予单纯功能锻炼,观察组给予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感染情况,其中观察组中持续爱你1例创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对照组中出现1例关节红肿胀痛,停止功能锻炼后好转,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疾病康复时间,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针刀 推拿 功能锻炼 肩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62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桡骨远端C型骨折复位后出现桡骨短缩>5mm(46例)者,优1例良17例,可27例,差1例,优良率39.1%;桡骨远端C型骨折复位后桡骨短缩<5mm(16例)者,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7.5%。两者进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法复位后出现桡骨短缩>5mm时,应采取手术治疗,恢复维持桡骨长度。

  • 标签: 桡骨 骨折 手法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