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出血脑卒中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录的30例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指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血脑卒中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卒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9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卒中分为卒中组(60例)和非卒中组(2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及复发性肿瘤等因素是否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卒中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寻找预测垂体腺瘤卒中的危险因素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肿瘤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以及复发性肿瘤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270,95%CI:1.090~4.728,P=0.029)、肿瘤直径(OR=1.087,95%CI:1.048~1.126,P<0.001)及复发性肿瘤(OR=3.266,95%CI:1.343~7.944,P=0.009)均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预测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卒中的ROC曲线显示,AUC=0.718 (95%CI:0.658~0.779,P<0.001),最佳临界值为24.5 mm,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45.6%。肿瘤直径≤25 mm者167例,其中垂体腺瘤卒中者16例,非卒中者151例;肿瘤直径>25 mm者152例,其中垂体腺瘤卒中者44例,非卒中者108例。肿瘤直径>25 mm是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卒中的危险因素(OR=3.845,95%CI:2.062~7.170,P<0.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25 mm以及复发性的垂体腺瘤患者易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卒中。

  • 标签: 垂体肿瘤 垂体卒中 脑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出血脑卒中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录的30例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患者均等分为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依次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指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血脑卒中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血休克产妇的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在2010年1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58例出血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治疗情况。结果①在产科出血休克患者中,患者年龄越大,发生产科出血休克的风险也越大,且经产者患者发生产科出血休克的概率明显高于初产者(P<0.05);②经急救后,本组58例患者经急救后全部存活,抢救成功率为100.00%。结论年龄>35岁,属于经产妇的患者更易发生产科出血休克,应做好相应的急救措施,提升急救成功率。

  • 标签: 出血性休克 产科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透患者并发出血脑卒中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血透并发出血脑卒中的44例患者资料,根据其临床护理方法划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2)。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执行综合护理,对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术后发生5例并发症,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并发症,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参照组患者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评分均低于研究组患者,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降低血透并发出血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血透患者并发出血性脑卒中 临床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后出血休克的临床护理干预,以望得出较佳的护理方法以用于临床减少产妇病情加重的现象。方法选取2007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生产的产妇30例,其在生产后先后出现产后出血休克的现象,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出现出血休克时需及时搭建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失血开始的1小时内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变化以备后续治疗。结果30例产后出血休克病患在经过抢救和护理后,有2例病患因多器官出现衰竭现象而死亡,其余病患均得到康复。结论宫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大量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临床前需要注意产妇的饮食营养和心理疏导;分娩时需要时刻观察临产妇的生理指标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生产后需准确记录产妇的出血量,避免未能及时发现大出血的现象。

  • 标签: 产后出血性休克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出血休克的抢救护理。方法分析55例普外科出血休克患者抢救护理和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55例普外科出血休克患者中的大多数患者被挽救回了生命,其中治愈39例,占总数的70.91%;好转8例,占总数的14.55%;未愈3例,占总数的5.45%;死亡5例,占总数的9.09%。结论合理的临床抢救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普外科出血休克治疗的效果。

  • 标签: 普外科 出血性休克 抢救 护理
  • 简介:出血胃肠炎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综合症,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或呕吐、腹痛、腹泻及排胶冻样粘液性粪便为特征,大小型犬均可发病,多发于秋冬季节,本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患病动物的死亡率很高。是犬科中的常见病。笔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出血性胃肠炎 小型犬 急性胃肠炎 发病率 急性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出血中风运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出血中风治疗的5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7%,且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治疗出血中风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治疗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出血性中风 中西医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出血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出血脑梗死患者,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确诊后患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结果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位置在大脑中动脉主干区患者21例,病灶位置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患者8例,病灶位置在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患者5例。患者根据病灶形态不同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42例患者中血肿型5例(11.9%),非血肿型37例(88.1%)。有2例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发病后4周内出血病灶完全吸收。结论脑梗死和高血压均是出血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对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栓塞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抗凝和溶栓治疗可有效预防出血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影像学 CT MRI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组出血内痔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出血内痔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出血内痔患者23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采用中药内服辅助治疗。结果23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30天左右,血红蛋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并且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已痊愈出院。在治疗过程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肛门坠胀感,数天后不适感觉自行消失,患者可耐受。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治疗出血内痔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出血性内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科出血休克原因,并探讨相应治疗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产科收治的出血休克患者 186 例,分析导致其出血休克的原因,并探讨出相应的治疗措施,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 经统计分析,导致产妇出血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占 58.60% ),其次为产道裂伤( 15.59% )、胎盘因素( 12.37% )、凝血功能障碍( 9.68% )及过度紧张( 3.76% )等。 经治疗, 185 例患者抢救成功(占 99.46% ), 1 例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约 0.54 。 结论 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心理因素等均可导致产科出血休克的发生,临床应及早全面掌握出血休克病因,早期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妇死亡风险,提高临床预后。

  • 标签: 产科 出血性休克 原因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管理在出血脑卒中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出血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的家庭跟进式护理、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出血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实施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血脑卒中护理相关知识掌握度总分、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总分为(90.38±2.13)、(149.65±4.65)分,高于对照组的(59.07±2.45)、(115.79±5.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86.67%(52/60),高于对照组的43.33%(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得分分别为(41.87±8.23)、(40.68±7.34)分,低于对照组的(54.23±7.45)、(52.02±9.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健康管理的延伸护理在出血脑卒中患者的家庭跟进工作中应用良好,患者知识掌握度、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提高,抑郁、焦虑水平降低。

  • 标签: 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健康管理 延伸护理 家庭跟进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中医疏肝法辅助治疗出血胃炎来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从而为出血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信息。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出血胃炎患者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32例。对照组采用硫糖铝片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疏肝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者为28例,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与对照组21例,占65.6%,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者1例,不良反应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占18.8%,P<0.05。结论相比硫糖铝片来说,采用中医疏肝法辅助治疗出血胃炎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出血性胃炎 硫糖铝片 中医疏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