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反向剪切、由下游剪接供体与上游剪接受体相连接,形成一个共价闭合环路结构的非编码RNA。它既没有5′-7甲基鸟嘌呤的帽结构,也没有3′-腺苷酸尾结构,不被核酸外切酶水解,在细胞、组织、唾液及外泌体中稳定存在。circRNA可以通过"海绵"miRNA直接参与基因转录、转录后及剪接过程,可作为模板直接翻译成多肽或蛋白质等发挥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irc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生物学标记 环状RNA
  • 简介:目的:比较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Periodontalligamentstemcells,hPDLSCs)和牙髓干细胞(humanDentalpulpstemcells,hDPSCs)的表型及生长特性,为深入研究这两种细胞生物学特性提供依据。方法:组织块法培养获得原代人牙周膜细胞和牙髓细胞,采用有限稀释法分别对两者克隆化培养、分离纯化得到hPDLSCs和hDPSCs,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并绘制两者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分析比较两种细胞集落形成率(colonyformationratio,CFR)。结果:hPDLSCs和hDPSCs镜下形态相似,生长曲线均呈"S"形,牙周膜细胞中STRO-1表达hPDLSCs阳性率为15.88±0.48%,牙髓细胞中STRO-1表达hDPSCs阳性率为11.86±0.4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两种干细胞均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表面标志物STRO-1、CD29、CD44、CD90、CD73和血管内皮标志物CD105,其中STRO-1、CD29、CD90、CD73、CD105及CD166百分率达90%以上,阴性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和CD45。hDPSCs的集落形成率(4.31±0.08%)显著高于hPDLSCs的集落形成率(2.68±0.06%)(P〈0.05)。结论:hPDLSCs和hDPSCs细胞的形态相似,均高表达MSCs表面特异性标志物,hDPSCs的集落形成率显著高于hPDLSCs,说明hDPSC自我更新能力较hPDLSCs强,可为深入研究这两种干细胞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人牙周膜干细胞 人牙髓干细胞 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念珠菌引起院内感染的临床特性及其耐药趋势。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各临床科室患者尿液、痰液、血液以及人便等各类人体分泌物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检验器械对标本进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实验。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共检测出念珠菌166株,其中105株为白色念珠菌(63.3%),23株为热带念珠菌(13.9%),16株为光滑念珠菌(9.7%),11株为近平滑念珠菌(6.6%),11株为其他念珠菌(6.6%);其中以痰液中检出比例最高,76株(45.8%);其次为尿液,检出45株(27.1%);在所有科室中以ICU检出率最高(53.6%),其次为普外科(14.5%)以及感染科(12.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平均敏感率最高的是两性霉素B(AMB,100%)以及5-氟胞嘧啶(5-FC,99.4%)。结论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激素、抗肿瘤类药物的使用会致使患者机体内菌群失调,从而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下降并增加患者感染念珠菌的几率,因此临床上加大对念珠菌耐药性的检测并合理使用各类抗菌药物,是降低临床念珠菌耐药性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念珠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临床感染
  • 简介: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软骨、肌肉、肌腱等。间充质干细胞进行的临床试验主要包括组织损伤修复,如骨、软骨、关节损伤的修复,心脏、肝脏、脊髓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目的:比较各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检索1987到2015年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与间充质干细胞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相关的文献。从细胞表面标记物,增殖、分化、迁移能力,以及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了各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潜力和表面标记物存在差异。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活性可能与间充质干细胞处于不同组织中的活化状态、种属差异、组织来源和培养条件的不同有关,从而导致不同源性间充干细胞免疫活性也不完全相同。深入认识影响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因素和机制,可以增强不同源性间充质干细胞靶向迁移的能力,提高其在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治疗效率。

  • 标签: 干细胞 培养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脐带 胎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面对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逐渐的增多。焦虑、抑郁是心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抑郁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更好的对抑郁与生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我们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抑郁和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相关性进行进行研究。

  • 标签: 抑郁 生理学 心室肌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老年多重耐药菌群气管切开患者细菌耐药特性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老年病科 2018.10-2019.10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老年耐药菌群气管切开患者 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20 例 患者共检测出革兰阴性杆菌 12 株(检出率为 60% ),其中铜绿假单细胞菌占比最多为 15% ,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 10% 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0% ,且革兰阴性杆菌除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外对其它基本耐药。 结论: 老年气管切开患者多重耐药菌耐药性相对比较严重,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和防治措施。

  • 标签: 老年患者 多重耐药菌群 气管切开 耐药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用于放疗剂量验证的新型片状Presage胶体剂量计的吸收光谱、剂量线性、量程、稳定性等关键剂量响应特性。方法使用放疗加速器对同批次片状Presage剂量计进行系列照射实验,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照射前后剂量计在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光谱,使用胶片平板扫描仪测量照射前后R-G-B 3通道的吸光度变化。结果片状Presage在628 nm处有明显吸收峰且峰值吸光度随受照剂量呈显著线性变化趋势(R2=0.999 9),而在490 nm附近存在平缓吸收谷且谷区吸光度随受照剂量变化不大。胶体平板扫描仪R通道的吸光度测量灵敏度远大于G与B通道,在<10 Gy范围内,R通道吸光度随受照剂量呈高度线性变化(R2=0.999 9),而在大量程范围则呈显著二次变化趋势(R2=0.999 9)。该剂量计的量程范围>94.6 Gy,在照射后1 h内吸光度变化可忽略,之后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上升速度与受照剂量呈正相关,同时,未发现剂量梯度区出现梯度模糊现象。结论新型片状Presage胶体剂量计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剂量线性,量程大、梯度保持性好、无分割效应,提示在大分割多靶点放疗的积分剂量验证中具有潜在应用优势。

  • 标签: 剂量验证 胶体剂量计 Presage剂量计 剂量特性
  • 简介:摘要:从牙髓组织中分离而出的具备纤维形状的细胞就被称为牙髓干细胞,其特点多种多样,譬如:自我更新、丰富的来源、较小的副作用、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等,在进行牙髓的修复以及牙齿的再生时发挥着较好的作用。本文对牙髓干细胞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对牙髓干细胞的使用状况进行了了解。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蒜液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收缩特性的影响。方法将标本按常规方法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并在肌肉端和神经端分别结扎一根棉线备用,分别浸泡于0.0004g/L、0.0008g/L、0.0016g/L浓度的大蒜液,浸润5min后测量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的阈强度、收缩幅度、收缩时间,并计算收缩速率。结果经10%的大蒜液浸泡后,腓肠肌的阈强度有所减小。经20%,40%的大蒜液浸泡后,随着大蒜液浓度的增加,阈强度增大,腓肠肌收缩幅度减小、收缩速率明显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液降坐骨神经腓肠肌兴奋性,抑制其收缩,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 标签:
  • 简介: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产生的机制。方法结合有关精神分裂症发病假说与神经元功能特性的研究资料进行探讨。结果与结论神经元功能的异常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并产生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其他症状。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脑神经元 阴性症状 发病 阳性症状 假说
  • 简介:摘要机械特性测试是对于检测开关性能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目前机械特性测试过程中拆接二次接线所存在的风险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研制出一种适用不同类型的端子排二次接线的专用工具,利用双臂夹紧式的固定架固定于端子排,固定架提供可插入接线端子的端子孔,便于机械特性测试仪二次线接入,接线端子也设计成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端子排。

  • 标签: 机械特性 二次接线 误接线
  • 简介:【摘要】 目的:基于阿奇霉素的药理特性,探讨其在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 年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免疫调节功能及支持血管形成能力。收集第4—6代BMMSC上清液提取外泌体,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9,bicinchoninicacid(BCA)方法定量检测外泌体分泌量;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NC)作用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BMNC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泌体内免疫相关microRNA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与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的作用方式,与HUVEC共培养后观察其网状结构形成;应用裸鼠体内试验检测外泌体对血管形成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近似圆形,直径在40—160nm之间,表达表面标志CD9,其分泌量与接种细胞数呈线性关系,可抑制PBMNC分泌IFN-γ(P〈0.01),内含有免疫相关microRNA如miR301、miR22和miR-let-7a等,能促进HUVEC网状结构形成和血管形成(P〈0.01)。结论:BMMSC分泌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与支持血管形成作用。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免疫调节 血管形成
  • 简介:目的评价纯铌(Nb)金属在DL-α磷酸甘油与醋酸钙阳极氧化处理后的表面特性。方法所有Nb试件在模拟体液(SBF)沉浸30d。用扫描电镜观察膜层的表面形态,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膜层的电子结合能元素分布。结果Nb试件电镜观察结果,阳极氧化处理的表面呈现多孔重叠的微孔,阳极氧化及300℃高温蒸汽压下2h热处理,SBF沉积后的表面呈现微细的结晶,其微孔逐渐减少。XPS分析所有Nb试样上观察Nb、Ca、C、O谱及微量的P谱。结论阳极氧化及热处理可诱导Nb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层,提高其生物活性。

  • 标签: 水热处理 模拟体液 阳极氧化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简介:摘要本文将分形理论与流体力学和暖通空调结合,利用实验测得空调送风的速度数据,并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分形维数。对分形维数和空调送风扩散角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关系函数式。结果表明扩散角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牙髓组织中分离而出的具备纤维形状的细胞就被称为牙髓干细胞,其特点多种多样,譬如自我更新、丰富的来源、较小的副作用、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等,在进行牙髓的修复以及牙齿的再生时发挥着较好的作用。本文对牙髓干细胞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对牙髓干细胞的使用状况进行了了解。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其频率高于人耳可听到的范围。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和应用优势,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超声波,医生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和评估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状态,从而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超声波不仅具有高分辨率和实时成像的优势,而且无辐射,安全可靠。因此,它成为医疗学和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超声波的特性以及其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波 医学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及观察其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从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1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具体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引起不良反应的具体药品种类。结果:本组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期间总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0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33%。101例药物不良反应中,皮肤及皮肤附件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为47.52%。引起不良反应的具体药品种类较多,其中以头孢噻肟占比最高,为21.78%;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19.80%;第三是头孢呋辛,为13.86%。结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决定了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较易发生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皮肤及皮肤附件不良反应,但不同种类药品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有差异,临床可通过加强药敏试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体药品种类等措施来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药理特性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