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正>民族语文杂志是专门刊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成果的学术刊物,从1979年2月5日出版创刊号,到1990年底已经出版了66期,共发表论文711篇。其中蒙古语族方面的论文93篇,占总数的13%强。《民族语文》面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80种以上的语言,现行文字和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文字40余种,而蒙古语族语言研究的论文竟占所刊论文总数的13%强,这个数字本身表明研究力量的雄厚。一般地说,研究蒙古语族的文章内容充实、材料翔实可靠,有些论文包含着独到的见解,解决了重大疑难问题。在方法上有共时的描写,也有历时的论述。特别是语音研究、方言研究、古文字文献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生了重大影响。

  • 标签: 蒙古语族语言 八思巴字 民族语文 元音和谐 阿尔泰语言 契丹小字
  • 简介:《秃黑鲁帖木麻扎志》是一部关于清代后期塔兰奇人的重要文书,对研究东察合台汗国的历史以及伊斯兰教在伊犁地区的传播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内容涉及秃黑鲁帖木麻扎舍依赫家族、塔兰奇人的起源、阿力麻里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名人等诸多方面。本文主要介绍收藏在麻扎舍依赫后裔手中的《秃黑鲁帖木麻扎志》,对其作汉译,并简要考释了对该文书中出现的一些人名和地名。

  • 标签: 《秃黑鲁帖木儿麻扎志》 研究价值 汉译
  • 简介:为什么香港缺乏客家认同?听到这个问题的人通常会有两种反应,第一种是香港有客家人吗?第二种反应则是香港果真缺乏客家人认同?其实香港新界地区原来有将近一半是客家村落,研究新界的人类学者也记录了客家人存在的事实,不过早期的研究并没有特别注意客家人存在的问题,我们随后再讨论其详情。前述的第一种反应通常来自香港以外的人,正好表明了香港认同的表征缺乏客家成份,以致外人多不理解。最近笔者在香港的随机访谈中发现,不少香港年轻人也有同样反应,显示了香港主流社会漠视客家的存在。

  • 标签: 客家人 社会学分析 香港 语言政策 身份认同 政治
  • 简介:2014年11月13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墨西哥国家文化和艺术委员会及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历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玛雅:美的语言"文化展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培尼亚总统和夫人里维拉在百忙中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以及来自墨西哥访华代表团成员、墨西哥驻华使馆的官员、各国使节、新闻媒体的朋友和国家博物馆的干部职工。开幕式由我馆吕章申馆长主持。

  • 标签: 国家文化 墨西哥 开幕式 习近平 语言 玛雅
  • 简介:本文以撒拉族相关族名为重点,通过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提出撒拉族源自Qaramang(尕勒莽)部,和土库曼、土耳其的Karaman,鸟兹别克的努尔塔Salur人都应是源自历史上著名的、Salur乌古斯部的一位领袖Karaman的观点。撒拉族的自称Salir,是由历史上的Salur、Salgur、*Saragur、呋SarigOgur等演变而来。SarigOgur意为“黄箭(部落)”,曾是匈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等一些乌古斯(0舢z)民族和维吾尔族、裕固族的祖先回纥(Ogur)都同出一源。

  • 标签: Saragur Salr 撒拉族
  • 简介: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跨境民族。现有人口1000多万人。苗族在国内外的分布是:中国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在国外,200多万苗族人口主要散居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

  • 标签: 苗族 语言文字 苗文 篆字体文字 民族语言
  • 简介:第二轮修志启动以来,笔者有幸应邀参加了省内外一些续修县市志评稿会,看到这些志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时代特色鲜明,地方特点突出,资料丰赡翔实,编纂体例完备,篇目结构合理,全面记述了当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城镇乡村的新建设,各行各业的新成就,人民生活的新提高,弘扬了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绘出了一幅幅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地方历史新画卷。这一切都生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方志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生动地反映了广大修志工作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 标签: 语言问题 志书编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
  • 简介:战前日本的上海史研究述略─-从语言学家新村出谈起[日]野泽丰著吴健熙译译者按:本文是野泽丰先生于1991年10月20日在嘉定召开的"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所作的报告,并于同年11月在日本《近邻》杂志(汲古书院出版)第19号上全文刊载。野...

  • 标签: 上海史 日本企业 语言学家 上海研究 历史地理研究 印刷所
  • 简介:乔姆斯基和福柯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激进的批评家。然而,他们在人性和政治方面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揭示他们各自所持的语言哲学观与他们关于人性和政治的不同见解之间的关联性。乔姆斯基传承了语言、思维和世界合一的语言哲学观,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内在语言、本能知识,并追求人性与正义在社会中的充分实现。福柯是后结构主义者,延续和发展了语言是思维与世界的中介的语言哲学思想,认为话语、权力和知识紧密交织。人性、正义是人自己创造的观念,并非科学的概念,正义只不过是权力斗争的工具。乔姆斯基关于人性和政治的看法是乌托邦和理想主义的,而福柯则带有虚无主义和反传统色彩。双方的思想有长有短,但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都对人类的自由、尊严和解放,以及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语言哲学 人性 正义 权力
  • 简介:新疆是一个多语种、多文种的地区,世居着十三个民族,使用着七种文字。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新疆曾先后使用、流行过粟特文、汉文、佉卢文、于阗文、焉耆龟兹文、突厥文、回鹘文、吐蕃文、西夏文和察哈台文。使用过的语言,有印欧语系的东伊朗语、印度语,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阿尔泰语系的诸突厥语、蒙古语和满语等,这些语言文字共同推动着新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真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解放后,我们党非常重视新疆的民族语文工作,成立了专门机构,民族语言研究规范也空前发展起来。因此,编修《语言文字志》,能反映我区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反映我区各民族之间的历史关系及文化传统,反映我区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 标签: 文字志 突厥语 民族语文 蒙古语 新疆通志 回鹘文
  • 简介:满族作家李惠文的小说语言呈现出鲜明的乡土特色。他吸纳了大量地道的辽西民间语言,散发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辽西民俗的许多方面都通过他使用的民间熟语折射出来。由于受到民间文学艺术的滋养,李惠文努力追求语言的简洁精练,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场景描摹,都能做到生动传神。

  • 标签: 李惠文 小说语言 乡土特色
  • 简介:《松》《达》,是《松久巴(三十颂)》和《达吉久巴(音势论)》两部古代藏文语言学典籍的合称。这两部古代语言名著对藏文的字法、词法以及语法规则、现象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既是古代藏文语法知识的集大成的扛鼎之作,又是古典藏文语法理论体系具有开创先河意义的标志性奠基之作。《松》《达》,作为藏文语法体系的代名词,被人们所广泛使用。

  • 标签: 语言学 藏文 古代 名著 作者 语法规则
  • 简介: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所呈现的结构特征和内容张力成为有效课堂的合理化诉求,是观察、考量课堂的重要尺度。很多语文大家的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启迪着新时期的语文教师:于漪先生的诗情,钱梦龙先生的智慧,魏书生先生的机巧在语文教育的殿堂里成为可超不可越的绝美景致。

  • 标签: 课堂教学语言 语文教师 合宜性 实践 舞蹈 地面
  • 简介:法国语言政策一直强调国家干预,面对强势语言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冲击,法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维护法语的纯洁性。法语被视作是法兰西民族身份认同的强标记,语言是其民族文化的本质。法国语言政策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本文对法国语言政策进行了一个历时分析,概述了从高卢罗马时期至法国大革命前后几个重要时段的语言政策,力图呈现政策在内容及变化中的连贯、稳定,以突出语言政策所代表和体现的民族性。

  • 标签: 法国语言政策 法语 民族性
  • 简介:总是第一名。阿错于1969年出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程章村的普通牧民家庭,那里是一个海拔3500多米半农半牧的高原山村。阿错本名泽仁彭错,意为长生如意,阿错是简称,后来成为他的正式名字。阿错从小学习民间雕塑,活佛赐予他艺名意西微萨,意为智慧光明,所以又叫做意西微萨‘阿错。有人说他的人生与他的名字“名副其实”,既智慧,又光明。

  • 标签: 求学路 藏族语言学 博士 阿错
  • 简介: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普通话的应用和推广中起着示范、引领和表率作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带来了影响和考验,播音员和主持人更要肩负历史使命,提高自身语言修养,自觉抵制低级庸俗语言的影响,做规范用语的表率,还大众传媒以纯净,为祖国语言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标签: 播音员 主持人 新媒体时代 语言传播 承继和担当
  • 简介:甘肃河西所有形式或体裁的民间文学,口头性无疑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而在民间口头文学中,娱乐性特征更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为娱乐而创作的别样的民间口头文学,除去歇后语、打油诗、谚语、谜语、民间笑话、绕口令、顺口溜之外,还有膏药词、囔白话、绞、谣词等几种河西特有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娱乐性是它们创作、产生、流传和演变的唯一宗旨。

  • 标签: 河西地区 民间文学 文学特征 民俗文化
  • 简介:我在1996年撰文提出了蒙古史上的“黄金家族”仅指忽必烈子嗣的看法①。在国内,曹永年先生则持“黄金家族”与“孛只斤家族”等同的观点。他的两位当时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其指导和反复修改下,撰写《讨论“黄金家族”一词必须以史料为基础———与阿尔丁夫教授商榷》一文(下简称《商榷》)。为此,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题为《“黄金家族”一词指称对象范围》②,一篇题为《关于“黄金家族”一词的产生时间》③,答复了他们的商榷,进一步论证了我的观点。在此,我将继续论证自己关于“黄金家族”一词仅指忽必烈子嗣的观点。一《商榷》一文最后写道:我们觉得“黄金家族”作为孛只斤家族或元朝皇室

  • 标签: 孛儿只斤 黄金家族 同义词 等量代换 民族研究 阿里不哥
  • 简介:传说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先民们关于自然、世界、自身的文学叙述,具有极大的人类学意义。《圣经?巴别塔》和流传于贵州金沙一带的少数民族传说《汉苗彝的来历》这两个故事中,虽然父的形象、子的形象和塔的象征有其异同,但二者都隐藏着这样的语言观:语言对于人有着本质性的意义。

  • 标签: 传说 《圣经.巴别塔》 《汉苗彝的来历》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