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部回看]一、新闻需要理想,业界需要标杆,社会需要正能量二、好记者讲好故事,要讲当下中国的大故事,讲中国基层的真实故事,讲人性中的温暖故事三、好故事在矛盾冲突的热点里,在陡峭的悬崖边,在社会生活的最深处好故事不在办公室,不在计算机的键盘里,也不在小汽车和温暖的宾馆里,好故事在生活第一线,甚至在矛盾和斗争的漩涡里。

  • 标签: 故事 记者 矛盾冲突 社会生活 新闻需要 社会需要
  • 简介:Martina是一位西班牙模特、作家和电视主持人。她在15岁就成为一名时装模特,拥有超过10年的品牌走秀和广告拍摄经验。她同时在《MarieClaire》杂志上拥有自己的专栏。“我经常旅行,而且同时也要工作——为《MarieClaire》和报纸撰写专栏,参与电视谈话节目撰稿,我也需要和我的家人及经纪人保持联络,因此我的笔记本电脑是我旅行必备的东西。”

  • 标签: 时装模特 西班牙 母亲 记者 电视谈话节目 电视主持人
  • 简介:记者采访有时遭到拒绝,本不算新闻,但受众由前些年对被拒的记者给予同情,对拒绝采访者表示不满乃至谴责,变为近几年对被拒的记者多有微词,对大多数拒绝采访者表示同情甚至给予赞赏,这可以算得上新闻了。新闻从业人员很有必要对此予以反思。

  • 标签: 记者 新闻采访 新闻从业人员 新闻事件 中国 职业道德
  • 简介:善于发现事实、善于捕捉事实,对生活观察独具慧眼、对事物认识独出机杼,是对生活栏目记者的首要要求。在“生活百家”栏目工作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想写出生活类的好稿件,必须运用实践、思考和统计三种方法来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练就“新闻眼”。“作品要上去,记者要下去”——实践出新闻由于生活栏目涉及的范围广、没有固定的报道对象,记者深入生活就显行尤为重要。在工作实践中我把采访的触角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男到女、从老到幼、从贫到富……都是我们的报道对象,他们所思所想、所问所需都是我报道

  • 标签: 报纸 生活栏目 新闻报道 记者 新闻敏感 新闻预测
  • 简介:目前,媒体掀起一轮轮关于经济与环境利弊的讨论。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的嘹望者,尤其应该提高自身的环境修养和职业素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保持高度的环境觉悟,在关注社会新闻的同时加强环境问题的报道。

  • 标签: 新闻记者 生态意识 经济与环境 社会新闻 职业素质 日常生活
  • 简介:2012年4月11日,一男一女两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校园附近街道上遭到枪击。当地时间4月14日,两名被枪杀的中国留学生的家属抵达洛杉矶,考虑到这些家属的悲痛和兼顾公众知情权等因素,到场的美国媒体记者商定承诺不提问,保持距离拍摄家属背影。

  • 标签: 媒体记者 人文情怀 中国留学生 公众知情权 大学校园 南加州
  • 简介:记者生活辛苦而又丰富多彩。几年来,我采写的诸多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奖,而我自己也于2004年荣幸地被评为第五届福建省“双十佳新闻工作者”,并出版了35万字的通讯散文集《神灯和女神》。但我觉得,最舒心的还是采写那些基层先进人物,特别是挖掘和反映了那些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顽强自立的生活亮点。

  • 标签: 记者 爱心 新闻工作者 2004年 先进人物 弱势群体
  • 简介:这个老师很牛,看他是怎样答记者问的记者: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请问您对此的看法是什么?老师:你干脆去当公安部长算了。按照这句话推导,不是也可以说'没有破不了的案件,只有干不好的警察'了吗?记者:考核教师要求学生优秀率保持多少或者年年增长,您怎么看?老师:别来这一套,祖师爷孔子三千弟子,才七十二贤人,优秀率才2.4%。

  • 标签: 牛老师 老师答记者问
  • 简介:中国记者在波黑的身影胡锡进自波黑战争爆发到去年底结束,中国一些常驻前南地区的记者或单独、或与国内派来的记者组成记者组,对波黑总共做了40多人次的现场采访,是近年来中国对现代国际热点现场报道中规模最大的。去年底波黑和平协议在巴黎签字前后,同时共有10名...

  • 标签: 贝尔格莱德 前南地区 波黑和平协议 现场采访 现场报道 新闻单位
  • 简介:“科长,我已正式通过考试,从明天起,我就成为《商丘日报》一名记者了。”8月10日,沈阳军区某机械化师直属队退伍报道员杨城把这一喜人的消息用电话告诉了部队。杨城是1996年12月入伍的,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采写新闻稿件。几年来,他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和电台上稿300余篇(幅),3次荣立三等功。去年

  • 标签: 名记者 士官 转业 机械化师 沈阳军区 本职工作
  • 简介:众所周知。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喉舌,是上情下达的重要途径。广大人民群众是新闻媒介最广大的受众群。但是,一些新闻记者只习惯泡会议,抄文件,照旨宣科。缺少了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和作风。对此,笔者认为新闻记者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更应该明确,新闻既姓“党”也姓“众”,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平民记者”。

  • 标签: 地方记者 平民性 电视新闻记者 新闻媒体 人民群众 新闻媒介
  • 简介:《吉林通化5人女子火化班守护在人生终点》8月30日在人民日报五版刊出。当天,我陆续接到了20多个电话,对这篇文章给予鼓励。一位通化的读者说:早就知道我们这有个女子火化班,但真没想到她们是这样生活的,我很感动,都差点流泪了。真没想到人民日报还能上这种风格的文章,我们办公室的几个同事都说,这样真挺好,这个蹲点调研真不错。

  • 标签: 新闻本位 记者 人民日报 办公室 女子 文章
  • 简介:“各族少年手拉手”主题夏令营活动是共青团中央和少先队组织推进少年儿童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举措。今年暑假,各地少工委举办了此项活。引导参加活动的各族少年儿童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 标签: 民族团结教育 记者 少年儿童 优秀传统文化 国家意识 少先队组织
  • 简介:近几年,新闻界很多人提倡“记者学者化”,“编辑学者化”。很多记者通过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写出了深度报道,获得好评。笔者认为,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记者的职业特征、新闻实践来看,“记者学者化”不值得大力提倡。首先,从未来社会的发展来看。“记者学者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出版事业不相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正在改写着大众传媒的历史。无线电广播问世38年后拥有5000万观众,电视诞生13

  • 标签: 记者 学者化 市场经济 社会效益
  • 简介:基层通讯员队伍中有一大部分是农民通讯员或业余通讯员,文章写的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事,因而被称为“土记者”。我做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业余时间写稿已有7个年头。一直把自己当作“土记者”来看待,每年写稿近200篇,在市级以上用稿100多篇,稿件命中率达98%。别人总认为我和报社编辑有关系,发的是“关系稿”。其实,我写稿不离“土记者”身份,每篇稿件具有二种“土味”。一是文章

  • 标签: 基层通讯员 业余通讯员 命中率 文化工作者 语言特色 业余时间
  • 简介:一、新闻需要理想,业界需要标杆,社会需要正能量两年前,我省开展第一次“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在南京集中讲评和推荐。那时,全国从上到下都在开展清查和打击新闻欺诈活动。在江苏,最先被查出来的,是中央某条线的一家媒体驻连云港记者站一个姓李的记者,他敲诈了9万元钱,后来被判刑五年。

  • 标签: 记者站 故事 新闻需要 社会需要 连云港 媒体
  • 简介: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主持人。电视记者出镜,其根本目的之一是加强报道的现场感,实现了电视传播中人本化的传播方式。电视记者出镜不应成为随意的采访报道方式,而要把握好采访的"温度",注意自己的风度,掌握好"准确度"。另外还要注意处理好角色的人本化、个性化和职业化三个方面的问题。

  • 标签: 出镜记者 人本化 个性化 采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