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日前,国家科技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名单,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牵头组建的“重庆柑桔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在列。这是该所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强化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一大平台。

  • 标签: 国家科技部 科技创业 柑桔产业 评审认定 重庆
  • 简介:  我国自然气候资源十分丰富,自北向南跨越六大气候带,多样性的地形、土壤、降雨、光照等自然条件,构成了多种农业生态类型,特别是纬度的大跨度和海拔的巨大差异,产生了多种生态环境类型,使得几乎所有果树作物都可以在我国进行商业化生产,几乎所有果树作物都可以通过优化生态布局而生产出优质产品,并不同程度地拉开成熟期.  ……

  • 标签: 产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 我国果树
  • 简介:刘奇葆书记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对蚕桑丝绸产业的高度关注,极大地振奋了行业信心。由省农业厅牵头起草的《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已发布实施,对全面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把四川蚕桑丝绸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的千亿产业和全国蚕桑丝绸产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刊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 标签: 丝绸产业 四川省 蚕桑 规划 产业体系 农民增收
  • 简介:<正>蓖麻蚕原产印度,我国自50年代初引进试养成功,随后逐步推广,生产鼎盛的1965年曾产鲜茧4.2万多吨(折合茧皮6000吨)。年产茧量居世界首位。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曾几经起落,尤经文革十年动乱后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几已濒于停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上绢丝在国内外市场畅销,蓖麻蚕生产在一些省区很快有所恢复发展。其中恢复较快的是广西,1986年总产茧皮尚不足2吨,至1989年已恢复到129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989年产茧皮约150吨以上。现在,凡开始恢复或试养过蓖麻蚕的省区,多数有进一步发展生产的意愿。

  • 标签: 蓖麻蚕 产业资源 茧皮 省区 开发利用 绢丝
  • 简介:汉源县晒经乡有着几千年丝绸之路的轨迹,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乡地处中高山地区,海拔700~20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9℃左右,无霜期320天,农民收入低,经济条件差,是一个典型的较偏远的农业乡,种粮喂猪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农民要致富,靠什么来致富?乡党委政府几经考察、调研,结论是:只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的粮猪模式,让农民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收入,这样千家万户农民才能真正致富.

  • 标签: 晒经乡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发展 蚕桑生产
  • 简介:随着经济的增长,本就土地资源贫乏的浙江省温岭市,发展大棚葡萄产业还面临着工业发展、城区扩张以及其他农业产业竞争等多重压力。通过提质增效做好本地大棚葡萄产业的同时,利用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实施积极稳妥的“走出去”战略,是温岭大棚葡萄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和最佳选择。

  • 标签: 葡萄产业 土地资源 温岭市 规模效益 “走出去”战略 市场
  • 简介:1一分为二地分析一年来蚕业生产工作的成效1.12002年蚕业生产基本情况2002年我市蚕业生产工作在各级党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广大蚕业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以百万工程为抓手,克服了市场行情低迷,春雨、夏闷、秋旱和局部地区蚕病暴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各级蚕业部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观念,紧紧围绕"规模、质量、效益"这个中心,强化技术指导,推广消毒防病技术,实施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育、纸板方格蔟等关键措施,取得了灾害之年蚕业生产育苗数量多、栽桑规模大、集约程度高、科技含量增的较好效果.

  • 标签: 重庆 蚕桑生产 百万担优质茧 产业化发展 小康建设
  • 简介:众所周知,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丝绸大国,丝绸是我国的瑰宝,它在出口创汇、传承文明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交往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今我们仍沿着先人开拓的丝绸之路继续传播着古已有之、今时更浓的丝绸文化.

  • 标签: 蚕桑产业 丝绸之路 出口创汇 丝绸文化
  • 简介: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再次唤醒全世界人民对丝绸这一承载文明与公平贸易的标志性产品的记忆。作为我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丝绸产业,服务国家战略,传播蚕桑丝绸文化,带动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心相通",进而推动国内蚕桑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 标签: 蚕桑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产业 国家战略 茧丝绸 中国丝绸
  • 简介:本文阐述了广西东兰县蚕桑蚕业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广西东兰花神公司的茧丝生产与经营等情况,提出要将东兰县打造成为现代化的蚕桑产业县,除了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蚕桑产业外,公司和企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 标签: 现代化 蚕桑产业 东兰
  • 简介:今年6月,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牵头组织申报的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蚕桑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建立”已获国家批准立项,项目实施年度为5年,牵头专家为向仲怀院士。

  • 标签: 产业技术 专项经费 公益性 立项 蚕桑 科研
  • 简介:由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优质蚕种繁育及随时孵化创新技术产业应用”项目成果,于2014年4月获得了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本项目是由林健荣教授和叶学林高级农艺师带领的研究团队,根据广东蚕区蚕桑生产的要求与特点,对传统的蚕种繁育技术、随时孵化供种技术及随时解除滞育孵化的机理进行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创建了一套适宜南方蚕区优质蚕种繁育的技术新体系。

  • 标签: 技术产业 蚕种繁育 孵化 创新 优质 应用
  • 简介:养蚕业在南充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基础,是全市"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南充的蚕业经济已跌入历史低谷.深入研究南充市蚕业经济发展现状,积极探索脱困策略,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整体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 标签: 市场发展 创新机制 产业发展 南充市 蚕业经济
  • 简介:重庆江津市牌坊村的363户农民规模种植了73.33hm^2优质晚熟柑桔,并于2003年10月自愿组建了“牌坊村柑桔专业合作社”。经过近两年的运行,合作社部分社员由于对发展晚熟柑桔的前景认识不足,同时也因合作社属松散型组织,对外没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对内没有强制的管理手段,果园管理不能及时到位,园区发展后劲不足,严重制约着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江津市 柑桔 转换机制 产业发展 改革
  • 简介:本刊讯2009年11月13—15日,“中国柑桔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柑桔资源利用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郴州市召开。会议由中国柑桔学会主办,郴州市人民政府承办,郴州市农业局、永兴县人民政府、宜章县人民政府和国家柑桔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协办。来自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重庆、浙江、云南、上海、福建、贵州、海南等柑桔主产省(市、区)的代表、

  • 标签: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研讨会 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 郴州市 柑桔
  • 简介:秭归县屈姑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是我国柑桔加工业领域的后起之秀,两家企业不仅全产业链介入柑桔产业,而且实施柑桔果实零废弃精深加工,加工方向虽然是非传统的,但以果酒及调味品为主的加工产品却是"大众化"的,市场需求量大,加工潜力看好,是我国发展柑桔及水果加工业的一次成功实践与一个重要方向。

  • 标签: 柑桔品种 全产业链 加工方向 农产品销售 食品加工 柑桔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