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高血脂的药物。近年来他汀类药物抗肿瘤的作用及机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洛伐他汀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培养并建立了鸡胚尿囊膜(CAM)模型,建立内皮祖细胞(EPCs)的体外培养体系,考察洛伐他汀对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10,20mg·kg^-1洛伐他汀灌胃给药可抑制荷瘤小鼠体内高转移Lewis肺癌肿瘤的生长及转移(P〈0.05,

  • 标签: 抗新生血管形成 抗肿瘤作用 洛伐他汀 机制研究 他汀类药物 生长和转移
  • 简介:目的采用幼龄大鼠慢性腹泻模型,评价小儿止泻膏的止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ig番泻叶制备幼龄大鼠慢性腹泻模型,给予蒙脱石散1.62g/kg和小儿止泻膏低、中、高剂量(2.03、4.05、8.10g/kg)进行治疗,给药1、3d,分别测定稀便率、稀便级、腹泻指数;给药第4天,测定小肠含水量并取血,比色法测定血清中琥珀酸脱氢酶(SDH)、淀粉酶活力、D-木糖,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D-乳酸、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cα(TNF-α)水平.结果给药1次,小儿止泻膏4.05、8.10g/kg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稀便率,8.10g/kg剂量组明显降低腹泻指数;给药3次,小儿止泻膏2.03、4.05、8.10g/kg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稀便率,4.05、8.10g/kg剂量组明显降低腹泻指数,降低血清D-乳酸水平,8.10g/kg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血清D-木糖水平.小儿止泻膏对SDH、淀粉酶活力及IL-1β、TNF-α水平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小儿止泻膏对幼龄大鼠慢性腹泻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主要作用机制是改善肠道的吸收功能及通透性.

  • 标签: 小儿止泻膏 幼龄大鼠 番泻叶 慢性腹泻 腹泻指数
  • 简介: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冠状动脉内再狭窄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VSMC增殖的病理作用、信号转导通路VSMC以及增殖的相关调控机制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以进一步认识VSMC增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细胞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 信号转导通路 生长因子 血管活性物质 细胞生长周期
  • 简介:中医药对烧烫伤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的文献,基于中药在治疗烧烫伤方面的传统认识、中药治疗烧烫伤制剂的应用,对其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认为传统中医对烧烫伤的病机具有独特认识,治疗以清热解毒为治则,内外同治;现代临床中,各种中药现代制剂在烧烫伤的轻症与重症治疗中均占有一席之地,疗效获得肯定;中药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与促进组织生长因子分泌及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调控胶原的合成及代谢、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清除氧自由基等有关。已有研究为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能更好地服务于烧烫伤患者。

  • 标签: 中药 烧烫伤 中药制剂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KM3的抗骨髓瘤效应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处理KM3细胞后,MM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V-FITC/PI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百分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BAFF和APRIL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BAFF和APRIL蛋白的浓度。结果(1)冬凌草甲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有效地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冬凌草甲素抑制KM3细胞活力的IC50为3.8μmol/L;(2)冬凌草甲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KM3细胞凋亡;(3)冬凌草甲素能抑制KM3细胞BAFF和APRIL的表达。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有效的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的增殖,诱导其凋亡;BAFF和APRIL表达的下降可能是冬凌草甲素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作用机制

  • 标签: 冬凌草甲素 多发性骨髓瘤 KM3细胞 B细胞活化因子 增殖诱导配体
  • 简介:摘要:吸入胍类消毒剂主要是聚六亚甲基胍,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聚六亚甲基胍为主要成分的消毒剂会引发肺纤维化。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呼吸道暴露聚六亚甲基胍,会导致患者肺部出现不可逆的纤维化改变情况。聚六亚甲基胍通过TGF-β信号通路、上皮-间充质转化以及肺部炎性反应引发健康人肺部出现纤维化。本篇文章,主要是对吸入胍类消毒剂导致肺损伤的毒性特征以及机制进行研究,作出阐述。

  • 标签: 吸入胍类消毒剂 肺损伤 毒性特征 引发机制
  • 简介:[摘要] 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老年人疾病的范围、特点及基层综合性医院老年病治疗康复基本概况与实际需求,提出了老年病治疗康复机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机制体系建设的一些关键问题研究;通过以医院为主体,以乡镇村、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主线,覆盖服务家庭、企事业员工的系统运行机制建设及体系形成实践探索,建立贯通协同和科学高效的老年疾病诊疗体系,适应老年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老年病治疗康复。建立各阶段多层次协同配合,老年医疗服务领域全面深度融合,智慧便捷的体系,形成适应老年医疗服务实践需要的人才培养,政府依法按市场机制统领基层医院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新机制等。为老年病患者的治疗康复护理赢得优质服务和便捷,同时促进了基层医院老年病学科发展。

  • 标签: [] 基层医院 老年病 治疗康复 机制体系 建设 研究 实践
  • 简介:新形势下医疗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使得医疗纠纷的防范与调处面临着巨大压力.本文以当前医疗纠纷的特点分析为切入点,剖析了医疗纠纷产生及呈现出新特点的原因,指出要通过健全科室主任问责机制、公开透明处理机制、调处人员培训机制和第三方介入机制等四项机制,加强和规范医疗纠纷的调处,以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从实践反思出发,指出要通过强化责任意识、规范诊疗行为、加强自我防范和注重隐患排查等,进一步促进医疗安全,做好纠纷防范,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医疗纠纷 调处机制 医患关系 安全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调查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中加用红霉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red)。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各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FEV1/FVC、FEV1%Pred均高于对照组,数据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治疗加用红霉素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这是由于该药物对炎症因子有抑制作用,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红霉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芹黄素的抗UUO大鼠肾脏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D大鼠45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20mg/kg芹黄素组、40mg/kg芹黄素组4组大鼠均于术前3d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mg依那普利、20mg/kg芹黄素、40mg/kg芹黄素, 术后连续给药2周。观察各组肾组织形态学、肾皮质中Col I、Col Ⅲ、Fib蛋白表达差异。结果:UUO组大鼠肾脏Col I、Col Ⅲ、Fib蛋白蛋白表达最高,依那普利组、20mg/kg芹黄素组、40mg/kg芹黄素组的肾脏大鼠肾脏、Col I、Col Ⅲ、Fib蛋白表达水平依次下降(P<0.01)。结论;芹黄素具有抗UUO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通过抑制EMT的形成和ECM的沉积来实现。

  • 标签: 芹黄素 肾脏纤维化 UUO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霉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调查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阻肺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中加用红霉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Pred)。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各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FEV1/FVC、FEV1%Pred均高于对照组,数据上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治疗加用红霉素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这是由于该药物对炎症因子有抑制作用,临床价值十分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红霉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21个靶点为芍药甘草汤与胃癌症的共同基因靶点。结论:芍药甘草汤在治疗胃癌中有着多靶点调控、多方面作用的特点。

  • 标签: 芍药甘草汤 胃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过程中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MIF特异性siRNA瞬时转染H9c2心肌细胞,建立H9c2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给予自噬经典抑制剂3-甲基嘌呤(3-MA),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MIF、LC3、Cleavedcaspase-3以及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干扰MIF后可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自噬抑制剂3-MA抑制H/R诱导的心肌细胞自噬,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沉默MIF后可增加H/R过程中p-mTOR的表达。结论:MIF可通过抑制自噬减少H9c2心肌细胞H/R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TOR有关。

  • 标签: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缺氧/复氧 H9C2心肌细胞 自噬 凋亡
  • 简介:结核病仍是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感染性疾病之一,耐药结核菌的流行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危害。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是一线抗结核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堪萨斯分枝杆菌等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治疗,但近年来EMB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在一些国家获得性EMB耐药率已达13.7%。因而,进一步研究结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乙胺丁醇 分子机制 检测方法 耐药性
  • 简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粒细胞减少、内分泌异常、心血管反应等。其中体重增加发生率最高,据研究,约2/3的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会产生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1]。体重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外形,还容易产生其他疾病,如代谢性疾病、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体重 受体 神经肽 能量消耗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青少年特发型脊柱侧凸属于极为常见的一种,是一种包括冠状面上的侧凸、矢状面上的失平衡和椎体在横轴位上旋转在内的三维畸形,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合并有神经肌肉和骨骼等疾病。近年来,我国患有脊柱侧凸地青少年人数逐渐增多,已经对我国青少年健康与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与影响。而运动疗法便能够有效预防并控制此种疾病。本次研究便是围绕脊柱侧凸展开研究,总结该疾病现阶段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青少年特发型脊柱侧凸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局麻药及激素对大鼠肌腱干细胞代谢及分化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6-12个月大鼠,从大鼠下肢肌腱提取肌腱干细胞进行培养,取2~3代细胞进行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不同浓度及时间和局麻药/地塞米松混合溶液处理后,通过CCK-8细胞增殖比较局麻药对肌腱干细胞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的影响。结果:随着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作用浓度、时间的增加,肌腱干细胞增殖及代谢降低、抑制肌腱干细胞向肌腱细胞分化,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增加了局麻药的细胞毒作用,临床常用治疗浓度的两种局麻药对肌腱干细胞增殖及代谢的影响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尚不清楚,需实验结果证实。结论:为临床提供合适浓度局麻药提供理论基础,防止药物性损伤。

  • 标签: 局麻药 激素 肌腱干细胞 细胞代谢 细胞分化
  • 简介:非小细胞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尚缺乏根本的治疗方法。中药因具有整体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等显著特点,在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无论是与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等联合使用,还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近年来中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及其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中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和中药抗癌新药的研发提供借鉴。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中药 肿瘤治疗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