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探讨对婴儿心理发育的远期影响,为早期介入治疗该类疾病积累相应素材,提供相应经验。方法将年龄在6-12个月的65名行为正常的儿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年龄在3-6个月的32名行为呈现出不同感觉统合缺失症状的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选用由国内外相关专家编制的训练教程对实验组婴儿采用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比训练后的结果,评定对心理的发育的长期效果。结果利用编制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进行评定,在相关参数方面,实验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对照组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指数有明显差异,同样,实验组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与对照组婴幼儿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也有明显差异。智力发育指数对比是实验组对照组=(121.5±15.75)(109.26±64.15)。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对比是实验组对照组=(120.38±17.65)(112.43±23.56)。结论运动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婴幼儿的不良行为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早期对婴幼儿进行相应训练,可以明显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

  • 标签: 运动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婴幼儿心理发育 远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两组患者运动神经波幅、传导速度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波幅(5.47±2.23)mV,传导速度(44.36±2.58)m/s,对照组的波幅(10.32±1.58)mV,传导速度(52.36±2.75)m/s,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5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电生理检查,对两组患者运动神经波幅、传导速度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波幅(5.47±2.23)mV,传导速度(44.36±2.58)m/s,对照组的波幅(10.32±1.58)mV,传导速度(52.36±2.75)m/s,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神经传导检查对运动神经元病有比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以及妊娠结局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与治疗依从性,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运动疗法 妊娠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缩肛运动训练时机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择期前列腺电切术患者550例,按照患者意愿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前列腺电切术后进行缩肛运动,观察组则在术前及术后进行缩肛运动,比较两组尿失禁的发生情况及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2.00%,对照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12.40%;观察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3.3±0.5)d,对照组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4.6±2.4)d,观察组术后尿失禁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电切术术前、术后均采用缩肛运动训练可起到良好的尿失禁预防作用,并可缩短尿失禁的持续时间。

  • 标签: 缩肛运动 训练时机 前列腺电切术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阳平乐正骨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选取28例颈椎病患者,应用正骨推拿治疗,此组为对照组;同期,选择28例颈椎病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30天治疗,其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骨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可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提高治疗率。

  • 标签: 正骨推拿 运动疗法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脑梗死偏瘫,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80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用常规护理,并分析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77.5为%(31/4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FMA评分、BI评分上均以观察组得分更高。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护理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特别是在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上,患者表示十分满意,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脑梗死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院内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干预1组与干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1组与研究2组均实施运动想象疗法,对比以上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及治疗8周后的FMA评分、BI指数评分及肌力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1组脑卒中患者的FMA评分、BI指数评分及肌力评分均明显优于研究2组与对照组,与此同时,研究2组患者的FMA评分、BI指数评分及肌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FMA评分、BI指数评分及肌力评分无明显差异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运动想象 脑卒中 平衡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联合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妊高征)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干预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妊高征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8周左右的运动联合家庭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妊高征孕妇中,坚持运动者48例,运动依从性干预组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坚持用药者50例,用药依从性干预组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运动联合家庭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孕妇血压,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运动 家庭综合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合并综合康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0例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高压氧并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综合康复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进行功能评定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定肌痉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3%和61.9%。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结论高压氧合并康复功能训练利于小儿病毒性脑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 标签: 高压氧 小儿病毒性脑炎 运动功能障碍 GMFM MAS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2013年至2016年我院住院帕金森病病人的中医症候分型特点及运动前期非运动症状出现情况,探讨益气养阴法对运动前期帕金森病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整理2013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帕金森病(Hoehn-Yahr分级Ⅰ~V级)患者180例,男106例,女74例;将住院时期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前驱期非运动症状的出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医分型以气血亏虚证最多,其次是髓海不足证,风阳内动证再次之,痰热风动和痰瘀闭阻最少;运动前期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最多的是便秘和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疼痛位居第二,汗出和性功能障碍次之,排尿障碍不多见,嗅觉障碍最少。结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机,益气养阴法可能对帕金森病前驱期有干预作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益气养阴法 干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老年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在老年人群中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同时探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与冠心病的关系,出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按时间顺序连续入选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可疑冠心病老年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年龄小于75岁老年患者;(2)完成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3)完成了冠脉造影检查。排除标准包括(1)未能完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检查;⑵未能完成冠脉造影检查;(3)急性心肌梗死;(4)陈旧性心肌梗死;(5)心脏瓣膜病;⑹心肌病;⑺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⑻既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按Bruce修订方案分级标准进行亚级量平板运动试验。采用标准的Judkin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径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多体位投照。对比分析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结果,计算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显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1.2%,特异性为61.1%,准确性为74.0%。在静息心电图正常患者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55.6%,准确性为70.8%。在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55.6%,准确性为69.2%。静息心电图正常组和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心电图正常组和静息心电图ST-T阳性组冠心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为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而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运动中诱发心绞痛、ST段下降大于0.2mV等因素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无显著的独立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是男性患者的5.127倍(OR=5.127,95%CI3.000-8.762;P=0.000)。高血压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发生率是非高血压患者的2.668倍(OR=2.668,95%CI1.132–2.458;P=0.016)。结论在老年人群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无创性检查,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中等。静息心电图ST-T是否阳性对于提示诊断冠心病无特别意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病为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的独立相关因素,而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吸烟、运动中诱发心绞痛、ST段下降大于0.2mV等因素与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无显著的独立相关性。

  • 标签: 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心理护理+运动疗法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展开讨论。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护理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了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之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联合运动治疗。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及饭后2小时的血糖分别为(6.1±1.2)mmol及(7.25±1.5)mmol;对照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及饭后2小时的血糖分别为(8.5±1.2)mmol及(9.6±1.7)mmol。由此可知,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有利于减轻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有效控制血糖,值得在临床中推荐。

  • 标签: 心理护理 运动疗法 妊娠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采取运动疗法,并观察其对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0例,加入运动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0S、BBS、ABC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采取运动疗法能够提高患者平衡能力,改善步行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帕金森病 步行功能障碍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语言功能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存在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及早进行语言功能锻炼,对照组则在病情稳定后进行语言功能锻炼,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系统语言训练,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的语言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语言功能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 语言功能 训练 急性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方案联合中医康复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字法将72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医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运动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CASCS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下降,CASCS评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运动疗法为主的方案联合中医康复治疗颈椎病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颈部疼痛,促进其肩颈功能活动恢复。

  • 标签: 颈椎病 运动疗法 中医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军校学员在5000米跑考核期间运动性晕厥的诱因及对策,预防5000米跑考核期间运动性晕厥的发生。方法对2011、2012届毕业学员在军训期间运动性晕厥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对其发病诱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2011年运动性晕厥的发病率高于2012年,两者发病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地方生学员发病率明显大于部队生学院发病率;城镇学员发病率大于农村学员发病率。其发病诱因与基础健康水平低,训练前准备不充分、考核前一周内有感冒病史、到达终点后突然停止运动、体重超重、身高在175cm以上、天气闷热(气温32℃以上)、考前有疲劳感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采取多方面严密组织,科学施训,科学参训,科学服务,科学保障,确保训练考核安全,减少运动性晕厥发生。

  • 标签: 军校学员 5000米跑 晕厥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泵运动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踝泵运动措施简便易行,可降低肺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踝泵运动 肺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康复科收治的脑梗死失语症患者入组,截止2016年2月,共入选对象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知信行干预,持续3个月。结果观察组明显改善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失语症的疗效。

  • 标签: 脑梗死 运动性失语症 语言康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强化运动干预模式的干预效果,为在社区中制定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上海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社区强化运动干预模式的具体方法,并实施干预,随访指标体质指数、腰臀比、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干预,干预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推广强化运动干预模式能减轻患者体重,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降低血压和血糖,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 强化运动疗法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