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注低矿化度盐水(LSWI)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优点已有文献述及,但其背后的机理仍不清楚。文中基于最新公开的相关试验结果,从地球化学/热力学的角度解释注低矿化度盐水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的机理。采用两个地球化学模拟器(UTCHEM和PHREEQC)开展了模拟。对于本文所讲的碳酸盐岩案例而言,促使润湿性转换的主要因素是岩石表面电荷变化而非溶解作用。从这些发现中并不能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其原因是LSWI技术在不同案例中的表现各不相同。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地球化学 低矿化度 机理 盐水 油藏采收率
  • 简介:北海中部Fulmar油田Fulmar组(上侏罗统)的岩心样品,进行了沉积岩相学和石油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石油饱和带中石英次生加大和钾长石颗粒的钠长石化程度均低于水饱和带。然而,石英次生加大中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研究表明,油、水饱和带中包裹体的温度相近(85~125℃),且最大记录温度与现今储层温度(大约130℃)接近。这说明石油饱和带中石英次生加大继石油侵入之后一直持续发育,但与水饱和带相比,这种作用受到抑制。因此,石英胶结物必定局部来自压溶。油饱和带与水饱和带相比,钾长石的钠长石化明显降低(大约50%)。由于钾长石的钠长石化依赖钠的供给和钾的迁移,所以石油侵入之后该过程很有可能中止。钠长石化作用所见到的差异,说明Fulmar储层在晚第三纪时被充填,该估算的年代与用邻近生油盆地中石油生成模拟确定的时间大致吻合。Fulmar砂岩含极少量或不含高岭石,长石和碳酸盐亦无地下淋滤痕迹。这可能是由于Fulmar砂岩为滨海砂岩,局部为浊积岩,尚未暴露于大气雨水之故。与Fulmar砂岩紧密相连的未成熟至成熟的Kimmeridge泥岩对次生孔隙发育影响甚微,暗示该套生油岩生成的有机酸或二氧化碳对次生孔隙的发育并不重要。

  • 标签: 钠长石化 水饱和带 次生加大 砂岩储层 钾长石 油饱和带
  • 简介:针对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在盐膏层钻进中受地层物质污染粘切升高稠化的问题,研究采用“抑制降粘切”的维护技术。用普通重晶石粉加重到2.0g/cm^3以上高密度饱和盐水钻井液在土库曼斯坦南约洛坦气田含油气高压盐膏层钻井中应用,获得良好流动性能,解决了地层蠕动、钻具阻卡、油气水侵等复杂问题,取得该地区盐膏层钻井百分之百成功率的应用效果。图4表1参2

  • 标签: 钻井液 高密度 盐膏层 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