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从一八四八年二月二十四日到一八五二年十二月二日,总共也就不到四年十个月的时间,但法国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多少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事件啊。我曾无数次想通过列表的方式把这一段历史梳理清楚,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那些先后担任过政府首脑的大人物如基佐(Guizot)、梯也尔(Thiers)、巴罗(Barrot)、莫莱(Mole)、拉斐特(Laffitte)、佩利耶(Perier)、布罗伊(Broglie)和那些彼此在相互争斗中又不断联合的政治派别如正统派、奥尔良派、共和派、新山岳党人、秩序党人、左翼反对派、右翼激进派等等还是把我搞糊涂了,因为这些人名与派别对我来说还是生疏了一些,他们所要维护的价值在概念上也很抽象,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几乎无法搞明白它的实际含义与具体所指,就与现在刚刚入学的大学生们听到"文化大革命"时的"联动"、"井冈山"、"八一八"、"北斗星学会"、"省无联"、"湘江风雷"、"百万雄师"……时的感觉一样。

  • 标签: 事件糅 回忆录法国 思想读
  • 简介:理查德·耶茨在代表作品《革命之路》和《复活节游行》中,分别对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爱波和爱米莉进行了精湛的心理和行为描写,她们的一生在不断追梦中谢幕,对“英雄”的表演进行了现代的悲情演绎。耶茨笔下的典型人物熠熠生辉,特别是隐喻其中的表演性人格令人印象深刻,为我们提供了探讨生命本真维度的理论范式。“表演”是一个跨越时间、空间和文化的心理学命题,开拓了文学、性别研究、史学等文化维度,本文以期在社会、心理等层面考察这些差异性个体所承载的价值体系和深层意蕴,分析了弱势表演者在强势话语下的言说策略,为弱势表演性个体争取“生存的合理性”提供了思考空间。

  • 标签: 理查德·耶茨 《革命之路》 《复活节游行》 表演 隐喻
  • 简介:在杨矿长诗《三千六百行阳光》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我一开始就说:人们往往说现在的诗歌是多元的.自由的。这样很好.比之于那种“没有诗歌”的年代.比起只允许诗歌有一种单一的色彩的年代,都好。但是,犹如河流,没有主航道,犹如音乐,没有主旋律,也有其“不好”的一面:一些希奇古怪的论调,一些莫名其妙的作品,在诗的园地里恣意疯长,使许多原本爱诗的人们望而生畏,避而远之。许多本来就与诗无涉的玩意儿,也穿起“分行”的外衣,冒充诗歌,使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诗与非诗的界限泯灭了,区分好诗与次诗的标准消失了。这就难怪有“批评家失语”的批评。

  • 标签: “二次革命” 诗歌 中年写作 座谈会 新诗 重庆
  • 简介:革命历史影片作为主旋律电影之一,如何在响应意识形态的要求的同时讲好故事?本文以《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建军大业》这三部以南昌起义为题材的电影为例,讨论三种不同的革命历史讲述方式。分别是:以虚构的小叙事来结构大历史,以中心人物的塑造来安排情节,以商业类型片的方式来再现历史。本文分析了这三种故事讲述方式各自的优劣之处,认为意识形态的表达趋于隐蔽,更加尊重电影的艺术规律是革命历史片发展的一种趋势。

  • 标签: 革命历史片 意识形态 叙事
  • 简介:摘要作者通过实地开展对抗战遗址、当代人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调研,对抗战历史学习与革命精神传承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抗战遗址 抗战历史 革命精神
  • 简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列强入侵、山河破碎的局面下,齐鲁儿女浴血奋战,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一代又一代的山东作家对此进行了丰富的文学书写,《铁道游击队》《苦菜花》《林海雪原》《红高粱家族》等小说已作为红色经典载入史册。时至今日,那艰苦卓绝、旷日持久的战争已渐行渐远,但对其进行想象、重构与言说的渴望却从未随时光的流逝而减弱。

  • 标签: 小说创作 山东作家 革命传奇 红色文学 齐鲁 《红高粱家族》
  • 简介:(四)"求全责备":对支克坚先生反思的再反思及其他1.反思思维的矛盾性和历史研究的真问题知识分子在新时期事实上迎来了一个再启蒙的因而也更为注重个性和自由的时代,而随着20年来再启蒙的持续推进,文学观念也在变化而且越变越快,因之学术界以启蒙现代性作为价值尺度,对现代文学尤其是其主潮革命文学的历史局限性进行反思,也就必然兴起而且日渐深入了.这当然是时代和学术的进步.不过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对历史局限性的反思是既"难及"又"易过"的事.关于它的难及,支先生所言极是:"文学发展的一定时期总体上的局限……由于它的存在的必然性,因而当时多数人觉察不到.多数人,往往还以为他们追求的、为之奋斗的,是一种十全十美的东西.

  • 标签: 历史反思 思维 支克坚 革命文学研究 中国 现代文学
  • 简介: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动员目标、动员主体自身建设和动员方式三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和长远目标出发,走群众路线,民主建党,进行多种方式形结合的全方位社会动员;国民党从阶级利益和战时目标出发,背弃人民,一党专政,以政府命令的单一方式进行社会动员。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社会动员 抗日战争时期